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晚清至民国,再到新中国,先后上演了一系列的翻天覆地.如何认识、理解这些变革?学界已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做了颇多探讨,特别是研究范式和叙事方式的转变,使我们能够将讨论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层面,通过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从而更加真实、确切地感悟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2.
同蒲铁路为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它在经济、政治,抑或华北抗战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条铁路从酝酿、设计、修筑至完工历经多年,期间伴随着山西社会多个重要历史关节点,可以说同蒲铁路见证了民国山西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作为三晋动脉,其地位不容忽视,也正是因为这条铁路,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民国以降,工商税收作为政府财政结构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亦是理解社会与政治结构的关键。四十年来,学界对近代工商税收的研究已取得新突破。其书写一面在现代化范式下,围绕政府财政和制度变革展开,勾勒出近代税收及财政史演进的基本脉络,乃至近代中国的转型过程。一面具备整体的社会结构视野,重建被忽视的普通民众的经历,展示出基层社会多面向的客观事实。最后依托时间、空间维度和全息视角实现结构史和经历史两者互补,推进贯通性和全局性研究,体现民国工商税收史研究的整体性追求。  相似文献   

4.
[]民国教育近代化变革中,山西凭借其强有力的教育公共化措施,成为当时中国的“义务教育策源地”和“教育模范省”。山西省政府以财政大力支持教育,进行教育实用化、教育大众化、教育财政化变革,使教育逐渐成为公共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私人教育需求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其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溢出效应,间接增加了家庭收入,并改善了社会学术、技术和人才环境,提高了民众的教育意识,改变了山西从传统以来的教育习惯。  相似文献   

5.
民国建筑是20世纪前期产生的优秀文化遗产。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其民国建筑规模庞大,分布密集。因而,通过对南京民国建筑现状的描述与分析,能够了解整个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此外,通过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的探讨,能为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民国30年代,江宁实验县开展了一场经济改良运动,具体举措包括救济农村金融以及蚕桑业和农林业的改良。在这一改良中,政府、大学、银行都发挥了重要的力量。然而,民众的主动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场变革的内生动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这一改良最终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受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派是民国时期一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范式,从地权矛盾——土地所有权集中与使用权分散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和论证了土地所有权变革的主张。这些独树一帜的观点不仅在民国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8.
民国经济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小凯 《开放时代》2001,12(9):61-68
作者从国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了民国经济发展、民国的农村经济,以及民国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等。作者通过对民国经济史的检讨,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大历史”的视野范畴。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结构性的变化。从清末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及至民国建立和初步发展,中国妇女的生活也随之嬗变。在整体社会变革过程中,妇女由被动影响因素,渐渐转而成为影响变革之因素。这其中的改变和进展需要厘清,以析其内在规律。由妇女教育及婚姻家庭的嬗变出发,分别建构出民初以来妇女在社会层面和家庭生活层面逐步有所解放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谈月色     
谈月色这样的女子,出现在民国广州波澜壮阔的长卷中,只是远景中的一点微光.可就是这点微光,也还是让人怀想的. 民国时候的广州,满城的麻石都被男人们的雄心烘得滚烫.你方唱罢我登场,金戈铁马,北上中原.夕阳西下时,天边一片血红.这些雄才伟略的男人的身影映在苍老的城墙上,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猜不透的谜.可谈月色呢,她就像城墙缝里偶尔开放的野花,无声无息地生长着,却也给这座政治和商业气息浓郁的城市,抹上了一点温柔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组织变革可以分为企业组织的内部变革和企业组织的外部变革两个方面.从其趋势看,企业组织变革逐步由内部变革发展到外部变革,而外部变革是指企业间关系的创新,具体是指网络组织成为企业间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我国原有的企业组织变革主要是偏重于企业内部的变革,而对企业外部的变革关注不够,因而,大力发展网络组织应是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刊》2007,(4):14-15
作者约翰·科特(John P.Kotter)认为,任何一个长期存在的企业都无法回避变革,然而人们出于本性又常常极力抵制变革.因此,引领变革既不可或缺,又艰难万分.  相似文献   

13.
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管理创新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彼此密不可分而又相互影响.本研究回顾和阐明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科技革命能够推动产业变革,产业变革会迫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而新的管理和实践又能够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进一步突破的动力与源泉.  相似文献   

14.
薪酬的调整和变革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薪酬调整和变革的成功率一般不超过50%,提高薪酬调整和变革的成功率需要正确认识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叶恭绰     
叶恭绰是一代名士.既为名士,一生总是会奇峰迭起,蓦然回首之时,处处可见奇山异水.又是民国年间人士,得了最后一缕翰墨书香的浸润,故事里有文化故国的夕阳笼罩,品咂起来自然另有一番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16.
战略变革是企业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身份认同理论,探索了高管家族认同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并关注了制度效率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能够有效地促使家族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于处在制度效率较高地区的家族企业,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主要从意愿(风险承担和代际传承)与能力(合法性和融资约束)两方面推动战略变革的实施.拓展性分析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学历差距较大、年龄差距较小、性别相同的情境下,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从家族认同的视角分析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动机、情境机制和影响路径,拓展了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向为中国人所重视。而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民国是最灿烂的时期之一。提到民国教育,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灿若群星的大师,想到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想到钱穆先生逃难到香港,第一件事就是办学校……可梳理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民国大学教育的成功,民国人才的井喷并非如此简单,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本期《民国教育给我们的借鉴》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当时教育的辉煌,更能让我们反躬自省,为什么今天的教育出不来真正的名校与大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会计计量的变革,会计观念也需要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会计计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会计发展要求.而传统会计观念一旦出现变革,无疑会对会计的相关因素产生影响,本文就主要针对会计计量变革中的会计观念变革进行相近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叶曦立 《当代经济》2007,(10):50-51
自美国管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提出著名的"解冻-变革-重新冻结"的组织变革三部曲之后,与组织变革相关的著作早已汗牛充栋,但这些文章大多研究的是企业组织如何变革,并尝试对此提出一种较为通用的变革形式.文章从绩效出发,以变革能否提高企业绩效为标杆,以战略管理的思想、实战的角度,探讨组织如何做好准备变革的准备,从而可以坦然面对变革.  相似文献   

20.
王影 《经济论坛》2012,(3):159-162
本文研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凸显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变革型领导是如何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文章介绍了变革型领导的概念和结构、创意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理论、创造力的时代意义,重点阐述了变革型领导各个维度与创意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及创意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得出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意自我效能感在这一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变革型领导作用机制的黑箱,为以后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