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莉 《中国经贸》2009,(2):92-93
本文通过对商标、域名抢注行为的法律界定分析,并结合国际及国内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指出我国对商标及域名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及域名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域名与商标同为商业标志,因二者在权利性质和功能作用上有相似之处,故域名与商标的冲突时有发生。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可以划分为域名侵犯驰名商标、域名侵犯普通商标和商标反向侵夺域名。现实冲突需要理论回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针对这些冲突,可以从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两方面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对域名注册进行实质审查,完善域名注册合同,明确恶意范围等措施解决域名与商标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李晓巍 《魅力中国》2010,(35):167-167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所具有的巨大商业潜能,但同时也使得知识产权领域一个新的问题——域名和商标的权利冲突——越来越凸现出来。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某域名与在先注册的商标发生冲中突时,该域名是否侵犯在先注册商标的商标权呢”。本文拟从法学视角对其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分析域名的作用和性质,揭示域名和商标权利冲突的原因,并运用分类讨论等逻辑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徐聪颖 《特区经济》2009,(5):246-248
商标窃权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类商标侵权案件,但在现行商标法中,法律却并未对由此引发的权属纠纷作出规定。本文认为,传统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不适用于解决商标窃权案件中的权属纠纷。但从充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法律在承认商标失权人有权追回商标权的同时,还应允许善意受让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商标的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时代,域名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全球性的稀缺资源,因而域名在网络营销中具有与商标、品牌同等重要的商业价值。企业要正确认识域名的商业价值,加强域名注册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和解决域名摩擦和纠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高秀梅 《发展》2007,(6):76-77
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按照我国《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商标注册申请人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后,如果符合有关规定,商标局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以公告。自此,商标注册申请人便取得了商标专用权。  相似文献   

7.
运用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农产品商标的概念内涵比较大。地理标志在管理上和农产品商标不大一样。地理标志的概念在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协定”)第23条有明确的表述。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为了与国际规则接轨,修改了一些法律,《商标法》当时也作了修改。《商标法》中“地理标志”的表述基本上就是TRIPS协定的表述,两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未注册商标.是与注册商标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依据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分.未注册商标可分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和未注册的普通商标。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外.其他的商品既可以使用注册商标.也可以使用未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9.
李婷婷 《魅力中国》2011,(14):163-163
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建成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法律的完善对保障知识产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著作权法》、《专利法》相比,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却并不够完善。本文以《专利法》中的“专利申请权”为切入点,拟对《商标法》中的“商标申请权”做一分析说明,详细阐述“商标申请权”的含义、性质及其保护,进而提出对完善商标法律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孟杨 《中国经贸》2009,(10):145-14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这一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一商标权发生冲突。本文从法学视角对域名与商标杈的权利冲突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域名和商标权两者各自的概念和特征为出发点,对域名权和商标权进行深层次分析,并通过对我国解决二者冲突的现行法律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探寻其冲突解决的法律途径。以期充实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制度内容,为立法和司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商标与商号之间的权利冲突纠纷早已存在,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商标的作用日益重视;而某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规避法律,故意制造商标与商号的冲突,导致市场混淆,侵占或损害他人商誉,实施不正当竞争。之所以产生冲突,不仅有构成要素及功能上的原因,还有立法上的缺陷。规范、解决和避免商标与商号冲突,制止不正当竞争,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南辉明  常玉翠 《魅力中国》2010,(34):167-168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采取自愿注册原则,只有经过注册的商标才享有商标权,对于未注册商标,仅针对驰名的未注册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有一定的保护,而对于其他普通的未注册商标却没有相应的规定。据此,本文阐释了对普通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希望对完善我国普通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现行商标立法中注册原则的确立导致了法律对在先使用者利益忽视的不公平状态。本文将“劳动理论”作为“使用是商标专用权取得的正当性基础”的理论支撑,对商标制度分别选择注册原则和使用原则在实践中的利弊进行了充分比较,提出商标立法应当体现注册者和在先使用者之间、经营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均衡,并具体设计了更能体现在先使用者利益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黄保勇 《特区经济》2012,(2):262-264
商标具有符号表彰功能。科技企业追求创新,科技企业商标的商标符号表彰功能更多是依据创新理念进行文化诠释、时尚表现、生活方式变革或新的技术工具的传达。由于商标符号表彰的是新现象、新事物,消费者更容易脱离产品的自然属性主动赋予商标以各种内涵,同业竞争者可能会有意误用,媒体可能会将商标与商标表彰的功能等同。这正是科技企业商标的符号表彰的法律风险之所在。对科技企业来说,如果控制策略得当,企业商标将大幅增值;如果控制策略不当,就会导致商标退化,最终可能使科技企业失去商标法律保护的根据。因此,在发挥商标符号表彰功能的过程中,科技企业商标所有人要采取妥当的法律策略。  相似文献   

15.
商标与商号之间的权利冲突纠纷早已存在,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商标的作用日益重视;而某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规避法律,故意制造商标与商号的冲突,导致市场混淆,侵占或损害他人商誉,实施不正当竞争。之所以产生冲突,不仅有构成要素及功能上的原因,还有立法上的缺陷。规范、解决和避免商标与商号冲突,制止不正当竞争,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名企商标遭抢注,国外市场遇阻力2005年3月7日,在中国商务部官员斡旋下,海信与博西家电达成和解协议,了结了长达几年的商标纠纷之争,博西家电同意将其根据当地法律在德国及欧盟等所有地区注册的“HiSense”商标一并转给海信集团,同时撤销对海信的商标诉讼,海信集团亦撤销针对博西家电的所有商标注册申请,而海信则将向博西家电支付“6位数”欧元的转让费。  相似文献   

17.
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2005,(24):15-15
奥克斯被车主联名投诉,东林与西门子商标纠纷和解,吉利敲定香港整车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40):1-19
我国商标制度与商标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是:商标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但还存在一些局部问题,部分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商标数量发展迅速,但质量有待提高;地区间、行业间商标发展不平衡,增加了商标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难度;商标管理能力增长跟不上工作量增长,导致管理效率较低;商标执法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侵权假冒情况比较严重;企业和公众商标意识不强的状况未根本改善,多数企业没有申请过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现实存在的"商标淡化"问题,具体论述了商标淡化理论及商标淡化给商标权利人造成的损害,并结合巴黎公约、TRIPS协议、外国法律及我国法律就"商标淡化"问题做出的具体规定以及司法实践进行论述。本文还针对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聪颖 《特区经济》2010,(4):282-284
在传统商标制度设计中,法律保护商标的重心在于制止他人对相关商标进行标识性的利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商标符号象征意义的凸现,他人对相关商标的非标识性利用行为也可能会对商标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鉴于传统的商标保护模式不足以为商标的符号象征意义提供全面的保护,在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过程中,应当将他人对商标的非标识性利用行为也纳入进法律的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