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入口的过程.(从广义城市理解城市化也可以称之为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与城市化是相互推动、互为因果的统一进程,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即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工业化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化又极大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经济建设“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战略中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战略,不仅应紧紧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必须把握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人的素质和人格力量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基础,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性力量。湖南省农村人口的现状和农村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普及性中面临的困难,使我们必须正视、利用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的、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已经证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和相关性。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城镇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更是联系紧密。本文利用河南建国以来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工业化率、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在与全国数据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过程,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之间不仅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而且短期内也存在很强的修正关系,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我们通常以城市人口(包括大中小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率,即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全国总人口数×100%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而产生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企业在地理上不断趋于集中,以此获得“聚集经济效益”,这样,就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世界各国来说,城市化都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但各国的城市化道路又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市化进程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化的中心,城市是积聚社会生产力、创造人类明、高效利用资源的人口与产业相对稠密的地域。城市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明程度、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就是其城市化水平。所以如是说,一是因于工业化与经的互为因果关系;二是因于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内涵交叉关系;三是因于城市化对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牵引关系;四是因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关系。围绕这四种关系,我们不妨结合我国的国情次地开展分析:首先,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是乡镇企业,载体是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所以,工业化并没有带来 产业的大规模集中,造成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必须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其次,城市化本身就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一个高品位、高层次、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不能算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化。推进城市化,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突破口;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更新人们思想观念,提高现代明程度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始终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城市化水平还不很高的城市,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再次,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力。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1.4个百分点,可拉动房地产业投入1000亿地,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这就会快速推进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集约、经济的合理利用;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集中综合治理,降低治污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加速人口向城市、城镇集聚;可以促进各类工业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大量的人才、信息、技术向城市汇聚,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工业二元结构的矛盾,内需不足,城市工业品过剩,瞎是相对于农民收入低、农民消费不足形成的。要提高农民收入,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已没有余地,因为我们的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消费与城里人接近,只有一条路,减少农民,增加非农人口比重,措施就是加快城市化。从另一个侧面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农业问题、农村及农民问题等这些始终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小农经济分散的生产力方式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二是农副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更加凸现,农民增收缓慢;三是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难度加大。大力推进城市化,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拓展新的领域,开辟新的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必然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而且,城市人口增加,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这对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现代化是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资源环境比较紧张,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战略工程,中国成功实现现代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现代化的突出表现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关联发展,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特别是我国城市化相对滞后,必须大大加快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发展小城镇无疑是一个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重大选择,小城镇将在中国现代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国家战略。未来的中国现代城乡空间布局的基本情况是:1、由国际化大都市、若干发达的城市群、若干大中城市组成的现代城市体系。2、由若干小城市、县城、众多小城镇组成的现代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3、由经过集中化组合整治的现代化农村体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的城市化必须包含城镇化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为了更贴近农民群众,叫做城镇化也是比较适当的。也就是说城镇化也是指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蕴含了我们对小城镇的高度重视。讨论中国的城市化是无法回避小城镇的,我们在城市化中充分重视小城镇,把它作为城镇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在国内有一种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观点,我认为这一观点虽然对大城市地位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有其合理的成份,但这一观点不能用来指导中国城市化。现在全国设市的城市660多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60多个,如果把4亿以上甚至6亿人口转移到大城市,将意味着中国将建设400座至6D0座百万人口级的大城市。我认为这是不可行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既不是一个单一的大城市重点论者,也不是一个小城镇重点论者,而是大中城市与小城镇两方面并重、协调共同发展论者。“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解决农民问题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大批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劳动力,小城镇是主要吸纳地,通过小城镇完全可以集中和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在转移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总量中,流入小城镇将占到50%以上。中国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转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人口劳动力转移工程。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能是为建设而建设小城镇,也不是为了城市化而建设小城镇,更不是为了实现党政领导的政绩而建设小城镇,而是为了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小城镇人民的利益而建设小城镇。我们不能在小城镇中迷失了根本目的。特别是要看到,发展小城镇本质是发展经济。从发展经济角度看,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资源和原材料节省,有利于城乡区域物流市场形成,有利于工业与环境污染治理,有利于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和农民生活质量。对小城镇经济既不能用城市经济学包括,也不能用农村经济学代替,这是一种特殊层次的区域发展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人口聚集、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城镇人口从30%上升到70%为快速城市化阶段。同时.城镇化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学术界一般认为城镇化率超过60%就可以认为实现了城市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运动,极大地加速了全球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里提出几种现象值得我们在推进我区的城镇化过程中予以关注:一是发达国家中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呈正比。例如同为工业化国家。意大利城市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停滞在50%多的水平,因而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较美、英、德、法、日等高城市化率大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通过城市化加速期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城市化率从30%上升到70%.大体上英国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00年.日、韩两国仅用了30多年。三是“有序”还是“无序”决定着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日本、韩国在二战后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城乡二元发展的关系、城镇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城镇基础建设与功能发挥的关系、公共服务和人口增长的关系。归根到底是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处理得好.成功地实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化的平稳过渡。而拉美国家在庄园主土地私有制和新自由主义影响下.人口无序向城市集中.城市无序发展.“城市病”丛生,加剧了经济社会动荡。四是中国的城市化速度目前为世界之最。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率长期徘徊。有的年份还有下降.1980年仅为18.9%.比当时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但是近25年来。以平均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达到43%。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过的一个历史过程。尤其像我国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城市化更是一个绕不过的课题,我们杭州也不例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里说的城镇化与我们所说的城市化,从学术意义上讲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历史表明,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工业化时期正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向工业现代化迈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加快。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进程曲折,因此城市化水平还很低,突出地反映在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即大量的"逆城市化现象"——"非转农"的  相似文献   

10.
走城镇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本文梳理了城镇化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得出对青岛城镇化道路的启示,即要处理好“一个适应”和“四大关系”: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相适应.以及要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内层次和规模、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国际通用的提法叫城市化),一般认为,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三明市人口和面积第一大县,立志崛起的"新兴工业县",  相似文献   

12.
庞亚君 《浙江经济》2012,(24):28-29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对于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这四大历史性任务,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高,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需要立足国情,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实际上就是城镇化。不要以为中国农村人口太多,好像城市化太难了,不见得,关键如何引导。第三产业对推动城市化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推动工业化过程中,不光是发展第一,二产业,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光是工业结构调整,还有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吴丽 《发展》2014,(4):91-92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国外许多国家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均结合其实际国情,坚持法治化、"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推进的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们的成功经验,为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了可贵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决策者,现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已经把加速城市化进程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事实上,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本来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标志,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尽管不同,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城市化的历史,中国也不例外,东部地区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化和城镇化走过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提出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城市化道路。进入“十一五”时期,又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口、要素、产业集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而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比重提高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乐清提出"大城市建设"实施战略,把"建设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作为"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实现西部的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大通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无论建制规模、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城镇化水平还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处于落后地位。全县43.8万人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不到10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促进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 1840年至今,这始终是中国面临的头等大事,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但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地区也是少数,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工业化水平决定了世界各国在国际上的基本地位,也是国家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