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3月5日凌晨1时许,两名外地无业人员从一个敞开的小铁门潜入上海沪太路某小区,并翻上一户业主的小阳台进入室内,将业主的小女儿杀害.当年年底,业主向上海宝山区人民法院状告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违约.  相似文献   

2.
【事件】1998年某晚,中国某集团公司的创始人、总裁明某在住所深圳笔架山庄,被两歹徒迷晕拖至空置的3栋104房抢劫并杀害。2001年4月,明某家属状告负责该山庄物业管理的公司违约,索赔共计人民币683955元。一审判决中,法庭认为物业公司应当负有保护被害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合同附随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当庭宣判被告赔偿10万元。2002年3月,二审判决撤销了一审结果,驳回一审原告业主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3.
案例:上海某小区业主郭某因擅自在北露台搭建阳光棚,违反了小区业主临时公约,被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告上法院。一审法院判决,郭某应拆除在北露台上搭建的阳光棚。郭某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物业管理公司要求业主郭某拆除阳光棚的诉讼请求,与法无据。故撤销了一审法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深圳某花园住宅小区业主,1991年购买了位于18栋301室住宅,1993年12月24日入伙,住宅一楼是小区变压器室。2003年12月24日,该房业主单方委托深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其住宅室内电磁波辐射进行监测,测出室内电磁波辐射和电磁强度超过国家标准,该业主以此对其家人造成损害为由,于2004年4月19日将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告上法庭。一审、二审以相邻损害防免纠纷为由判物业管理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部分损失。  相似文献   

5.
物业管理公司在对小区车辆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辆的丢失和损毁现象,而车主对于自身车辆的丢失和损毁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物业管理公司。实践中,物业管理公司一般会协助业主跟保险公司做好理赔,而保险公司往往在理赔之后会行使代为追偿权,要求物业管理公司进行赔偿,也有部分业主直接将责任归咎于物业管理公司,要求物业管理公司负直接责任。由于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对停车场纠纷无明确统一规定,因此,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也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2004年11月,北京市某小区经业主民主决定换物业管理公司,老“管家”一方声称,换物业管理公司要(区)小区办通过,拒绝办交接手续;新“管家”一方的保安在业委会带领下进入小区时,在门口与老“管家”的保安发生了流血冲突,尢奈撤离。无独有偶,西安万国花园在炒“管家”过程中,老“管家”对业主委员会的罢免决定不予认可,  相似文献   

7.
【事件】2002年3月17日,深圳东方半岛花园公开宣布物业管理费上调一事,随即引发了部分业主不满,接连发生原业委会被全部调整、新业委会强行招标、中标的深圳市北方物业与原恒兆基物业在小区对峙、恒兆基物业诉新业委会违反合同等一连串事件。尽管仲裁判决双方继续履行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并由业委会向恒兆基物业赔偿管理损失,但后来长时间协调无果,恒兆基物业最终无奈退出该小区。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初.北京望京西园小区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事件.买菜回来的刘姓夫妇发现家里有小偷.在争斗中被杀害,由于事发时小区北门的保安刚刚撤离,这一事件的责任承担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小区管理不善,保安没有尽到保卫小区安全的责任.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负一部分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丽江花园”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状告业主欠缴管理费案经法院一审判定物业管理公司败诉。法院认为,虽然2004 年12月10日物业管理公司与业委会签订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约定了物业管理费在2.0-3.5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近日,苏州某小区白日遭窃,小偷撬开三户业主的车库,偷走一辆电瓶车和两辆自行车,此事被苏州某电视台以“连过三道门,小偷白日行窃”作了报道。案发后,三户业主一致要求物业管理公司赔偿失窃造成的损失,而物业管理公司认为自己不应承担对此事的责任,拒绝赔偿。双方各执一词,闹得很不愉快。那么,物业管理公司到底该不该赔偿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即不能认为只要小区里发生了业主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物业管理企业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很多业主认为,既然物业管理企业收了业主的物业管理费,而在物业服务合同里又有一项保安义务,那么小…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0年8月21日凌晨起,泉州南丰新城,这座昔日被冠以"泉州小香港"并荣获过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物业管理项目,处于"真空"状态。据小区里业主反映,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撤走后  相似文献   

12.
2001年4月,海南一诺广告有限公司(简称一诺公司),入住海口市某别墅,海南三友物业管理公司(简称三友物业)是该小区的管理者。2001年5月5日,一诺公司总经理李某发现有人在该公司入室偷窃并报案。当三友物业向一诺公司索收物业管理等费用时,一诺公司以三友公司单方违约,未履行治安管理职责为由,拒绝交纳。三友物业将一诺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终审认为,一诺公司发现有人入室偷窃与三友物业履行保安值勤的物业管理义务不当有直接关系,属于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瑕疵的违约。一诺公司以此为由拒交相关费用,属于行使双方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行为,但该抗辩权行使范围应当与三友物业违约程度相对应。据此判决三友物业应酌情减收物业管理费10%以承担部分违约责任,诉讼费亦由二者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13.
谁来维护物业管理公司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管理条例》于2003年5月28日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本条例对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权利、义务规定相对较详细,但该条例没有对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在选聘物业管理公司时违约,造成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损失由谁来承担,如何进行承担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4.
【事件】2006年5月31日,深圳一小学生小雨放学回家,经至“好来居”大厦北侧人行道时,被一块从高空坠落的玻璃砸伤头部,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公安机关调查数月,未能查出玻璃是从哪家掉落。小雨父母于是将“好来居”大厦北侧二楼以上73户业主及小区物业公司告上法庭。2008年3月法院一审判定物业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合计229945元,二审撤销一审判决,改判物业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好来居”北侧73户使用人各补偿受害人家属400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美丽园物业纠纷案”历时三年.一波三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5年3月,美丽园业委会起诉鸿铭物业公司大幅度虚抬物业费的收费数额.并提出停止对外租赁电梯,将相关收益返还业主等要求.5月11日美丽园小区业主将小区物管公司北京鸿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告上法庭。9月14日一审法院驳回了业委会的诉讼请求,此后,业委会不服一审判决并上诉;12月,美丽园小区业委会二审胜诉.成为北京首个打赢物业费纠纷官司的业主员会。2006年8月11日美丽园案件再审“维持原判”.小区物业费单价由每月每平方米2.72元降为1.58元。9月1日鸿铭物业突然撤离,造成业主生活乱套.一时间美丽园变成了一个垃圾园包括停水、停电等等.社区的保洁工作也停止了.给社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业主被迫买矿泉水来应急。  相似文献   

16.
《重庆财会》2002,(10):47-47
2002年9月2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布,日前对一起涉及北京用友软件公司和金蝶软件公司的不正当竞争案作出一审判决,用友公司被判侵权,赔偿人民币1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微时评     
从3月31日起,东和花园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多处显眼位置公布了2011年小区的收支清单和物业费涨价建议的公开信。物业公司表示,希望通过多晒账单让小区物业的收支更透明,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得到业主的理解。对于到底是否会涨价,公开信中明确写着,“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费标准的调整,应当经小区全体业主总户数1/2以上,且占物业总面积1/2以上的业主同意。”对于这样的做法,大多数业主都表示赞同和理解,认为涨价合理,希望服务更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元月24日下午,家住在长沙市西湖路鸿信大厦的一位业主家中不慎发生火灾。该大厦的物业管理公司湖南长沙鸿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及时控制火灾局面,制止了火灾的进一步的蔓延并扑灭大火,将业主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保护了邻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6月,备受社会各界尤其是物业管理行业关注的深圳南山好来居案终于有了二审结果。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民事判决书,撤销南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判决好来居北面74户使用人每户赔偿受害人4000元人民币,物业管理公司免责。而在此前的一审判决中,好来居大厦的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锦峰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被判承担30%的责任,赔偿受害人229945元(本刊2008年第三期曾做专门报道)。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2002年10月的鸿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具长沙市房地产管理局颁发的物业管理三级资质证书企业,系长沙物业管理协会成员单位,现为鸿信大厦等6个商住小区提供物业服务,2004年鸿信大厦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大厦”。鸿运物业以“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人性化管理”为企业宗旨,以“业主至上、亲情服务、力争更好、追求完美”为企业理念,朝着“达国优物业标准、创一流物管品牌”的企业目标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