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秀芝 《财贸经济》2015,(12):22-34
本文沿着政府预算管理流程,研究了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我国预算管理的问题主要是预算编制不完整、人大预算审批监督乏力、预算执行约束软化、预算审计和评估不能真正反映政府资金安全性及资金使用有效性.因此,本文建议采取构建6+1政府预算体系、通过权力制衡及技术调整改进预算编制、做实人大监督强化预算审批、硬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执行、强化国家审计及绩效评价的功能等措施,进行政府预算管理改革,以提高预算管理的合规性和预算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2.
推行军事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可以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更加全面的监督,以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益.因此,进一步加大对军事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尤其是注重推行军事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就成为当前军事预算管理领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美海军关岛地区舰艇维修绩效审计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绩效导向下的零基预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莉  宋良荣 《商业时代》2007,(11):72-73
绩效考核与零基预算的集成,使预算具备了计划、控制、评估的综合功能。基于绩效导向的零基预算具有制约预算支出、促进部门间合作与交流、实现预算资金追踪问效等作用,在预算编制时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步骤,并注意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保守的预算指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冬 《中国市场》2010,(40):96-97
作为审计人员要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探索部门预算审计的方法与思路,要注重定额预算测算合理性审计,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的完善;要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审计为切入点,完善部门预算编制。  相似文献   

5.
谢虹 《财经界(学术)》2013,(35):105-106
房地产企业预算包括营业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等方面,在预算编制完成后。要注重跟踪与评估,并完善预算调节机制。强化预算执行审计。以此保障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站在大数据视域下,围绕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先简要介绍了大数据内涵及其特点,并阐明了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含义。而后分别分析了大数据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计量方法、财务管理人员、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方面。最后,总结了大数据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措施,归纳了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要点,涉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体系构建等内容。希望本文研究能够为有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兰 《北方经贸》2014,(8):127-127
烟草公司预算审计存在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编制存在风险,预算审计局限,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等影响。应加强预算编制的审计工作,降低预算审计风险,减少预算审计的局限性,提高预算审计的工作效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了新时期如何开展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基础公用设施投资审计等方面,以实现对财政资金活动监督,大力推进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审计,建立符合财税体制改革的公共财政审计框架.  相似文献   

9.
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其活动贯穿于整个会计活动,影响着财务收支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等学校预算内部审计大多停留在执行结果审计上,对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审计参与较少。积极参与到高等学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中,突出审计的管理型和服务型职能,逐渐成为高等学校预算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难点和问题,加强高等学校预算管理内部审计是目前高等学校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预算编制方法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与考评。不同的编制方法有不同的编制依据,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试探讨高校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复式预算、绩效预算等编制方法的具体运用,增强预算编制的计划性和前瞻性,逐步提高高校预算编制水平使预算资金的分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从绩效审计内涵、范围、理论动因、职能目标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归纳了相关研究成果。随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其职能和目标研究也应得到创新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传统的监督检查职能基础上,逐步向为行政和立法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转变,其作用不仅表现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更应以推动行政问责、提升公共价值和促进管理优化为目标。我国学者仍需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融合绩效评估、国家财税与预算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等关联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和综合角度提升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协同作用,分析了医院预算的分类、医院绩效管理的内容、医院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以及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联性。通过对国内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探讨了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协同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协同作用的策略与建议,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与执行体系、完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协同作用的制度设计与实施以及增强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信息化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大数据视域下政府绩效评估仍面临着数据思维缺乏、技术支撑缺少、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综合大数据技术下政府绩效评估的特征,根据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组建大数据专家团队、制定和完善绩效评估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解决策略,为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政府的绩效评估,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助力政府执政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预算审计工作。预算审计工作一方面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决策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明白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为实现事业单位工作的总体目标而努力。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不仅是对财务情况进行预算审计,还需要对人员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等。事业单位要注重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审计方法的合理性,确保预算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希望事业单位预算审计工作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高魏魏 《中国商人》2023,(12):184-186
<正>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绩效评估逐渐受到大众关注。在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更加科学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确保其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绩效审计作为一种能够全面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工具,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重视。然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定合适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将审计结果与实际决策紧密结合等,这些问题需要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绩效预算管理是现时国际通用的财政资金管理方法,早在2005年,我国"中央预算支出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提出实施财政资金绩效预算管理,但至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仍不高。文章分析了我国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仍不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从分析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三个阶段的管理思路入手,参考国外财政资金的绩效预算管理经验,提出基于绩效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管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7.
石英华 《财贸经济》2012,(10):41-47
在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反映预算年度特定活动的经费需求,是部门行使行政职能、实现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项目支出具有数额大、周期长、项目间差异大的特点,是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点和难点。探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有利于完善预算管理。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认为完善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完善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建立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政府中期预算框架等方面完善预算编制技术与制度安排;二是从深化预算执行制度改革、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支出预算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渠道和方式等方面完善预算执行的相关制度;三是从构建预算执行的长效约束机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覆盖预算全过程和"结果导向"的预算监督和问责机制、理顺预算编制、执行、审批、监督等相关职能,合理分配政府、财政部门、人大常委会及年度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预算权等方面完善政府预算监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预算编制、执行和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财政工作的重点,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提出应坚持"预算",规范预算管理,严格"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预算执行要求。本文从预算执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预算编制及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绩效预算最早在美国被提出,在我国发展较晚,我国事业单位一直运用传统的预算方法。与绩效预算相比较,事业单位传统预算中缺乏绩效信息,资金转移受到限制,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目前,事业单位实施绩效预算存在着实施环境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事业单位实施绩效预算应加快完善制度与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单位资产管理,建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组织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加快突破我国固有的制度障碍,优化绩效预算在事业单位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一、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一)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财政领域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使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得以初步确立.一是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二是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取消预算单位自行开设银行账户的做法;三是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些措施改变了财政资金流动的路径,仪仪对预算执行进行审计显然不足以保证预算执行的效果,应该更多地考虑财政资金是否被依法使用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