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德国鲁尔与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鲁尔地区和我国东北都是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地区。鲁尔在几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成功地进行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并在国际旅游界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目前,我国东北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与德国鲁尔工业遗产旅游的时代背景、资源依托、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探索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是人类工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见证,是值得后人学习重视的遗产类型之一。而工业遗产旅游则是对工业遗产进行开发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比中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常见模式,来探索各种模式间的优劣和可取之处,归纳总结出我国在工业旅游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工业文化对地方工业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内驱动力,当前工业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经济现象,如何将工业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挖掘和有效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广西工业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课题组所在的柳州乃至广西的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调查,并分析出其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最后对广西工业文化产业提出可行性建议,激发广西工业文化潜力,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宁波作为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近代以来,随着五口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中国最早引入了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城市,遗存了大量工业遗产。因此,宁波市开始关注工业遗产保护,但局限于从功能上进行改造,而忽略了其文化价值的利用。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工业遗产发展现状的调查,剖析了宁波市工业遗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价值的挖掘,以及与旅游业的跨界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福文  何军  王猛 《商业研究》2014,(4):149-155
目前,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模式仍以工业建筑(群)或工业遗产片区保护模式为主。在对中外工业遗产保护模式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详细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对沈阳老工业城市的物质性工业遗产和非物质性工业遗产进行了分析,提出沈阳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应选择城市意象保护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沈阳老工业城市实际,对沈阳老工业城市建设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莉  王新英 《消费导刊》2011,(12):72-72
长春市留存的大量近代工业遗产见证了长春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长春地方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长春市近代工业遗产实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一些保护与再利用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台湾铁道文化再生案例的研究,阐述其工业遗产活化的过程和成果。采用过程研究方法,讨论台湾在处理铁道工业遗产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呈现,以期为大陆工业遗产的活化再生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是工业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能有力地带动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南通唐闸地区有类似大生纱厂等多个重要的工业遗产,但整体发展并不成熟。本文首先介绍了唐闸工业遗产的背景、推广意义及开发现状,并对其进行SOWT分析,指出唐闸工业遗产旅游营销推广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营销推广策略,以期能为南通唐闸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周后红 《中国市场》2011,(23):150-150,152
广西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础条件竞争力、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通过发展广西的信息、材料和能源类高技术产业,促进广西工业产业协调发展;通过"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高广西工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升级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提升广西工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广西专业化与多功能化的港口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太原市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具备充足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的自身条件,本文在分析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SWOT模型,对其发展演变、现有情况进行剖析评述,提出太原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切实策略,以期对太原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12.
合理地挖掘工业遗产的景观价值,推进工业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工业遗产新型的改造模式,是未来工业遗产资源开发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视角,分析了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抢救工业遗产,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唐山现存部分工业遗产的调查,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阐述了唐山工业遗产的特点、价值、保护的重要性与急迫性、保护与利用的手段与方法等,并提出了对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抢救工业遗产,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唐山现存部分工业遗产的调查,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阐述了唐山工业遗产的特点、价值、保护的重要性与急迫性、保护与利用的手段与方法等,并提出了对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安庆自近代以来便是安徽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就安庆地区的工业遗产而言,其历史文化、社会、技术价值都令人瞩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我们应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开展相关的普查和鉴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将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并因地制宜,规划其使用属性,开发延伸产品.  相似文献   

16.
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旅游业既满足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奇的旅游需求,也能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我国大型能源基地之一的淮南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煤矿工业遗产。建议通过加强政府主导,设计特色主题旅游,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的方式促进淮南煤矿工业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保护性再利用的方式节约资源,发展煤矿工业遗产旅游,让其成为淮南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是搞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形势,阐述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提出由4个大类指标和16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得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正值转型时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有利于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品牌建设直接关系工业遗产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内颇为前沿的一项课题.工业遗产品牌建设需从其重要性出发,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结合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知名度高和资源丰富等特点,构建品牌建设策略,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范晓君 《江苏商论》2012,(2):117-119
中国工业城市众多,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工业旅游是打造城市特色的有效手段。目前,工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旅游产品仍然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缺乏示范性精品,工业品牌还没有升级为旅游品牌,尚未被大众市场所认可。本文根据工业旅游产品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工业遗产、生产性工业产品、消费性工业产品三类。在产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对于工业遗产类应有效解决资金问题,通过有效的展示和解说,提升旅游体验,打造工业遗产深度游。消费性工业产品类型应将工业生产和旅游消费的链条连接起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益和产品附加值。而生产性工业产品类型可发挥工业旅游的无形收益作用,使工业旅游成为企业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刘雪美 《江苏商论》2013,(12):62-66
旅游业的竞争和工业遗产的出现,使得工业遗产旅游逐渐成为现实与理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所整理的工业遗产为基础,列举了杭州市工业遗产的规模,并根据开发方向和吸引力,将工业遗产分为历史功能延续类、生产旧址类和建筑成就类三种类型,阐述了杭州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在数量和类型方面所具备的的资源优势。结合目前的形式,分析了杭州市在潜在客源、发展经验、地理布局、节庆活动、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感知形象、价值共识、企业意识、区域竞争等方面的挑战,进而对杭州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