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因自由行为指行为人基于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实施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行为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但在原因设定阶段却是自由的。鉴于原因自由行为对危害结果的支配力,应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将行为人视为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人,承担故意或过失的责任,以弥补“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这一传统责任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严格责任却只要求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而不在意行为人主观方面的状态。那么严格责任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呢?笔者试从严格责任制度存在的外在依据以及内在依据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肖玉娟 《大众商务》2010,(2):251-251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原因自由行为即是指自然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的罪过态度,使自己陷入责任能力缺失或者责任能力耗弱之状态,并在此状态下进一步实施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现象。鉴于责任与行为同时存在的原则,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成为理论难题,学界对此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责任原则维持说、责任原则修正说以及责任原则例外说。本文倾向于责任原则例外说的主张,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一、严格责任的概念所谓严格责任,就是对特定的犯罪,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观罪过而只要证明客观行为即可对行为者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刑法制度。其构成条件有三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犯罪意图,无需加以证明;最后,即使行为人基于法律认识错误或事实认识错误而实施违法行为,亦不能成为辩护理由。二、适用严格责任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治安管理处罚说明理由制度就是公安机关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拟作出或者作出处罚时,公安机关必须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说明作出该处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理由、证据和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的制度。它的法理基础是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以及行政控权理论。拟给予处罚时没有说明理由以及说明理由时间倒置,将导致处罚决定无效;说明理由错误或者不充分并不影响正式处罚决定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肖玉娟 《大众商务》2010,(4):251-251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原因自由行为即是指自然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的罪过态度,使自己陷入责任能力缺失或者责任能力耗弱之状态,并在此状态下进一步实施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现象。鉴于责任与行为同时存在的原则,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成为理论难题,学界对此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责任原则维持说、责任原则修正说以及责任原则例外说。本文倾向于责任原则例外说的主张,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中,合同自由原则仍起着支配性地住。诚实信用原则只对合同自由原则起补充和修正作用。在确定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观构成要件时。既要考虑诚实信用原则,更必须顾及合同自由原则。合同自由与诚实信用平衡的结果是,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观构成要件只能是行为人主观上存有故意和重大过失。仅有一般过失,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8.
连累犯从其客观行为来看类似于某些犯罪的帮助行为,因此容易与共同犯罪相混淆。实质上连累犯与共同犯罪有着根本的区别。应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是否“事前无通谋”、是否存在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等方面来对二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双倍价格赔偿超出了受害实际受到的损失,属于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对该制度的微观经济分析,可解释其目的不能实现的原因。通过对制度创新相关环境因素的解析,可考虑增加赔偿额的创新思路。当然,应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并注重行为人的主观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行为人在行为时是否具有意志自由或主观恶性来确定其刑事责任的有无及程度的刑法理论。由于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方面在刑事责任认定中的作用,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近代以来,其逐渐成为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界的共识,并进一步在德、日等国得到立法和司法上的承认。目前,中国尚未承认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对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并对刑事司法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但鉴于该理论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其批判的接受。  相似文献   

11.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但在外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二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上有无利用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目的,客观后果上是否骗取他人较大数额的财物。认定合同诈骗的犯罪目的时,应注意考察行为人的签约资格、履行能力,考察其有无虚假担保、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举动,有无履约的实际行动,对违约是否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关是归类认定的权威部门,其作出的归类认定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重要依据,亦系认定行为人偷逃应缴税额的重要标准。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海关归类认定确定之后,行为人的行为才有可能构成犯罪;但在特殊情况下,即使海关的归类认定尚未确定,行为人在进出口过程中若实施了伪报、瞒报等虚报行为,客观上亦造成了偷逃税款的结果,其行为仍然可以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相似文献   

13.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有客体和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要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并根据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不同程度来进行处罚,把握本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本罪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海关行政处罚是海关作为行政主体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以达到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目的行为。但设定处罚时,因种种原因在部分情形下出现处罚幅度过于宽泛、设定条文不够细化、自由裁量权过大、过罚失当等情况。因此,需要遵循行政法基本原则,准确设定处罚标准,并对海关行政处罚部分条款进行修订,同时,在现有框架下建立海关行政处罚执法裁量基准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征管法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偷税行为,由税务机关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在税务执法实践中,具体适用该条文时,由于立法存在不足以及对法律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偏差等原因,关于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表述、处罚数额的表述、最高倍数的处罚、是否可以适用减轻处罚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争议,需要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研究。这将有助于争议的解决和正确地适用该条文,有利于处理、打击、防范偷税行为,有利于实现处罚的公正。  相似文献   

16.
经济行为人在做预期时会面临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作为微观的经济行为人在面对不同经济状态时,对二者的均衡需求量是不同的。同时经济状态对二者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在不考虑经济波动时,二者都具有正外部性,考虑经济波动时,公共信息具有负外部性。因此,预期行为随着经济状态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司乘人员因各种原因冲击公路收费站、各种检查卡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执法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冲卡行为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各地司法部门的处理结果则大相径庭。面对此种情况,在分析冲卡行为产生的原因、行为人的主观心理及该行为侵害的客体要件的基础上,对该行为的定性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中处理好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关工作人员在正确区分侵犯知识产权罪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进行处理时要遵循“先刑后行”的原则,对于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应根据刑事诉讼的最终结果进一步确定对行为人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9.
从客观上和主观上探讨了寻机性会计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根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法通则》并没有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对此问题的研讨涉及到我国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侵权行为是一种客观事实,侵权行为的认定不等同于侵权责任的认定。对侵权行为的认定主要是事实认定,很少涉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主观过错不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侵权行为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