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近年来,自驾游成为旅游市场的后起之秀。随着国内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建设完善,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也日益成熟,车联网技术精细程度不断提升,这些基础条件都为自驾游市场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保障。2003年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交通网络里程数有了大幅的增长,自驾游作为新兴旅游方式受到市场欢迎。2016年,"全域旅游"概念被提出,核心景区"门票式经济"逐渐转化为分散型的自驾休闲度假经济。易观《2019中国在线自驾游市场专题分析报告》预测,2026年时,我国旅游资源信息化将达到较高水平,自驾游市场将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数据资源的合理运用,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对我国旅游服务的促进作用入手,分析了岭南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把握数据资源优势带来的机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推动岭南景区的智慧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从8月20日开始,山西省旅游局等七厅局联手出击,拉开了清理整顿旅游景区(点)市场秩序联合执法专项行动。近年来,山西省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国家的旅游资源巧立名目、巧取豪夺,强拉硬扯、强买强卖现象伴随着"黑导""黑车"问题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对景区消费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以铜仁市为例,通过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景区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为今后景区的精准营销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景区经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的环境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腾飞的背后,是诸多环境问题的满满暴露。现阶段,人们正面临着早期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后的一系列遗留问题,例如沙漠化、沙尘暴、水土流失、雾霾、水资源破坏等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经济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环境保护对于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在景区环境保护高总方面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给实际的景区管理提高借鉴和参考。以下是具体的报告内容:。  相似文献   

6.
国外自驾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自驾游的迅速发展,自驾游相关产业、目的地开发和游客管理实践都亟待理论与经验指引。文章对西方自驾游旅游研究进行梳理,从自驾游研究基础(概念与分类)、主要研究方向(游客调研、自驾游旅游线路、自驾游目的地、吸引物与服务设施)及自驾游的影响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综述。研究表明,以自驾游为研究内容的旅游研究具有多学科参与的特点,并与汽车紧密相关;自驾游的多目的地性和驾驶愉悦性是自驾游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如今,当你步入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八路军纪念馆景区时,一定会被这里扩建改造后优雅舒适的旅游环境、雄壮威武的场馆建筑和现代新颖的军史展览所吸引。鲜为人知的是,在这辉煌而夺目的业绩里却饱含着一位默默无闻地从事战史研究工作的普通共产党员的智慧与心血。从景区红色旅游建设方案、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到撰写主馆"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布展方案、文物配置大纲、图表设计大纲和解说词、重点讲解故事集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当下,景区度假酒店在满足游客住宿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依托景区资源,提升度假酒店的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是当前我国景区度假酒店运营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以山西五台山景区为例,探讨该景区度假酒店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华山景区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多次体制变革为事实依据 ,经过理论上的辩析和论证 ,提出了这样 3个基本观点 :1.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景区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是一种制度进步 ;2 .我国景区在体制改革中应普遍推行统一管理制模式 ;3.现阶段景区在政府行业管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提高景区投融资能力和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保障国家对景区资产的所有权收益。  相似文献   

10.
自驾游是近些年来发展较为引人注目的一种经济现象,各类自驾游在聚拢了众多游客参与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同行业的人们对自驾游的深入研究和实质投入。在自驾游的发展当中,以个体行为出现的自娱自乐的自驾游,往往因主题的特殊性,最受人们关注。比如,一些以“迎接奥运”“、禁烟”“、关爱生命反对吸毒”为主题的自驾游,但这类个体行为的自驾游,往往因其所选线路崎岖漫长、耗时耗力较多,对游客的身体条件、空闲时间的要求会相对较为挑剔,因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往往只是作为自驾车爱好者们的一己行为、个人的一项乐趣在进行流传,而不会被以专注于打造自驾游团队产品的企业模仿。组织自驾游旅游团,使自驾游具有产业化规模,完成批量成团操作,才是不同业者对自驾游的产品倾心关注、着力打造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引导假日旅游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国务院下发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汽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免费新政下,国庆期间游客都扎堆涌向了全国各名胜古迹,高速公路拥堵不堪,超饱和的景点和拥堵的道路大大降低了游客出游幸福感。缺乏必要的流量控制措施导致国内景点冰火两重天,给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上了问号。文章基于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策略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探索性提出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差异化收费用于合理引导居民出游,增进社会福利。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图示法分析和建立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影响游客出行选择的数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客观分析得到利用差异化收费机制和游客自我选择机制的相互作用,可将热门景点的过量游客分流到冷门景点,平衡景点之间的供给与需求,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也能确保社会福利不致流失。  相似文献   

12.
旅游者在西安地区的空间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目的地区域游客的空间运行方式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旅游线路及景点的选择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目的地区域内旅游客流的流向与流量.本文通过对游客在西安地区的空间流向以及各著名景点流量的研究,揭示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的空间运行特征,为优化西安地区旅游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会网络视角下旅游线路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曾国军  彭青 《旅游学刊》2013,(11):101-109
多目的地旅游已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合理设置和安排旅游线路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线路的描述上,未能对其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在梳理和评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以新疆目的地网络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社会网络视角及分析方法,通过整体网和个体网两个层面探寻旅游线路形成的内在机理。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已初步形成以喀纳斯为中心的目的地网络,而以中心度和结构洞为代表的目的地网络结构特征是多样化旅游线路形成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对现有旅游线路研究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方面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驾车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自驾出游半径不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自驾车旅游产品,对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出游半径不同的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在旅游动机、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6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差异程度不同;研究还发现,影响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自驾车旅游经济成本高以及驾车安全隐患等4个方面;最后针对不同类型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民反向旅游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是城里人越喜欢到乡下旅游,越是文化人越对自然风光一往情深,旅游也遵循利益极大化规律.文章以反向旅游理论为指导,以北京市民调查结果为依据,系统论证了"城→乡"、"文化→自然"反向旅游现象的普遍性,考察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细微差别.反向旅游普遍存在,但年龄较大、心理保守的人,反向旅游意向不如年轻、心理开放的人强烈.影响人们旅游意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追求新奇以外,还要考虑经济、交通等因素.掌握反向旅游规律可以有效避免旅游景区建设的很多误区,如景区现代化、接待设施家庭化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研究的十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有关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已成为研究重点,但总体上看,旅游景区研究还严重滞后于景区开发建设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发展中10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景区共生能量水平的测定对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明确了共生能量的增量性质,界定了景区共生能量概念,基于共生能量生成原理并考虑共生损耗,确定景区所获线路客流量与扣除了佣金比例后的门票收益的属性及其关系,构建景区共生能量测算模型。以OTA(Online Travel Agency)数据为基础,测算了大湘西地区景区共生能量及景区共生能量指数,并揭示了景区共生能量的基本特征。大湘西地区景区共生能量呈“金字塔”状的层级结构,高共生能量景区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贡献者,其在县域空间尺度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非均衡集中分布特征,在武陵源区、永定区和凤凰县表现为3个高密度集聚区。景区共生能量特征可作为分类指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依据,促进区域旅游业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8.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分析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并重点探讨了他们的消费特性、旅游偏好和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绘制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与可达机会的普雷德行为矩阵图.从对城市周边旅游地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旅游接待地服务体系完善两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空间效应,认为自驾车旅游对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地、度假区的发展以及温冷型景区的升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提高、乡村旅馆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和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琴  银元 《旅游学刊》2012,27(3):84-89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Status—Response,DS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低碳旅游景区不能简单等同于节能减排,而是应该拓展到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个层面上。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景区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低碳景区指标核查、减排项目合作、建立排放补偿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