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普遍认为,僧侣平日吃斋念佛,生活清心寡欲。而在佛教大国斯里兰卡,全国4万名僧侣有2000多万虔诚信徒供奉,不少僧人竟然吃得体重超标,逼得该国卫生部不得不制定一套新的"布施条例",限制捐赠的食品种类。原来,信徒捐给寺庙的食品往往富含脂肪和糖分,僧人吃惯这类"贡品",体重超标不说,还普遍有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琼 《新西部(上)》2013,(7):104-104,97
本文概述了藏传佛教寺院制度,僧侣服饰制度,并阐述了僧侣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起居。  相似文献   

3.
自南北朝始,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佛教寺院经济产生了。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佛教,赋予僧侣地主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但这也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收入。中唐以后封建国家逐渐取消寺院的经济特权,到了宋代,寺院特权就极其衰微了,佛教寺院僧尼须承担二税、和籴与和买、科配、免丁钱等。到了元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总结了青海省刚察县在寺院管理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寺院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建议,主要是: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僧侣的培训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其遵纪守法意识;坚持规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建立健全寺院僧侣的社会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如果没有史书的记载,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典当行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更想不到它竟然是从佛家的清净之地——寺院中衍生出来的.而最初的经营者是看起来与商业毫不搭界的僧侣。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总结了青海省刚察县在寺院管理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工作成效及存在的向题,提出了加强寺院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建议,主要是: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僧侣的培训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其遵纪守法意识;坚持规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建立健全寺院僧侣的社会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自南北朝始,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佛教寺院经济产生了。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佛教,赋予僧侣地主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但这也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收入。中唐以后封建国家逐渐取消寺院的经济特权,到了宋代,寺院特权就极其衰微了,佛教寺院僧尼须承担二税、和籴与和买、科配、免丁钱等。到了元代,由于统  相似文献   

8.
滴水之恩     
牛国栋 《走向世界》2011,(36):62-63
南山山清水秀,为济南数百处清泉的水源地。佛家独具慧眼,建寺院都会选择风水宝地,且总会有清泉相伴。灵岩寺的卓锡泉、袈裟泉.九塔寺的缎华泉,开元寺的甘露泉,兴国寺的龙泉,般若寺的林汲泉等等.无一例外。清泉既提供了僧侣们的生命之水,也滋养了禅房周围的花木丛林。而汩汩的泉水.淙淙的溪流,也给一方净土平添了几分空灵,以及应有的禅意。  相似文献   

9.
索格藏寺     
正简介:十一月的红原已非常寒冷,黄昏时分到达索格藏寺,整个寺院范围内冷冷清清,少有游人和僧人,我坐在一个雕花门的寺院门口,想象我的镜头语言。这时一个老者慢慢地走进我的镜头,黄昏的残阳穿过寺院的屋檐,从后面映在老人身后,形成迷人的光线线条。深色的建筑,繁复的雕花,带着光芒走进的老人,形成了迷幻的对比,让人觉得仿佛穿越古今。  相似文献   

10.
在都市人的印象中,这藏传佛教寺院里的喇嘛生活简单而且清苦,其实不然。如今拿着手机,背着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喇嘛越来越多了,他们在现代生活中进行着自己的修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