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SA(Strength of Support Assessment)与ROCA(Risk Management、Operational Control、Compliance、Assets Quality)评价体系是美国监管当局评估境内外国银行分行的两大工具。SOSA体系从总行对分行的支持力度角度进行评估,ROCA体系注重对分行自身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评估。两者的结合使用,构成了美国监管当局对外国银行分行实施分类监管的主要依据。本文介绍了两项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国外监管实践中的运用,提出将此两项评价体系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分行的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金融纵横》2002,(11):3-5
加入WTO是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资银行提高竞争能力,我们于8月中旬就中资银行有关监管政策问题对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还对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苏州市分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苏州分行进行了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3.
银监会成立后提出了“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银行监管工作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作为银行监管构架的组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风险评估工作日益受到关注,能够连续、系统、动态地监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的风险成为监管部门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强 《南方金融》2002,(8):24-25
一、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体系上存在缺陷.首先,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方面,大区分行成立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人民银行的分行、省会中心支行、监管办事处的职责一直划分不清,造成有时重复监管,有时无人监管的局面.2001年开始,虽然人民银行总行明确了有关职责,但监管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5.
高驰宇 《银行家》2011,(7):73-77
目前,关于如何界定商业银行"好分行"尚无系统性研究,也未设计出一套较为完整、通用的评价模型。而现实生活中,社会各界迫切需要通过对区域商业银行分行的评价来进行相应决策:客户需要选择"好分行"来办理业务;银行同业需要认准"好分行"作为竞争标杆,以制订竞争策略;监管部门需要对区域内分行进行风险性和合规性评级;商业银行总行也需要对分行在当地的竞争力进行一定评价。为此,本文从区域竞争力定义出发,明确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理财、民间金融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快速扩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置于银行业改革与监管热点问题。由于影子银行定义模糊.易导致监管的缺失。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尤为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特点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提出监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提高对银行违规操作的监管效率是国内银行监管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介绍了ROCA评价体系,并结合一般银行监管的实践,初步探索应用ROCA评价体系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是近代银行业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银行发展历史。意大利银行体系的结构是错综复杂的,而且按地区标准,是高度分散的。意大利银行活动严格受本国银行法的约束,并实行多元化的银行业监管体系,较好的实现了安全性、效益性、统一性的银行业监管目标。根据对中国银行米兰分行开业两年在意大利接受当地中央银行监管情况的回顾和总结,笔对意大利银行业的监管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将意大利中央银行对当地银行业的监管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上海金融》2007,(2):35-39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政策性银行监管部门的设立2001年7月,全国银行监管工作会议后,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的决定和统一部署,总行、分行、分行金融监管办事处、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对内部监管机构的设置和职责作了调整和完善。按照“坚持改革,合理分工,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原则,总行设银行  相似文献   

11.
杨生平 《武汉金融》2002,(10):46-47
2001年以来,人总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从监管合一过渡到管监分离,从总行--分行--中支--支行分级监管过渡到总行--分行集中监管,形成了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那么,这种新型监管模式在基层行实践过程中效率如何?基层人行如何在监管模式转轨时期避免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管断层,保持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对此,笔者结合实际,拟从武汉分行、孝感中支、孝感辖内支行这三个层面作一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银监会独立行使监管职能之前,为有效加强银行监管.人民银行总行和有关分行、中心支行先后开发了一些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如“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金融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信息系统”,对于提高监管效能起到了一定作用。银监会成立后,制定了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并按照计划实施监管信息系统的综合开发。但由于设计开发周期长.目前部分监管信息的采集仍然主要停留在手工操作或是半手工操作.与现代化监管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笔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发展现状 (一)主要金融强国及组织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措施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颖 《中国外汇》2007,(2):57-57
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规定主要集中在:对注册资本与营运资金的基本要求;拟设立银行的申请人应当具备的条件;设立银行应提交的材料;设立分行的条件;基本业务范围;经营人民币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担任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等等方面,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进行监管的体系架构。与此同时我们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方面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资本充足率是公认的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指标,本文通过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定的对比,指出主要应从两方面完善我国现有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以杠杆比率(LeverageRatio)为核心,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为补充的双层混合动态监管制度框架;二是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与外资银行进入障碍的减少,跨国银行扩张迅速。在跨国银行海外拓展中,首先要面对采用何种组织形式进入东道国的问题。不同的组织形式,决定了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的不同监管责任及跨国银行母银行与其分支机构间的债务结构。由于对跨国银行子行与分行形式利弊的不同理解及接受程度,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监管策略,成为影响子行分行形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而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自身的经营策略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南金融》2007,(12):I0001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是浙商银行总行在中国西部和浙江省外设立的第一家分行。2007年12月18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成立一周年。一年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积极面对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竞争新环境,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浙商银行总行的正确领导下,在四川省银监局的有效监管下,规范起步、稳健发展、安全营运、争创特色,  相似文献   

19.
货币监理署(简称OCC)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在美运营的外资银行联邦分行实施监管的直接机构.凡取得美国联邦经营牌照的外资银行分行(简称联邦分行)均须无条件地接受OCC监管. 背景 众所周知,美国财政部是联邦政府的内阁部门之一.货币监理署(简称OCC)是在财政部管辖权下的一个单列机构,其直接监管的美国本土银行和储蓄机构以及外资银行联邦分行及代理机构,目前总计有1600多个.OCC对联邦分行的监管是依据197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际银行业法》.该法律规定:联邦分行通常与在同一地区运营的美国国民银行一样有同等权利和责任,也必须受同样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程序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建议稿提出了以三个互为补充的支柱为基础的资本充足性框架: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机构的监督评价过程和市场纪律,这确立了银行监管的三个层次,即银行自律行为、中央银行监管和外部审师(注册会计师)的检查评价。在银行监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CPA)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执行商业银行审计业务,确认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促进人们对银行体系的信任,从而构成了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