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慧莹 《沪港经济》2014,(11):96-103
定制一座岛曾经服侍女王的管家?一座专属于你和同伴的小岛?不会吧!前两晚我们五个人就待在一座自己的小岛上,真的,没有你想象的容易。以至于在离开前,我认真地请教管家:请告诉我如何做个举止合宜的名流。作为一名恪守传统的专业管家,Paul Brown先生对于曾经服侍过的名流,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还好他愿意分享他的皇室服务经验,谁不好奇待在英国女王身边的日子?见过黛安娜王妃吗?  相似文献   

2.
谭三川常对朋友感慨:“这个父母官不容易当啊!”他说,其实这句话是他的前任留给他的赠言。但他又坚定地表示,决不因“不容易当”就得过且过地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的凳子上消耗时间,只顾吃喝拉撤坐等任期的“圆满结束”。他更加坚信,事在人为。了解环江的人都知道“父母官不容易当”的根本原因是这片瑟缩在桂西北崇山峻岭中的穷乡僻壤,使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于其上的子民们一代接着一代总是过得那么艰辛、那么困苦。尽管经过改革开放这场春风化雨,大家都说今非昔比,但环江从1986年被列为广西48个贫困县之一到1994年被评为国定贫困县…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咸阳有个擦皮鞋的人名叫陈星羽,我们之所以把镜头对准他,是因为他打出了这样一个条幅:工程师精擦皮鞋。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哗然,群众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这不可能,有人说陈星羽是靠擦皮鞋来造舆论。有人说可能是作秀,有的说你要擦皮鞋你就好好擦皮鞋,你打那个横幅干什么?借助媒体解决个人问题。”  相似文献   

4.
茅于轼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的同事,著名经济学家盛洪说:“他诚实、守信用,这些字眼似乎很平常,但在今天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实行的。”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也说:“茅于轼年过古稀,还在做事,这是很难的,很了不起的。金钱方面他没有什么获得,还在做,所以我很佩服。”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这话幽默而智慧,已入王氏经典语录。不过这里说的“价值判断”是个哲学的词儿,而哲学一旦对应现实,往往不那么灵验,就像一心仰望天象的泰勒斯会跌到井里去一样——抬杠地问一句:判断一种价值如果真那么容易,这个世界还会那么令人迷惑吗?  相似文献   

6.
有个成功的企业家曾说过一句极简单的话:"盯着钱去赚钱,赚不了钱!"仔细琢磨一番后,很多人都感到:很不简单! 做企业,很不容易.做好企业,做强做长做大,就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7.
“吃亏吃在不善于说‘不'” 1991年冬,因为与孙见喜先生编辑《贾平凹散文精选》,我随他第一次去拜访贾平凹,至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一敲开门,平凹竟腰系了围裙,脸上、手上都是面粉。他说他正在揉面,中午准备吃油泼扯面。我跟他进了厨房,说:“贾老师,没想到你还亲自做饭!”他笑起来脸如莲花,说:“我不光亲自做饭,还亲自吃饭!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自己亲自去做才有意义,譬如吃饭;有些事呢只有亲自去做才有意思,比如恋爱!”此前听说他不善言辞,不好接近。如今一见面就说笑,平易而幽默,这是我的第二个没想到。告别时他主动送了我一本他刚出版的《抱散集》。这是我第三个没想到。  相似文献   

8.
陈利 《东宇经纬》2000,(12):13-13
常听有的教师说:“某些学生。你越批评他,他越不听,批评后他还我行我素,更有甚,你批评他,他还有反感情绪。”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采取的一种手段,爱听表扬的话是学生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18):15-15
@我就叫阿亮:我在中央公园打开电脑看行惰。一个乞丐向我乞讨。我给了他一块钱,继续看K线。他没有走。看着我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悄悄地说:“这股过了布林中轨了。”我惊诧地睁大眼睛问他:“这个你也懂?”他说:“就是因为懂这个,所以我才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名撑竿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将成绩提高1厘米。当他成功地跃过6.25米时,无不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相似文献   

11.
《中国集体经济》2011,(4):64-64
这天老王的农场来了一个年轻人。一见到老王就故意出示证件炫耀说:“我是农业部门的视察员,我要检查你的农场。”这个年轻人得意洋洋地走在路上,指着一片菜园问:“是不是大麻?”老王不耐烦地说:“这是油菜,连大麻跟油菜都分不清楚!”年轻人不悦地说:“什么话,不需要你多嘴!我自己去检查,你不用跟来。”  相似文献   

12.
《西部论丛》2003,(6):19-19
举世闻名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杜拉克说,没有犯过错的人,绝对不能将他升为主管。他认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容易倾向得过且过的敷衍办事态度。更糟的是,不知道怎样  相似文献   

13.
刘宏丽 《魅力中国》2013,(8):234-234
记得在师范院校读书时老师说过一段话,虽算不上经典、名言,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老师这样说,你是个学生.如果你坐在火车上,别人想知道你学习怎样,他会让你读一段报纸,而不会让你做儿道题。如果你读得结结巴巴,不成句子,无论如何人家也不会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又说,我这样说并不是强调语文重要,其他学科不重要,  相似文献   

14.
悦读     
《走向世界》2012,(21):114
编辑絮语: 有多少次跟好友说想要去远行:有多少次发誓这次什么都不管了,一定要出去走走:甚至幻想着下次老板再挑剔时.就潇洒地起身,勇敢地说不干了.要给自己放个假。可是.却一直在原地.有太多不能放下的原因。出发的理由不需要太多.为自己活一次。3000美金就能周游28个国家,普通人就能买到8分钱的国际航班;70岁不懂英文的老夫妻都能走出国门……朱兆瑞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相似文献   

15.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10,(6):60-60
太发赶着坐火车,他刚一进站。火车就开动了。他连跑带喊让停车,火车就是不理他,而且越开越快,气得他跺脚发誓:“好吧,咱明天再算账!” 第二天,他提前买好票,早早坐在候车室里,检票了,他第一个排队进了站,可就是不上车。眼看火车慢慢地开走了,他才举着手里的车票,抽了火车一眼说:“哼!昨天你轻轻闪了我—下,我今天可美美闪你一下,看你以后还敢吗?”  相似文献   

16.
纽约有一位心理学医生,执业多年,绩誉卓著。他在即将退休时,归纳总结出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字。头两个字是“要是”。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都花在缅怀既往上,后悔当初该做而没有做的事,“要是我那次面试前准备的充分一点就好了”、“要是我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这些人沉而于懊悔之中不能自拔,结果对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和浪费。矫正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抹掉“要是”两字,改用“下次”即可。一旦事情办糟了,应该对自己说:下次如有机会我一定抓住。在人生中,懊悔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它在你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发笑 《西部人》2004,(8):47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相反地,连续数次都未能成功,想必他个人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8.
张国玉 《发展》2013,(10):46-47
有位领导对吴官正说:"某某常告你。"吴官正说:"我发过他的脾气,很不应该,悔青了肠子,他出出气也好。"毛泽东说过,领导工作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做决策、做决定,用干部就是影响人、激励人心。近日,吴官正的《闲来笔潭》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首次披露了他从政经历中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的决策和用人方面的领导艺术。决策决断的艺术领导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主要职能。决策是由"决"和"策"两个字组成,实际上,领导决策也分为"决"和"策"两个环节,决就是做决定,做决断,策就是出主意,就是了解情况。领导决策要先策后决,先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决断。一是出其不意。调查研究贵在了解真实情况,如果下级事先提前知道就可能会弄虚作假,因此,吴官正搞调查研究,往往事先不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WTO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为了应对WTO 中小企业一要缩身二要变性。他说: 所谓企业的缩身运动就是要做到三个集中: 1产业集中。企业的产业应做专做精,做出特色,如果在产业方面分布过广,就很可能是不专不精。对于高度分工的社会来说,每个企业的专而精,构成全社会的全而优。当然有条件的大企业必然走多元化的道路。 2环节集中。一个产品从头到尾有许多环节。几十个部件:一种做法是从头到尾任何一个环节都由我来做:另一种做法是我只做其中一两个环节,做那些我最具优势的环节。浙江…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