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建设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建设新增林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新增林的部分生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林地在净化空气(吸收NO2、SO2和总悬浮颗粒物)、改善小气候(降温增湿、降低风速)、保护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绿色南京"林业工程实施10年来(2002.9~2012.9),新增林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351.15亿元,平均35亿元/年。其中,净化空气微生物价值最大,为81.29亿元,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71.11亿元。  相似文献   

2.
论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真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4):307-309,314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主要有专利保护、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和农民权保护。中国宜采用组合保护的方式,确认遗传资源为国家所有,确立遗传资源权制度、植物品种权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以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管理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管理经历了从个别物种保护、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发展阶段。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居民的生计构成了潜在威胁。应当通过增加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完善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等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基于苏、皖、豫、鄂种植户调查数据,探究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为平衡农民非农就业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提升兼业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兼业抑制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且相较资本消耗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兼业对农民劳动消耗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抑制效应更突出;(2)兼业分化引发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差异,兼业强度、兼业时间与非农就业稳定性强化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负面影响,非农就业灵活性则作用相反;(3)兼业影响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农民个体特征和外部发展条件维度异质性,受农民年龄、文化程度、政治身份、家庭劳动力数、家庭土地规模、耕地权力稳定性预期、土地碎片化程度、是否合作社成员、自然灾害及生产外包便利性等因素调节;(4)兼业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机制包括降低农民农业依赖,削弱农民农业价值感知,缩减农民土地规模,挤占农民农业生产时间、精力及淡化农民耕地保护责任意识等。研究结论:兼业抑制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并随兼业农民兼业行为、个体特征、外部发展条件及耕地保护措施特点不同,呈现显著差异性。消除兼业对农民耕地质量保护...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式和特点,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为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美国土地交易和土地立法实践形成了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即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机制制度层、机制实体层。研究结论: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中国应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加快颁布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制度层;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实体层。  相似文献   

6.
用市场经济法则保护农民利益王孝忠近几年来,国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手段来保护农民利益,但收效甚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必须遵循价值规律,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准则,坚持把用市场经济法则来保护农民利益作为逻辑主线,并围绕这根主线来制订具体...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否符合农民偏好,进而是否能够提高其效用水平,是农民生态保护参与行为的关键。本文基于重庆十区县34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对不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目标的偏好及其生态保护参与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保护的各项主要政策目标纳入保护方案后均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效用,进而促进农民选择参与保护方案,农民具有社会理性和生态理性;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行为还显著受到其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程度、耕种规模、人均年收入、非农劳动力比例、是否参加合作社和离最近乡镇距离等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农民对不同政策目标的偏好程度差异较大,偏好程度最高的是改善水体质量,其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改善土壤肥力,偏好程度较低的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农民对改善水体质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具有异质性偏好。  相似文献   

8.
农民利益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社区发展是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在利益保护方面,农民处于困难和不利的弱势地位,使得新农村社区发展受阻。在和谐社会的思想内蕴与精神旨趣统筹下,以法学分析为基础,围绕利益和利益机制对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完善根本的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对农民权利保护的全新理念,大力促进社区发展,以期为保护农民权益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思索。  相似文献   

9.
马鞍山市水稻土土壤动物群落初步研究张光生,王宗英,李诒洪近年来、关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2].有关水稻害虫的土壤越冬情况,也有研究[3],然而,将地表农业害虫危害程度作为样地划分标准来进行土壤动物研究的。却未见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法律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生物多样性占世界第八位,但近年生物多样性受胁状况日趋显著。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仅有针对某一特定生物资源的强制性保护立法,缺乏与其他生物资源要素之间必要的立法协调;由于自然资源法成为生物多样性法律规范的构成主体和表现形式,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独立运行的极大障碍,因此应当从生态资源的内在互动关系出发,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从传统自然资源法律体系中分离出来为途径,以建立物种复合保护机制为手段,以生物多样性资源产权制度及相应的侵权救济法律制度构建为保障,重构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立法保护体系,从而有效地维护生物圈的正常代谢,最终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春耕大忙之际,测土配方施肥集中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农业系统的有关干部和农技推广人员迅速分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合理使用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这一重大举措将全面有效的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制度流失与制度保护——当今农民权益流失与保护的制度分析●林国先一、对农民权益流失的定位:法律内外、市场内外与经济内外权益首先是法律概念。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受到法律保护,不容侵犯,更不容剥夺。当今农经界许多人论说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权益问题时认为,农民...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调整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战略选择刘金堂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利益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当前乃至整个90年代,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农民利益,怎样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和保护农民利益呢?对此,笔者谈几点浅见。一、增加务农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海南省副省长陈苏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是发展农业的根本问题。农民既是农业投入的主体,又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  相似文献   

15.
保护农民利益的坚强卫士──记尹昌祥同志抓减轻农民负担先进事迹李毅湖北省枣阳市梁集镇党委书记尹昌祥,1993年调任到梁集镇以来,深入调查研究跑遍了全镇的村村组组,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处处保护农民的利益,当地群众称他为保护农民利益的"坚强卫士",赞扬他急...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发犤2001犦18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重要文件。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部最近就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一、切实把认识统一到《通知》精神上来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农民财产权益保护办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财产权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民财产权益,是指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以及依...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贡山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1992年被 WWF 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 A级保护区,总面积12.45万 hm~2,自然保护区建立15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探索:将自然保护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落实面积,核权发证;注重依法办事。提高执法水平,严惩犯罪;强化社区公众自然保护意识,在开展社区扶贫活动中引导社区参与保护;成立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科教兴区。  相似文献   

19.
据《三农在线》报道:近日,记者从国家环保部获悉,我国自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基本形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证券市场发展中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的中国农业,正面对全方位的国际全球化竞争。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农村的弱位,先天性地表现在经济融合中,为保证产业协调发展,避免产业短腿,形成国际特色,必须运用现代融资方式———证券市场去发展农业,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缺血病根。一、证券市场发展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