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56岁的葛玉铃原是河南省扶沟县富友公司会计,退休后一直赋闲在家。她有一个爱好,每天早晚就要到公园锻炼身体。时间一长,随着学识的增加和健身套路的熟悉,她竟然成了一群老姐妹的“头儿”,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带领着这帮老姐妹,成立了一个“夕阳美老年盘鼓队”,不仅弥补了  相似文献   

2.
《大众商务》2006,(10S):60-61
提起张跃进,河南省扶沟县一半以上的人几乎都有耳闻,这个小学没有毕业就敢拿起锥子给大家理发,经过几年的实践。凭技艺得过省级技术比武冠军的理发师傅。可算是十几年前扶沟县的一个知名“人物”了。  相似文献   

3.
沙风 《大众商务》2006,(2):41-41
“人们总认为我赚的不过是些花生。的确,但我却一点一滴将它们储存下来,时日一久,花生就变成花生酱了。”美国百万富婆说道。她的“花生酱”目前价值50万美金,每年帮她赚取大约5万美金的利息。这个富婆、是麦克蒂格的客户,在他的指导下积累了琐碎的财富。其实,美国百万富婆的成功理财揭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富有的程度取决于他的支出。  相似文献   

4.
陈云  筱娇 《新智慧》2006,(4):36-36
2003年,人到中年的刘素娥下岗后,找了一份做保姆的工作。她与雇主夫妇相处得不错,时间久了,她发现这对夫妻感情不是很融治,丈夫还常常夜不归宿。刘素娥知道了他们夫妻之间的问题症结后,她以“过来人”的经验帮女方制定了几条计策。原本愈演愈烈的家庭矛盾,经刘素娥这个外人稍微疏通就化解了。  相似文献   

5.
“我女儿最爱大耳狗了,你看,这是我自己买布帮她缝的,有铅笔盒、便当袋等。”喜欢DIY的陈太太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二嫂的店”挑卡通布。她边挑布边兴奋地跟老板李佩君说:“这里的布很流行、款式也多,虽然单价较高,一尺约200元(新台币,以下同),但免费教缝制,很多人都上这儿挑布,同时交换心得。”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经历的女子:在颠沛流离的童年,她的右腿被火车碾碎;她白手起家,从卖卤肉起步,逐渐成为重庆“牛皮帮”里的“大姐大”;她在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故里办起了大公司。一举成为集猪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为把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给下一代,她在大年初一将子女“撵”上大街擦皮鞋,  相似文献   

7.
苏春苗 《大众商务》2006,(12):34-34
一次,朋友来桂林玩,与我同住。晚上聊天,和她讨论冬天的护肤品,她说:“我们宿舍集体用屈臣氏骨胶原护手霜,很好用。”问她价钱,刚15块。效果挺好,但在桂林各大超市都找不到这个护手霜。就让她回杭州帮我寄一瓶过来,顺便给舍友带了十几瓶。  相似文献   

8.
积压的爱     
女人失业了。丈夫说:“你就在家待着吧,爱干什么干什么,赚钱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女人在家闲不住,于是和丈夫商量,想开一个服装店。丈夫二话没说,便帮她在繁华路段租了个店面,经过一番装修后,小店开张了。  相似文献   

9.
奇思妙想。靠“还童派对”来赚钱李纹蓉出生在上海市虹口区的一个普通家庭。1998年她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上班,成了忙碌的上班族。2006年6月1日上午,李纹蓉正在埋头工作,突然收到一个大学同学发来的一条短信:“排排坐,分果果,祝节日快乐!”看了这条短信,她才记起这天是儿童节,于是觉得这条短信特别有意思。几天后,李纹蓉去参加一个小学同学的生日派对。  相似文献   

10.
马海燕 《大众商务》2006,(12):44-44
河南省扶沟县的农民李胜利很有经济头脑.他组织了几个人成立了一家扒房公司。生意竟然十分红火.电话热线天天响个不停。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他和一帮穷哥们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队列。  相似文献   

11.
《大众商务》2009,(12):21-21
玉米皮在农村是没用的废物,常被用来烧锅、沤粪。可河南省扶沟县的农民李春兰却把它变成了宝,她把玉米皮编成了绳子,每公斤能赚4块钱。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扶沟县的农民李胜利很有经济头脑,他组织了几个人成立了一家扒房公司,生意竟然十分红火,电话热线天天晌个不停。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他和一帮穷哥们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队列。  相似文献   

13.
赠予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相似文献   

14.
水上水  李兰 《新智慧》2007,(3):41-42
修鞋也能成为百万富翁,你相信吗?在深圳,一位名叫洪永世的打工者就一直坚信这一点,并构想如何把修鞋这种被人们认为“低贱”的行当做成一种事业。他费尽心思,几经“折腾”,终于想到这样一个绝招:把修鞋摊办成“鞋子医院”,帮顾客的鞋子“把脉”、”划价”,然后根据不同“症状”,送进“内科”、“外科”、“骨科”、“美容科”等各个科室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宗学哲 《新智慧》2005,(7):31-32
一次假日聚会引发理财观念“洗脑” 王蕾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作为家庭的“一把手”,这几年她把家庭积蓄全都存在了银行里,虽然定期、活期搭配得还算合理,但当前存款利率太低,还要缴20%的利息税,所以她理财的实际收益是非常低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总认为我赚的不过是些花生。的确,但我却一点一滴将它们储存下来,时日一久,花生就变成花生酱了。”美国百万富婆说道。她的“花生酱”目前价值50万美金,每年帮她赚取大约5万美金的利息。这个富婆是麦克蒂格的客户,在他的指导下积累了琐碎的财富。其实,美国百万富婆的成功理财揭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富有的程度取决于他的支出。  相似文献   

17.
伊婷 《新智慧》2006,(11):66-66
健康快乐“乐活族”我有一朋友最近买了一辆电动环保车,并在车的显著位置喷上几个醒目大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爱护我们的环境。”另外她每天花一定时间坚持瑜珈,而每周末都会开着车,带上一叠如印有“请支持无烟环境、请勿破坏草木、请支持垃圾分类”等口号的环保传单,到郊外进行一次生态游,顺便散发宣传单,在享受自驾乐趣的同时,还宣传了环保。原本,我以为这只是她刻意为之的行动,直到最近才知道,这是“乐活族”典型的生活主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韬 《大众商务》2006,(4):27-27
近日,网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个网友们的关注,一个自称梦工作室的机构宣布可以帮人圆梦。这种类似《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的广告一打出来,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网友对梦工作室都表示了怀疑,认为这只是个骗钱的把戏。究竟是骗钱还是确有其事,笔者专程走进了梦工作室。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金锁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曹七巧由于情欲得不到满足,导致了人性的变态,又因这变态的人性酿铸了几个人的悲剧。她先是“恋子”,逼死两房儿媳,后又“妒女”,拆散女儿的亲事。虎毒不食子,曹七巧身上存在着令人痛恨的一面。曹七巧这一形象是丰富的,她本该有着幸福的生活,她是封建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的牺牲品,最后变成一个害人害己的恶魔。其本身也是一位受害者,在令人痛恨之外,她身上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她是千万个遭遇相同的妇女的代表,有着类的意义。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出封建统治下的妇女的痛苦和不幸,她的不幸的遭遇对封建宗法制社会提出了控诉。  相似文献   

20.
2000年8月高中毕业后的陈雪研, 随一帮姐妹进了南海区黄歧镇一家名叫三友的制鞋厂。 2001年10月的一天,车间主任来到正在忙活的陈雪研跟前,问:“你的脚是 39码吧?”陈雪研老实地回答:“对呀!”随后,设计师拿出一双红色女鞋交给她,见陈雪研不解,副厂长说:“你把这鞋拿去穿,三天后把这张表填好。”表上列着几十道问答选择题,如: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