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稀土高新赋     
张洪君 《中国高新区》2013,(11):208-208
缘历史之机遇,乘改革之春风;仰白云鄂博资源之优势,倚包头基础工业之丰隆.高新区划地而建,并冠以稀土之嘉名.思路开则天地阔,政策好乃聚精英.于是风生水起,砥节砺行.引资招商闯南北,栉风沐雨走西东.敢挺身受命而不辞,更何惧奋斗之艰辛?信前景之广阔,遂戮力而同心.栽梧桐,引金凤;铺新路,建新城.乃有一流企业,龙腾虎跃;一流园区,霞蔚云蒸.乃见城区变化,天翻地覆;园区规划,大笔纵横.二十载蓬勃向上,二十载风雨从容.对景遐思,诗潮如海;举凡成就,乐此欣荣.  相似文献   

2.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系统紧密结合“两学-做”学习教育,倡导全区广大教师做政治坚定之师,不做随波逐流之人;做志存高远之师,不做得过且过之人;做遵纪守法之师,不做无视规矩之人;做崇尚科学之师,不做愚昧迷信之人;做仁爱友善之师,不做冷漠自私之人;做爱岗敬业之师,不做敷衍塞责之人;做廉洁奉献之师,不做争名逐利之人;做博学精业之师,不做误人子弟之人;做改革创新之师,不做固步自封之人;做为民务实之师,不做脱离群众之人.今年3月以来,江津区教育工委在全系统开展了“寻找‘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全媒点赞活动,吸引20多万人次参与.活动评选出的20名“十做十不做”好教师,集中展示了全区广大教师的大美形象,弘扬了教育系统的正能量.接下来,江津区教育系统将把争做“十做十不做”好教师、当好学生引路人作为师德教育重要内容,与“两学一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江津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突出的大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经济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华 《北方经济》2009,(11):47-49
一、经济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2007年夏季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凸显出四个"前所未有":国际市场震荡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之频繁前所未有;危机影响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各国联合救市的联合性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4.
乔风 《走向世界》2014,(39):108-111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言出庄子,借物喻人之心志格局宽广浩瀚.其实于人如此,于一家、一城、一国更是如此,无一不是格局决定最终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李萨 《走向世界》2008,(16):22-27
奥运时期的中国,到处是欢笑的海洋. 足之至今,到处都能见现善意的中国人;目之所及,到处都能睹中国式的笑脸.  相似文献   

6.
<羊脂球>是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成名之作和代表作.小说在具有讽刺性的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上、真实自然创作手法的表现上和语言运用的简练与细腻上都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以<羊脂球>为代表的中短篇小说,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 全球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基地; 亚洲最大的超薄涂镀板生产基地; 亚洲最大的酵母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丁基胶塞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金刚石锯片生产基地…… 如此多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相继诞生自同一个地方——中国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宜昌开发区的创业者们靠5万元起家,在一片荒芜之地奇迹般地创办了湖北省第一个自费开发区.二十多年来,宜昌高新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渐行渐远.2010年11月29日,宜昌高新区成功升格"国家级",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如今,她已然成为宜昌建设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决战"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蒙古人中许多人取名巴图.巴图这个称呼既有坚固、坚强之义,又有忠信、诚实之义,蒙古人以巴图取名,表达了他们做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真诚首先是以诚待天.以诚待天,就是顺从、尊重大自然.表现在草原蒙古人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大自然:面向日出方向拜日;朝天神的象征--高山朝拜;向生命之源--水与火跪拜,都是诚信忠实于天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好,我们开始述泉乐坊的故事. 话说济南城以文化积淀深厚著称,其历史之悠久可以推算到与人类历史同步.我们为什么敬仰罗马,是因为罗马留下了历史悠久、光芒四射的古城堡;为什么余秋雨写遍中国古城却唯独不敢写西安?是因为他对有着13朝帝都史的西安怀着敬畏之心,生怕把握不好笔触.济南亦是因为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厚而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思想核心即一"苦"字,<文化苦旅>之苦,集中表现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进行文化探索的艰苦历程,深刻地揭示出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