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 《现代企业》2011,(2):63-6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经济学的实用性还是展示出了其强大的吸引力。有关住宅需求、住宅供给、住宅市场、住宅生产以及住宅政策等住宅经济学内容,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特别是以住宅需求研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住宅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是在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设备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出许多有特色的住宅。文章从民用住宅的发展方向即个性化住宅、老年人住宅和生态住宅三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住宅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是在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设备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出许多有特色的住宅。文章从民用住宅的发展方向即个性化住宅、老年人住宅和生态住宅三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节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住宅的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两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传统住宅的能耗现状与工业化住宅的节能优势。基于此,从节能、节地、节水以及节材四方面对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国外工业化住宅实例进行论证,得出工业化住宅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可以预见,大批量工业化住宅的建造与使用,将是解决传统住宅能耗状况严重的有效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吴鑫亮  于凤光 《价值工程》2015,(15):104-106
工业化住宅从生产方式到住宅本身的节能性都优于传统住宅,分别从工业化住宅围护结构节能体系、工业化住宅装修节能技术体系以及工业化住宅新能源应用技术体系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工业化住宅的节能技术体系,全方面阐述工业化住宅节能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住宅产业化理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理解住宅产业是进行住宅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产业,其最终目标是生产住宅并支撑住宅消费,同时兼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住宅产业化就是将住宅建设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以住宅为最终产品,实现住宅建筑标准化、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经营一体化和住宅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住宅产业化与传统的住宅投资、开发、设计、施工、销售、维修、管理各环节相分离的生产经营方式相比,其成功的根本在于用产业化方式生产出的住宅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个问题又与住宅产业发展的生产技术水平、产业化规模、人才劳动力素质、产品…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国民的实际生活中,公营住宅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形成了以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公库住宅为三大支柱的公共住宅供应体系。政府在财政、金融和税收制度上,对公营住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解决日本住宅短缺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5,(26):241-243
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背景,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含义,介绍了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住宅产业化的优势。文章还介绍了低碳住宅与绿色住宅、节能住宅等的区别,认为低碳住宅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文章重点分析了低碳住宅产业化所面临的来自企业、政府和民众接受三个层面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煜明  朱红梅  罗寅  陈云  袁露影  黄河 《价值工程》2011,30(15):158-159
运用SPSS13.0软件,以GDP、市区人口、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宅投资完成额、住宅施工面积、住宅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为自变量,采用1999-2008年10年数据,建立线性模型,对长沙市住宅价格这一因变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沙市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是GDP、住宅施工面积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后对长沙市住宅价格的合理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据》2003,(5)
山东经济学院计统系牟芳华在《江苏统计》撰文,提出了构建城镇居民住宅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文章说,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住宅消费,不但要了解城镇居民的住宅消费现状,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影响住宅消费的两个基本要素——住宅供给和住宅需求。因此,为了考察我国城镇居民住宅消费全貌,指标体系的构造从城镇居民住宅消费现状、住宅供给和住宅需求等三方面来考虑。住宅供给是住宅消费的必要条件,住宅供给量的增加,为住宅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住宅需求尤其是住宅消费的有效需求是实现住宅消费的充分条件。基本框架如下。统计指标体系框架本框架如下。(y…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公益性、经济外部性都很强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高效的通达性促进周边住宅升值明显提升。科学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对合理规划沿线住宅项目开发、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周边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了半对数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经过分析得出住宅距离轨道交通线路的远近、所处的位置、周边1000m范围内公交站点的数量以及住宅至市中心或中央商务区(CBD)的实际距离四个变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比较显著,并且探讨了地铁站点与住宅距离减少,对住宅增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柳丽芳 《河北企业》2013,(11):86-86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导致住宅逐渐由多层向高层发展,住宅设计也已趋于现代化、规范化、智能化。本文着重从住宅负荷类别、配电、防雷接地、消防及智能化发展等几方面对现代住宅进行简要介绍。一、住宅负荷概况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我们将  相似文献   

13.
住宅建筑在所有建筑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而住宅建筑储物空间设计的是否合理,则成为衡量户型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合理的住宅储物空间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居整洁度,优化室内环境,还能够使一个家庭的生活更加便利。目前,科学合理的住宅储物空间恰恰符合住宅精细化发展趋势,是适应住宅使用者日常生活习惯并能提升其居住舒适度,从而较大程度发挥住宅的使用价值。本文针对我国住宅建筑中室内储物空间的现状及问题、必要性、分类、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白小弟 《北京房地产》2008,(11):104-105
绿色生态住宅其核心都是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和经济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实施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住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商和购房者开始关注绿色生态住宅。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住宅高度形态的三种类型,即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住宅高度形态的现状,得出城市住宅高度形态合理选择的结论如下:低层住宅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多层住宅次之;高层住宅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然后介绍了我国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住宅高度形态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城市住宅高度形态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我国住宅高度形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住宅建筑在所有建筑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而住宅建筑储物空间设计的是否合理,则成为衡量户型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合理的住宅储物空间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居整洁度,优化室内环境,还能够使一个家庭的生活更加便利。目前,科学合理的住宅储物空间恰恰符合住宅精细化发展趋势,是适应住宅使用者日常生活习惯并能提升其居住舒适度,从而较大程度发挥住宅的使用价值。本文针对我国住宅建筑中室内储物空间的现状及问题、必要性、分类、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认为公共住宅金融是政府干预住宅市场、提供住房保障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公共住宅金融模式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效应。劣质土地财政使中国短期内走上了资产增值型公共住宅金融道路,但劳动力价值支撑型公共住宅金融才是中国最佳的选择。保障性住宅的非商品化是发展劳动力价值支撑型公共住宅金融的前提,城市地租不进入保障性住宅供给成本是发展劳动力价值支撑型公共住宅金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城市住宅需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舫 《经济界》2000,(1):28-31
住宅需求与住宅供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的发展规模,住宅的数量与质量,是以广大居民及社会对住宅的需求为转移的。21世纪我国住宅需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住宅数量的巨大需采21世纪,我国市场对住宅的需求量很大,它主要来自城市人口对住宅需求的增加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对住宅需求量的增加。1998-2000年我国现有人口对住宅的需求是:1997年末,城镇住宅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7平方米,计划到2000年达到10平方米。目前,我国城镇有户口的常住人口约3.7亿。到2000年每人需要增加1.3平方…  相似文献   

19.
一、绿色住宅与房地产企业转型(一)绿色住宅内涵绿色住宅起源于生态建筑理念。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绿色住宅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节能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并各自建立起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绿色住宅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住宅的全生命周期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的住宅。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包括:高效利用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为住户营造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20.
所谓集合住宅,是相对“独立住宅”、“自建住宅”而言的概念。一般是指若干住户集中在一栋楼内而构成的住宅群。一、集合住宅的现状东京地震后,住宅财团法人同润会建造了钢筋混凝土公寓群,日本才第一次出现了这种集合住宅,但战后这种住宅所存无几。1955年后,日本一些住宅公团相继成立,开始正式提供公用住宅。今天已成为日本都市的主要居住形态。但是,怎样才能在这里更安定、愉快地生活,已不仅是个人的要求,也是民政部门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