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中载有“自知”(认识你自己)和“毋过”(不要过分)这两大著名遗训,千百年来为后人频频引用、细细品味。西方先贤苏格拉底从“自知”而体悟到“自我认识”的必要,并达到一种“我知我无知”之虚怀若谷、谦卑豁达的人生境界。这被视为西方主体意识的最早表达。在两希文明(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中,人之主体在神人关系中得以定位。其所理解的神之超然性和内在性相映成趣,由此亦可找出人的本性和命运之奥秘。对人之地位、意义和本质的把握,对人之存在方式和表现风格的探讨,在其历史演变中通过基督宗教的熏染、促进而发展成为西方宗教文化中的“谦卑”精神。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Platon,出生于公元前427年)是古希腊哲学的著名代表,在整个西方宗教与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少年时因其体育老师有感他身体强健、前额宽阔而让他改名为“柏拉图”,希腊语“宽阔体魄”之意。他早年师从苏格拉底,被其恩师视为“在梦中见过的天鹅”。师生之间经常以“对话”形式促膝长谈。  相似文献   

3.
数与哲学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曾组织学派盟会,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和数学思辨。他在西方最早提出了“哲学”和“哲学家”之词,其原意乃“爱智”和“爱智者”,以表示“趋向智慧的努力”及其实践者。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科学、哲学与宗教密切关联之端倪。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法律思想的发源地,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关于法律和正义的观念与思想,影响着当时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后世西方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苏格拉底作为其中之一,他的哲学、法学等思想影响非常深刻。尤其是苏格拉底之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还是人们讨论研究的焦点。亦从苏格拉底之死作为引子,通过分析苏格拉底之死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启示,进而解读司法与民主的关系,最终得出司法到底需不需要民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法律思想的发源地,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关于法律和正义的观念与思想,影响着当时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后世西方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苏格拉底作为其中之一,他的哲学、法学等思想影响非常深刻。尤其是苏格拉底之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还是人们讨论研究的焦点。亦从苏格拉底之死作为引子,通过分析苏格拉底之死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启示,进而解读司法与民主的关系,最终得出司法到底需不需要民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晶 《商》2013,(19):122-122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之死成为两千多年来一直热议的I"*-1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从容赴死给他带来了广泛关注。他对城邦法律的遵守使得后人在不断通过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进行解读,苏格拉底之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张珊睿 《商》2014,(28):83-83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记述了苏格拉底和普罗泰哥拉就“德性”而展开的相互辩论。读完全篇,无论从对话的行文结构、特点,还是某些看似简单却蕴舍无限深意的句子,都让我感触颇深。下文从几个方面讲一讲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内热衷谈保守,谈施密特。西方保守主义明星施密特本身就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把柏拉图的每部作品注疏得字字有深意。而柏拉图可以说是一个苏格拉底主义者,他的所有作品都在抨击雅典处死了他的导师。所以,苏格拉底之死,成为我们谈保守的的必读故事。 事情要回到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开始的这场以雅典为首的民主联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专制联盟进行了27年残酷的古代“北约”“华约”战争,最后以雅典战败而结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最杰出的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的德育思想是古代希腊德育思想长期发展的总结,对现今西方德育思想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对于道德与德育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德育对象、对待欲望态度、德育侧重点、德育哲学倾向上。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会的秩序是建立在专业化协作的“契约关系”上的,西方社会传承古希腊文明,继承了“天人分离”的文化DNA,和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基因不同。中国人总希望把自己及其情感寄托在别人或亲朋好友心中,注重人文关怀和人际间的情感联系,注重亲情关系,所谓“孝悌”;而西方人并不相信人,他们相信制度,相信上帝,相信白纸黑字的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0)
什么是正义?古希腊先哲最早对"正义"展开思考和研究,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到苏格拉底,正义完成了从宇宙正义向自然正义、又从自然正义转向属人正义的转变。而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全面,对正义内涵的理解更深刻。  相似文献   

12.
自苏格拉底以“我知我无知”的方式提出人之自我认识的主体思想以来,欧洲思想史上经历了长达约两千年的沉寂,直至17世纪的笛卡尔才打破这一僵局,以“我思故我在”这一名言迎来了西方思想的主体时代。不过,其间也的确有为数不多的哲人间接地回应了这一主体性认知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人都代表着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起着思想进程中“分水岭”般的划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卓新平 《三联竞争力》2006,56(10):72-72
“普世”表达了人们对其存在空间的认识,亦反映了其从某一基点来总览全局、把握整体的意图。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普世”其本初意义即指“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由此表达了古希腊人对“世界性”、“普遍性”的探求。当然,由于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角度不一和时代局限,其对“世界”的理解亦不同,而且在谁能代表这种“普遍性”上也明显反映出其时空以及价值衡量上的偏好和倾向。  相似文献   

14.
成都自古即有“天府”和“天府之国”之称,其最初得名略晚于关中,以后取代关中,这已成千古定论。根据苏秦、张良、诸葛亮之定义,所谓“天府”和“天府之国”,必须具有“四塞之国”、“沃野千里”、“天子之都”三个标准。后来太原、北京、沈阳、汪淮以南、闽中等地先后有“天府”之称,但均因缺乏其中一条或多条标准而够不上“天府”和“天府之国”之称谓,也自然为历史所淘汰。目前在成都未丧失上述条件前,来开展评选“新天府”活动则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茜茜 《商》2014,(25):90-90
革命样板戏,作为文革期间的主流文化艺术形式,作为评论界众口一词的“政治工具性”、“意识形态性”而为后世所诟病,而事实上,这种文化形式并非如此单调,在其权力艺术的显性身份之下同样蕴含着人性单纯的内质,与我们理解的文革政治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很大的差异。本篇论文以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权力文化背景下,文艺的隐含多为生成模态性,又或许能在另外一种意义上返观并解构权力文化,并与古希腊纯然的人性之美的审视跨越呼应。  相似文献   

16.
孟凡 《销售与管理》2010,(10):41-42
故事一:苏格拉底与其学生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想向他学哲学。苏格拉底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  相似文献   

17.
翁礼华 《浙商》2005,(8):106-106
如果说古代依靠农业和手工业推动着社会进步.而近代则是工商业推动着社会进步,其基本细胞便是企业。作为企业它既有企求他人之事业内涵,也有诚信等方面的原则要求。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依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8.
蔺云 《商》2014,(12):86-86
文章以“容隐”为中心,提出亲情大于法理,是在于情先于理而存在。在古代不触犯极重大犯罪的前提下,容隐是被国家允许甚至支持的。在圣人的言论,及古代律法中都提出容隐的概念。甚至古代西方的先哲苏格拉底也于《游叙弗伦》中因游叙弗伦控告其父而展开了一次追问式的探讨。我国现代法律对“容隐”持否定态度,但“容隐”精神并不与现代法治相违背。只有将情溶于理,理贯穿于情,建立一个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兄弟情深的和谐家庭,是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社会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赵桓 《商》2014,(48):203-203
古希腊的法律思想是西方法律思想的发源地,揭开了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第一章。古希腊出现了大量关于关于正义与法律的观念与思想对当时的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法律思想被古罗马、中世纪以及近代、现代的思想家所继承,从而成为西方法律思想的重要渊源。以自然主义、理性精神为核心的古希腊法律理念构成了西方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内在基础。笔者认为,希腊法律思想的内容,可概括为自然主义、理性主义、伦理法思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很酷身后事     
向死而生,会收获更高的生命质量。中国人是比较忌讳谈"死"的,相反西方人自古以来乐于讨论"死亡"这一终极性话题,信奉"向死而生"哲理的西方人认为思考过死亡的人才能活出真我,21世纪的西方人叩问死亡的热情也同样高涨,方式上比苏格拉底在街头拉人辩论好玩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