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视后危机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危机时代的贸易摩擦中,中美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视中国为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目标,中国对美贸易形势日益严峻。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是由美国内在政治、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已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尤为显著.虽然贸易摩擦是一国经济迅速增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当该国成为贸易大国时贸易摩擦更是不可避免,但中美间的贸易摩擦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园园 《大众商务》2010,(12):88-88
随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在增多。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的现状,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并指出我国应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完善中国的原产地制度以及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有效地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在增多.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的现状,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并指出我国应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完善中国的原产地制度以及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有效地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美日贸易摩擦的表现与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美日贸易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两国之间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由此引发了频繁的贸易摩擦。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得出中美贸易逆差将长期存在并逐渐扩大的结论。而中美双方对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均各执一词,本文在对双方就中美贸易摩擦所持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议双方都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化异求同,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摩擦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避免经济贸易摩擦,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特征,研究和探索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方式,不仅有助于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而且对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2003年至2005年岁末,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贸易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中美两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本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根源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如何化解中美贸易摩擦的角度考虑如何保持外贸平稳发展的现实问题,采用离散计数模型对1990-2010年影响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GDP增长率、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中美产业内贸易程度是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而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则不是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并据此从贸易模式转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应对策,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EPU之间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风险传染关系。本文选取G20中的13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股票市场指数、债券市场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4年6月至2021年1月,其中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作为中美贸易摩擦前期,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作为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根据全样本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前期、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三个时间段,分别构建三个有向赋权网络来研究不同时间段的风险传染情况,对比分析贸易摩擦对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整体的风险溢出最大,且贸易摩擦期间,债券市场和EPU的风险传染明显上升。因此相关部门在对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采取监管措施时,应当重视我国及国际股票、债券、经济政策的变化状况,要实时修正政策,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持续增长的同时,双边贸易摩擦一度出现升级趋势,彩电及家具反倾销、纺织品设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人民币汇率等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谭嘉豪  兰薇  王静 《全国商情》2009,(24):122-123,142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此举措短期内对中美两国经济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中国政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抓住机遇,快速实现了几大FTA的主导权,而且质量和数量都堪称上乘,由此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主导力量.在研究几大FTA运作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与CPTPP10国及中美欧的贸易投资数据,分析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及FTA的实际效果,对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亚太区域一体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正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通过中日互动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并为完善"一带一路"治理路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浅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及症结,探讨了缓和中美贸易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具有明显的自由主义特征;从历史演进看,西方强国为维护本国利益会阶段性地从自由主义偏向保护主义,但长期来看自由主义仍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主要基调。当前美国对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偏离具有矛盾性,表现为在全球发起贸易争端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经贸合作,其实质是在政治周期、新兴国家崛起、发展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寻求利益再平衡。在此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将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而且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进一步加剧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未来世界经济将呈现多元化、多层化和复合化的格局,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不仅要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还应对国际经济秩序作出顶层设计,贡献中国方案:在多边经贸体系框架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理念,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基础,积极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运行,并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合作共赢升级。  相似文献   

16.
美中贸易的巨额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两国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估被认为是美中贸易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就汇率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缓解美中贸易逆差。本文以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来分析影响中美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7.
博弈理论告诉人们,合作强于对抗。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中美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是双方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中美贸易争端博弈中,冲突只会造成两败俱伤,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正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不平衡导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不平衡和美国的出口管制制度、美国偏低的储蓄率、中关两国不同的产业结构、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双方不一致的统计标准等有关。中国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美国进口、完善公平贸易政策、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等方式来正确处理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入世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在美、欧等国家也愈演愈烈。频繁的贸易摩擦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给相关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国除了重视对贸易纠纷国家的谈判、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调整对外经贸战略以外,中国企业应该更多地运用商务公关策略。利用商务公关的软性力量引导舆论、应对贸易摩擦将比直接应对贸易纠纷更有效率,更能提高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美与设计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和意识,体现和表达着一定时期人类族群的生存方式和审美理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产品设计中美的表达。了解和认识产品设计中美的表现规律,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艺术设计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