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金融服务为民、金融支持革命、金融支持建设的道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中国金融事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历经了革命战争时期红色金融事业之初创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金融之探索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之变革与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当下正处于新时代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进程。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金融到新时代的普惠金融,金融为民的初心始终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红色金融为引领,回望中国金融来时的路,看清中国金融脚下的路,坚定中国金融前行的路,以推进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2.
发展普惠金融是解金融结构性矛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深入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吉林金融研究》编辑部拟开展“深耕普惠金融,推动经济发展”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金融强国”总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4年是内蒙古银行迎来落户哈尔滨13周年的重要时刻,哈尔滨分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总行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对标对表“1357”三年行动计划,以党建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秉承“扎根龙江、融入龙江、服务龙江”的初心使命,努力实现质量、结构、效益、安全和品牌的统筹平衡和协调发展,推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奋力书写哈尔滨分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服务金融强国和大美龙江建设贡献蒙银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大格局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在转型,金融模式亦随之转变。当前,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金融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新金融。文章阐述了新金融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新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一系列新金融实践探索,剖析新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自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简称“中行天津分行”)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相似文献   

6.
朱民 《新金融》2023,(9):4-7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迅速展开,经济和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转型。这是金融业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转变”,也必然推动中国金融的“范式转变”,向中国式的零碳金融全面转型。零碳金融包括全新的零碳投融资体系:第一,为前所未有的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高的碳中和转型提供投融资支持;第二,管理人民币存量金融资产的估值变化,并承担在碳估值变动过程中的金融重构的风险,重塑相关的资产负债表;第三,为碳中和科技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高风险投融资支持;第四,设计旨在帮助高碳产业适应碳中和政策环境的金融产品,支持高碳产业结构转型;第五,金融机构直接参加国际零碳金融标准设立、零碳金融市场建设的前沿竞争与合作;第六,金融机构逐步转型成为全新的净零碳排放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刘春华  杜权 《浙江金融》2023,(10):67-72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中国特色金融的服务和支撑。浙江创新推出的金融顾问制度,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探索,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在大量实践基础上,金融顾问制度逐渐突破了部分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约束条件。本文通过金融顾问的实践探索走向模式提炼和理论升华,这将更好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金融会计》2023,(3):6-7
<正>3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9.
《金融电子化》2020,(1):2-2
再次与亲爱的读者见面,已然跨入了2020年。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人民银行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0.
《海南金融》是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主管、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理论月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欢迎广大作者提供有独特观点和深度分析的论文,特别是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种科研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章。《海南金融》近期征稿方向:新变局下海南自贸港金融高质量发展、双循环背景下金融体系转型升级、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科技赋能数字经济转型与金融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普惠金融与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部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也在持续推进,并围绕着新政策、新领域、新实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新政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G20转型金融框架为中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二是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或能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三是新实践,金融机构“净零”从承诺到实施。全球范围内作出“净零”承诺的金融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净零”目标如何从承诺走向科学碳目标的设定、实施、核算与披露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12.
<正>哈尔滨银行自1997年2月成立,近30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发展定位,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加快构建“公司金融、零售金融、对俄金融”三驾马车,正向建设一家“风险可控、发展优良、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努力奋斗。作为第一批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地方国有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3.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小微企业在激发市场运行活力、培育经济发展动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保障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既是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快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碳行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的背景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成为金融业助力实体经济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方向,转型金融逐渐引发更多讨论。不同于支持具有明晰绿色目录界定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是支持高碳排放以及目前难以减少排放的行业逐步降低碳排放的金融活动。本文首先阐述了转型金融的提出背景,并据此分析了发展转型金融可能遇到的难点。其次,探讨了国际转型金融发展趋势与领先实践,总结了国际转型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从顶层设计、金融产品、配套环境与市场运用四大层面提出我国转型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摄影报道     
《河北金融》2022,(11):F0002-F0002
2022年10月20日,京津冀三地人民银行通过视频形式组织召开协调机制会议,并举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贷款签约仪式。孟健2022年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秦皇岛市首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高靖轩2022年10月12日,衡水农商银行组织开展以“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刘嘉喆2022年11月5日,河北省金融学会与河北经贸大学主办以“新发展格局下县域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京津冀经济与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16.
为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着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系统上下要坚持守正创新,保持“稳增长、重价值、优结构、强队伍、推改革、防风险”的战略定力,并结合中央要求、集团部署、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强化服务、融合、降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集团公司15字工作要求,以及公司“三坚持”“三提升”“三突破”工作方针,加快推动公司做优做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寿险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转型金融是绿色金融的延伸与扩展,正在成为又一大热点话题。转型金融应用于高碳行业,帮助其完成低碳转型目标,转型金融填补了绿色金融无法作用于碳密集型企业融资的问题。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国家积极推进探索转型金融区域性试点工作,以创新发展转型金融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然而国内和国际上转型金融的定义界定模糊,难以帮助高碳企业准确完成转型活动。大众对转型金融的意识不足因而缺少发展动力,且现存转型金融工具难以满足“双碳”目标下转型需求等,阻碍了转型金融发展。我国积极明确界定转型金融定义标准及活动范围,出台金融政策推动转型金融发展,明确转型信息披露要求以防范转型风险,加快转型金融产品创新以推动“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导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管、主办,致力于服务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力求站在证券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前沿,是学界与业界交流互动的平台和纽带。本刊2022年推出以下重点选题方向,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1.“双碳”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绿色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碳中和的产业集群效应;产业低碳化、数字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等。  相似文献   

19.
绿色金融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有赖于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我国作为碳排放量第一大国,且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建设发展时期,探讨如何以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十分必要。本文在理清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在支持“双碳”目标上面临的需求和障碍,然后从政策保障、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针对性举措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本文在回顾总结近十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金融与资本主义金融,金融强国与实业强国,金融结构调整与金融高质量发展,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等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