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关键阶段。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一些风险和约束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三年持续下滑,并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2%。这是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果,是国家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新加坡经济显著增长的一年。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2004年增长约8%。失业率达3.4%,是三年来的最低点。赤字预算明显回落,为13.5亿新元,2005年可望收支平衡,结束连续四年的赤字预算。税收结构的调整和其它措施改进,使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从2003年世界排名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在人口2000万人以下的经济体中,竞争力排名第一,比2003年提升了一位。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1998年遭受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已持续复苏了近两年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收支以及主要货币汇率特别是欧元与美元汇率之间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状况,以及一些受危机影响的国家面对金融体系改革的难题等等,都是未来不稳定的因素.上述因素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如何,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色列经济出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基本摆脱了连续几年经济增长缓慢的阴影;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风险投资规模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长达 7%,全国研究开发投资占 GDP的比重达 3.5%;对高技术研究开发政策作出较大调整,对亚洲国家的科技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前沿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风险投资迅速增加,高技术   产业研发能力显著增强   1.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和数量持续快速增加   2000年以色列吸引风险投资 25亿美元,其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达到 50多亿美元,风险基金的数量达 100多家,风险投资主要热点领…  相似文献   

6.
2002年挪威国民生产总值达1921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4.2万美元,连续三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度。自然资源丰富是挪威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之一,例如挪威工业产值的25%就来自  相似文献   

7.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过去很多年以来,我们都已经习惯在通货嘭胀下生活,然而这几年遇到了通货的紧缩,物价连续下跌,市场需求不旺,消费减少。为什么发生通货紧缩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收入预期是紊乱的。这就跟1994年以后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宏观调控政策是对的,但是力度不够大,时间拖得过久。紧缩以后造成的一种现象是什么呢?就是下岗的人员增加了,自己没有生活费了,生活没有着落就不会买东西。  相似文献   

8.
1998年是亚洲地区的航空公司备感艰难的一年。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刮起的亚洲金融风暴不知吹折了多少亚洲航空公司的翅膀。然而,新加坡航空公司却在这一年里实现了赢利,从而保持了其连续27年的赢利纪录,也是98年亚洲地区唯一一家未出现亏损的航空公司。19...  相似文献   

9.
2001年新加坡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新加坡经济发展与2000年相比出现了较大的滑坡,2000年的经济增长是9.9%,可谓一派升平。2001年的形势就截然不同了,截止到第三个季度,经济负增长达到5.6%;失业率3.8%,创下了自1989年以来的最高记录。2001年的经济负增长约3%。尤其是美国“9·11”事件之后,经济衰退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新加坡政府已经接受了国家工资理事会于2002年全面裁减公司雇员工资的建议,薪水降低的幅度在17%~20%。公务员和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薪水准,原则上也将依照企业的标准相应核…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连续10个月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预示通货膨胀的形势日趋严峻。负利率使人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安全,通胀背景下如何理财,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下人们是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美国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衰退大背景下的高科技产业1.高科技产业在2000年重大调整后继续低迷2000年,以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出现重大调整。高科技产业的晴雨表———股市发生两次重大下滑。第一次重大下滑是2000年3至4月间,高科技产业股从过去数年中的持续牛市陡然转入大幅度下跌,反弹后的纳斯达克指数仍只有3700点左右,比历史最高点低了将近1/4。这次股市大幅下滑标志着高科技股市的投机泡沫破灭。第二次是2000年10月初直到年底,由于一批被认为具有真正实力、并非泡沫的高科技公司,包括公…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经济2002年的回顾 (一)世界经济进入停滞局面 世界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增长3.5%,2000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有了3.8%的增长,以此为分界线,2001年仅增长1.2%,其后2002年也仅增长2%,连续两年低增长。特别是世界贸易,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2.6%,约达63500亿美元,2001年却比2000年减少了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发展研究》2010,(1):17-21
由于世界经济回稳、去库存化过程基本结束和经济刺激方案显露成效,2009年二、三季度日本GDP连续的正增长,标志着日本经济走出了低谷。不过,尽管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日本失业率却连续创出新高,加之通缩迹象明显,所以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排除GDP再次下挫的可能。只有到2010年下半年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和国内设备投资增长后,日本经济才可能实现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连续三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发行国债,降低利率,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等措施,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效地缓解了通货紧缩趋势,拉动了经济增长。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来之不易的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15.
三大经济体全面衰退 无论美国人有多少留恋;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景气终于在2001年划上了休止符。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急转直下,从上一个季度的5.6%(折算为年率)骤然降到2.2%,持续增长近10年之久的美国经济初露颓势,2001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更是逐季下行,从1.3%、0.3%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1%(折算成年率),是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GDP负增长,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单季经济最大跌幅。9·11事件猝然爆发于经济阴云四合之时,更使许多美…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的世界经济虽然如拙文《世界经济2002年的回顾与2003年展望》(参见本刊2003年第2期的译文——编者注)所预计的那样处于停滞局面,但却有稍许回升,世界经济整体增长3%左右。2003年上半年由于伊拉克战争和SARS的困扰,加上欧盟经济出现负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05,(2):8-8
日本企业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库2005年1月20日发表的“全国企业倒闭情况调查”表明,2004年日本全国共有1.38万家企业倒闭,比上年减少16.8%,连续两年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18.
林丕 《理论信息》2000,(11):14-16
从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出现了两年零lO个月的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也已连续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从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样认识呢?它是不是通货紧缩呢?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俄罗斯经济在连续四年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根据1至9月份的统计,国家预算基本完成,汇率稳中有升,与2002年同期相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6.5%,工业生产总值增加6.8%,投资总额增加12.1%,实际收入增加9.1%,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81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带来的影响时,要以两个在雇工人数和实际剩余价值率方面都相同的企业作为出发点,进而分析由于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引起预付可变资本量的差别,从而在相同的年剩余价值量下出现不同的年剩余价值率。不以两个在预付可变资本量相同的企业作为出发点然后去论证由于周转速度的不同,引起年剩余价值量的不同,进崦在相同的预付可变资本量情况下,出现不同的年剩余价值率。不认识这一点,就不能正确说明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年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对年利润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