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台湾经济是一个岛屿型经济,无法避免国际经济局势改变对岛内经济的冲击。本文从岛外因素和岛内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台湾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台湾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岛内经济的主导动力。但随后市场狭小、生产外移以致岛内服务需求减弱,加上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台湾服务业增长趋缓,甚至低于工业增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逐渐增大。本文将对台湾服务业发展历程及特点作简要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3.
台湾劳工及工会面临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两岸ECFA的签订并实施使当前台湾劳工及工会面临三个新机遇: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台湾产品市场扩大可望增加岛内就业与劳工福利;台湾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并逐步减少歧视性政策也会带来同样的益处;台湾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修订后的"劳动三法",岛内工会的地  相似文献   

4.
"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出台背景 台湾机械制造业一直扮演岛内产业升级的幕后推手,且结构系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数量占总数的 95%.根据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分类的全台 25 个制造业中,机械产业(包括机床、产业机械、机械零组件、机器人及其他通用机械等)占岛内制造业产值比重约 7.4%,出口额占台湾总出口比重约6.8%,并提供制造业约 8.0% 的就业机会,对于安定岛内就业,促进经济繁荣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协整方法对台湾岛内失业率上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活动并非是造成台湾失业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而且长期来看,对大陆的投资改善了岛内劳动力就业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文中还指出,岛内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是台湾改善经济环境和降低失业率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开放潮》2004,(2):53-54
近两年来,尽管台湾岛内政局变化多端,两岸关系暗藏危机,但却无法阻挡两岸经济关系的持续迅速发展,而且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趋势。在两岸经济关系这种发展趋势下,台湾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大陆倾斜,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台湾经济似乎已无法脱离大陆而独自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由农业经济时代跨入工业经济时代上世纪60年代,台湾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过前两期"四年经建计划"的实施,岛内经济建设已有很大起色。通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使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制品产量增加,已能够满足岛内的基本需要,经济状况逐渐好转。1962年,台湾工业产品出口比例达到50.5%,首次超过农产品出口金额。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根据目前岛内学者的分析,有很多因素导致台湾经济做出如此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即激烈又残酷。祖国大陆从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愈来愈多;“康师傅”和“统一”是颇受祖国大陆城乡居民喜爱的两个台湾方便面品牌。早在1997年时,它们就在祖国大陆展开了激烈竞争。四年后的2002年12月,这两个品牌方便面的竞争火焰又由西向东、由岛外烧到台湾岛内。西进——角逐祖国大陆市场“统一”集团是台湾著名的大企业,资本雄厚、历史较久、知名度大,董事长高清愿在岛内政经各界有较高的地位。它生产的统一牌方便面占有岛内市场的一半。然而“康师傅”…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台湾媒体透露,台湾经济当局在一个内部报告中提到,两岸经济正处于“彼长我消”之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具有磁吸作用。那么,吸引台商踊跃西进投资祖国大陆的磁吸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做一分析。 1.市场   全球经济越来越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台湾也不能自身其外。而走向国际化,须要靠规模化的生产和庞大的市场来支撑。台湾岛内资源短缺,显然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市场狭小,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因此,台湾不少企业家认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是产业战场的延伸,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练兵。   祖国大陆人口众多,是全球最…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尽管台湾岛内政局变化多端,两岸关系暗藏危机,但却无法阻挡两岸经济关系的持续迅速发展,而且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趋势。在两岸经济关系这种发展趋势下,台湾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大陆倾斜,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台湾经济似乎已无法脱离大陆而独自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医药·园区     
台湾经济当局倡议制药业拓展海外市场  台湾经济当局倡议制药业合设外销公司,推动岛内药品外销,解决制药厂的生存问题。去年台湾近 500家药厂的产值为 521亿元,其中外销比率仅占 6%,制药业者在有限的市场间竞争激烈。为此当局建议药厂合组外销公司,预计到 2006年推动岛内药品外销可达到 400亿元目标。台湾研制成功钛合金人工胯关节  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与联合骨科器材公司合作,首次完成钛合金人工胯关节研究。钛合金人工胯关节可使新生骨组织直接附着在钛合金基材上,有效降低应力屏障,避免因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溶蚀机会,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经济快速起飞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初,经过前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台湾经济已有很大起色。1963年农业产值达到235.97亿元新台币,占GDP的比重下降为26.8%,工业产值则占到GDP的28.1%,超过了农业。通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使台湾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制品产量增加,已能够满足岛内的基本需要,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但由于岛内市场狭小,消费水平低,很多工业品如纺织服装生产渐趋饱和。因  相似文献   

13.
<正>"核四"是指岛内第4座核能发电厂,位于台湾北部新北市贡寮区。"核四"自1980年初次提出兴建计划,至今尚未建成运转,已成为台湾史上延沓最久的公共工程,也是世界上兴建时间最长的核电站。近期,马当局在岛内反核运动与民进党的巨大压力下,宣布"核四停工封存"。"核四"先后遭受四次停建风波(一)台湾发展核电的复杂政治经济背景台湾岛内资源匮乏,进口能源依赖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极易受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影响,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台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服贸,像是一面魔镜,岛内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自己。赞成服贸的人,看到镜子中的台湾,是充满自信的小巨人,搭好服贸的桥,就能踏着大步打开大陆广大的服务业市场,并走过通往TPP、RCEP的大道,走向一个没有贸易壁垒的美好境界,享受全球竞争的快感、摘下经济增长的果实。反对服贸的人,看到镜子中的台湾,侏儒似地将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陆裹挟,一旦签下服贸,陆资会进来全部买下台湾,岛内中小企业和民众利益就  相似文献   

15.
车辆·建筑     
台汽车销售前景不佳旅行车市场走旺台湾车商看好2001年开始实施的周休二日。旅行车准备在传统的车市市场,推出新型车种,抢夺台湾这块有限的市场。据悉,受当局政治影响,经济出现衰退,中华三菱、国瑞丰田、裕隆日产、福特六合和三阳本田五大车厂今年销售目标都定得趋于保守。台车辆产业网络环境将与美日厂商联网台湾车辆产业网络交换环境(TANX)将与美国ANX、日本JNX的车辆网络交换中心接轨,与岛内20家银行结盟,与首席电子商务、擎邦科技合作建置电子商务市场。为进一步将岛内车辆产业与国际车辆大厂的网上资讯接轨,台湾工业当局也…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来,大陆银行首次在台湾开设分行中国农历新年伊始,关于两岸新闻的大多数版面都被台湾岛内行政当局的人事更迭所占据,而一则对两岸关系发展异常重要的新闻,却被忽略。事实上,这一事件将有可能对今后两岸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上的整合都会发挥十分积极的正面作用。在首先获得台湾岛内金融监管机构批准后,2月初,岛内经济主管部门也审核通过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两家陆资国有银行赴台设立分行的事宜,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台湾岛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恶化,台湾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日渐增大,目前,东南亚已经成为台湾最主要的海外投资基地之一。鉴于多重利益的考量,1993年台湾当局正式推出了以东南亚国家作为今后台湾对外投资和贸易重点地区的经济“南向政策”,以推导于岛内难以生存、发展和经营困难的产业前往东南亚投资,谋求产业发展“第二春”。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台湾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八十年代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改变,台湾原有的经济型态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并使台湾经济陷入了巨大的整体性矛盾与困境之中。(一)产业型态落后,改变乏力。60年代和70年代台湾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以低工资为基础的劳力密集型加工工业的发展。70年代末期以来,新技术革命使世界产业结构重组速度加快,劳力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大为削弱,而台湾产业结构仍未有多大改变,至今出口工业品中仍有70%是技术层次较低的劳力密集型产品。民间企业受财力、人力和技术的限制,难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而少数官办企业凭借政治权力控制一些关键部门,垄断岛内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不热心。尽管台湾当局反复呼吁改  相似文献   

19.
<正>高度成长的年代1962年至1972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有人将其称作经济"起飞"时期,国民党当局1949年自大陆败退至台湾以来在经济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终于在这一时期开花结果了。翻开历史可以看到,1963年岛内农业产值达到235.97亿元新台币,占台湾GDP的比重下降为26.8%;当年工业产值则占到岛内GDP的28.1%,首次超过了农业。1964年台湾经济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支  相似文献   

20.
机构·人物     
台湾电子检测中心将成为国际规范的验证机构台湾首家获台“电信总局”认可的台湾电子检测中心,是岛内民间验证机构,不但获得许多国际知名验证机构认可,还协助岛内厂商取得产品岛外认证,开拓国际市场。此次获得“电信总局”的认可,对电检中心来讲,是从“检验机构”发展成为“验证机构”。未来将发展成为符合国际规范的验证机构,协助产业取得全球通行证书。台湾经济当局与46家厂商成立研发联盟台湾经济当局与46家厂商签订成立研发联盟,以加强行业间产业技术的合作,建立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紧密结合产业上、中、下游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