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上海国资》2012,(12):5-5
对创新者最好的致敬,或许是让更多的后来人,成为创新队伍的一员。 为人所不能为,得人所不能得。这是创新者可贵之处,亦是创新困难之所在。每一个成功创新者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因此有评论说,“善待创新者,就是向乔布斯的致敬”,但善待还不够,对创新者最好的致敬,或许是让更多的后来人,成为创新队伍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创新型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中国经贸》2009,(20):120-121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并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为了满足经济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混业经营大环境的发展要求,我国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意识到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断进行着保险产品的创新。保险产品的创新成为推动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前提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对创新保险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使得创新出来的保险产品极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模仿者是不用付成本,或只需支付少量的“模仿”成本,便可以和创新者分享市场,甚至以更低费率在市场竞争中将创新者置于劣势地位,这极大的损害了创新者的利益,挫伤了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整体发展。因而创新型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了我国保险产品市场创新动力不是的主要原因,如何对保险产品创新成果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模仿创新是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强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154-156
当代工业最具竞争力和最能创经济效益的产品往往都不是率先创新者生产的,许多新技术真正用于工业生产都是由模仿创新者完成的,模仿创新与率先创新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通过模仿创新可以获取广泛的技术性后发利益。模仿创新使日本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壮大,同样持续地模仿创新使韩国现代汽车公司能够开发出与欧美轿车相抗衡的车型。我国自主创新的黑马吉利和奇瑞也是通过模仿创新积累了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主开发的能力。理论与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模仿创新才是我国轿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追寻那些创新案例的足迹,挖掘创新案例的亮点,为社会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者经常把创新想像得太高深、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阻碍了他们的创新。其实创新甚至是伟大的创新往往是很简单的。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其完成专利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没有一定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创新者的思维是不成熟甚至是盲目的,其创新的结果也是粗糙的和对社会作用不大的.  相似文献   

7.
郑湘娟 《宁波经济》2006,(12):29-32
创新火花往往在最具创新意识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首先需要有信任和宽容失败的社会理性;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应具有鼓励冒尖、张扬个性的社会精神;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应具有以“怀疑和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开拓开放精神”为核心内涵的社会“场”。只有当一种文化环境的氛围和所倡导的核心文化价值与创新者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内在的精神需求相契合时,这种文化环境才能为创新者的选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发挥市场营销调研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对创新的本质进行了界定 ,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创新的动力模型 ,认为创新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者对财富创造的现有途径与未来途径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和期望概率的主观价值判断 ,最后提出了企业创新动力激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累积创新环境下许可证形式的内生决定机制。我们考察的是成本降低型的过程创新,其中后续创新者的类型是其私人信息。如果发生专利诉讼,法院判决后续创新者是否对先期创新者构成侵权,侵权概率依赖于专利保护宽度的大小。根据专利保护宽度和后续创新者的类型分布,我们给出了相应的贝叶斯精炼均衡。我们发现如下重要结果:第一,对先期创新者而言,事前许可证的重要性在于维护效率,即防止L类型创新的退出,而事后许可证的重要性则在于掠夺租金。如果不存在退出问题,则市场结果和社会福利都与是否存在事前许可证无关。第二,诉讼可以出现在博弈的均衡路径上。诉讼行为和是否存在事前许可证无关,而发生诉讼时先期创新者获胜的概率随专利保护宽度先减后增。第三,如果存在退出问题,则事前许可证对社会福利至关重要;专利保护宽度同时影响市场总利润和利润分配。此时,若仅有事后许可证,先期创新者的利润可能随专利保护宽度的增加而下降。第四,给定存在事前许可证,则依赖于诉讼的成本和反垄断效应,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专利保护宽度可能对应于内解,也可能对应于边角解。  相似文献   

10.
创新未必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在创新者的眼中,它包涵了不断追求变化的本质,它是深思熟虑的决定,既是传统观念的继承,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荐书     
《上海国资》2013,(6):104
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甚至引发产业革命,但创新者是如何做到的?《创新者的基因》的作者与"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合作完成了一项历时八年的研究,采访调查了杰夫·贝佐斯等研发出革命性新产品和服务的首创者,试图追踪创新商业思想的来源。作者深入创新者的思想,探索他们的思考方式,研究了其职业生涯中最有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实践者。文章就目前我国企业在研发项目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研发管理提出些许建议。我们所强调的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科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就提出: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高新科技企业,离不开高质量的研发成果。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满足技术不断的高速发展,满足精进的技术进步要求,进而提升企业科研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科研体制,将管理的创新与科技的创新结合起来,用创新的理念调整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丰富管理工作经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用高质量的管理水平,建立高效、高回报、高标准的科研项目,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女性创新者作为技术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一极,是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理论上,刻板印象所构建出的女性预设形象让女性在创新活动中会面临刻板印象威胁。在分析女性创新者身份不一致、匹配度与合法性的丧失、女性创新者能力认知、认可与晋升劣势、技术创新团队氛围等刻板印象溯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女性刻板印象与女性刻板印象威胁之间的非必然性"。技术创新的容错倾向、协同创新、技术创新风险的防御性保障、多身份调节和转换能够干预女性刻板印象威胁,甚至使之成为女性创新者的发展机会和有利条件,从而让晦涩不清的、在迷雾中探索的"女性创新者"进入研究视野。以此从平等、关怀和共同发展的层面上重构有关创新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增加创新理论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14.
医院财务管理创新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行为。财务管理创新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者对收益的现有途径与未来途径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和期望概率的主观价值判断,通过构建创新动力模型,提出激发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动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华 《辽宁经济》2007,(6):17-17
一、爱因斯坦创新的动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与世界观,为科学技术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划时代的影响。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他既是以量子论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思想的启蒙者,又是广义相对论等现代物理学实验创新的开拓者,同时也是物理学推动现代科学与经济发展的倡导者。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于他集中了其他创新者所分别具备的诸多优点,从而做出了其他创新者单独所不能达到的崇高理论研究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张良 《浦东开发》2002,(12):21-22
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对于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归结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并进一步认为,真正称得上企业家的,是首先引进了新的组合方式的创新者。 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了企业家的本质:企业家就是“创新者”,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源动力。综观近代  相似文献   

17.
以运行商和SP创新者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以禀赋效应理论为分析基础,分析总结了了移动商务价值链上起主导作用的运营商对SP企业创新意愿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天赋的年轻研究人员的确是科学领域的一股推动力量.但天才就是天才,创新者就是创新者,不管其年龄大小.本年度美国<发现>杂志将第13届科技创新奖颁给了5位科学家,其中最年轻的47岁,最年老的已经76岁.他们不是天才,但改变了各自所在的领域.<发现>杂志说:"他们是革命者,是高瞻远瞩、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各自领域的人.今天,没有这些人所思考出来的创新,获得尖端科学成果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文化:地区差异与制度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垩 《山东经济》2006,22(2):28-32
科技创新文化作为科技创新的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科技创新过程,并影响着创新者的行为和创新结果,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正确的政策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为此,以反映科技创新文化成果的专利授权量为因变量,选取了包括社会风尚、市场化进程、经济外向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反映文化、制度绩效的9个指标对31个省市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外开放和经商意识的强化对科技创新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人口自然增长率、离婚率与科技创新呈负相关关系;科技创新与市场化指数、文盲率关系不显著;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主体正在向企业转变,市场正在成为配置科技创新文化资源的主要手段,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依然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李瑾 《中国西部》2012,(3):120-123
“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句话来自苹果公司1997年推出的“非同凡想”系列广告。这句话概括了苹果公司的创新文化,成为了创新者的口号,引领世界创新风潮。苹果公司已经成为世界创新者心中的传奇,史蒂夫·乔布斯正是这个传奇的打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