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较为严峻的案防形势,农行柜面成功堵截多起外部诈骗事件,有效保护了客户和农行资金安全,维护了良好的农行形象。但是随着虚拟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新兴经济形态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电信诈骗逐渐向电信与网络相交织,诈骗方式智能化、资金分散网络化发展,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在严重威胁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也增大了临柜人员风险防控压力。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各类假证证件的泛滥已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尤其是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类假证件在各金融网点频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极大危害了客户的利益和银行自身的安全和信誉。为严防柜面诈骗风险和金融诈骗分子得逞,切实维护客户利益,提升农行形象,笔者对奉贤南桥支行储蓄柜员工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种鉴别真假身份证的方法作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3.
正高岳锋:商业银行防控柜台诈骗案件的对策商业银行诈骗案件的防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柜面人员管理。柜面人员要高度关注异常交易、异常账户,高度警惕"熟人交易",妥善保管好客户提交的各类资料。二是防范票证以及证照诈骗。柜员要熟知凭证的防伪特征和与之有关的各项业务,各营业网点必须要配备  相似文献   

4.
经济诈骗及其防范蔺翠牌一、经济诈骗的手段当前,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的经济诈骗手段五花八门,鬼招迭出,主要包括下列两类:一类是经济诈骗分子利用骗签经济合同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这是经济诈骗分子惯用的手段。主要表现为:(1)骗签空头经济合同,诈取货物、货款、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银行卡的诈骗犯罪可,以说屡见不鲜,克隆卡、安装探头、张贴虚假通知等等,人们对这些诈骗伎俩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但不法分子们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断“发明”出更新的诈骗手段,近期浙江等地就发生了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银行卡诈骗案件,使持卡人蒙受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广大持卡人有必要了解这些新的诈骗伎俩,以加强防范意识,维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6.
从近期金融系统发生的票据诈骗、贷款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卡诈骗及窥视储户密码支取客户资金诈骗和存折(信用卡)调包诈骗等案件看,诈骗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和集团化,使基层行防范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堵截金融诈骗案件,防化金融风险是金融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诈骗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且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保险界和法律界一些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本文立足现实,分析了骗保的种种表现,研究了新形势下保险诈骗的特征,指出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大查勘和执法力度,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保险诈骗,是维护保险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柜面监督主要是通过严格审查凭证、监督资金收支、正确办理结算、及时记载帐户、加强服务来实现的。柜面监督不仅关系到正确贯彻执行各项有关经济政策,还关系到有力地打击和防止经济犯罪活动。因此,加强柜面监督,对发挥国家银行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金融领域内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尤其是诈骗犯罪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共发生金融票据诈骗案件2120多起,2004年金融票据涉案金额高达42.63亿元,占金融犯罪金额的一半。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囤经济领域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0.
短信诈骗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许多受害群众又怀着贪利心理,从而为短信诈骗提供了有力地土壤,本文主要通过对短信诈骗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短信诈骗案件的预防和打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银行票据诈骗新动向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票据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银行票据诈骗的行为也日趋猖獗.范围不断扩大.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和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简要谈谈当前银行票据诈骗的新动向及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行业务电子化和新业务的推出,金融诈骗犯罪呈现出方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和复合型犯罪普遍化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法律法规和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个别单位领导风险意识淡薄,重经营、轻防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人们心中的滋长;对诈骗打击不力,放纵了诈骗犯罪等等。预防和减少基层银行业金融诈骗就必须增强防范意识,健全内控体系,提高技防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票据业务的迅猛发展,银行票据诈骗案件也急剧增加。如何防范和化解票据诈骗带来的金融风险,成为金融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齐海涛  黄春梅 《中国外资》2010,(18):206-206
煤炭交易时有信用证诈骗的情况发生,这里就煤炭交易出现信用证诈骗的原因及情况进行了阐述,可以提醒人们在从事信用证交易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由于信用证诈骗给企业和个人造成损失,从而推动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诈骗是民事欺诈中的严重部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刑事诈骗的行为类型多样,具体构造也存在一定差异,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结合诈骗行为的具体构造展开。交易型诈骗中,作为交易对价的基础事实是否存在对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具有决定意义。使用型诈骗的场合,应重视对行为人取得财物后的用途和资金走向的考察,以确定非法占有目的是否成立。财物用途和资金走向无法查清的案件,不能简单地认为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资格型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同时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特定资格以及财物的具体用途。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分还要注意欺诈事实是否属于核心或者主要事实以及欺诈程度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起利用银行支票诈骗银行的案件连续发生。此类案件多采取篡改支票号码的手法实施诈骗,手法隐蔽,侵害金额已近百万,造成银行与企业的直接损失。可以看出,这是一系列有预谋、分工严密、集团化和智能化的诈骗活动。这类诈骗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融诈骗犯罪十分突出,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秩序和金融管理的混乱,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金融诈骗犯罪案件10168起,涉案金额122亿元;1999年全国金融诈骗案件12221起,涉案金额172亿元,比1998年上升20.19%;计算机作案13起全部得逞,因此,预防、揭露、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金融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强化内部人员管理,控制金融诈骗源头。俗话说,“远贼必有近脚”。内外勾结实施金融诈骗的案例应引起我们警示警醒。“治外先安内”,金融机构开展反诈骗活动宜从内部人员管理着手着力。一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牢固树立“业兴我荣,业衰我耻”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二要勤政廉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新型网络诈骗及防范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新型网络诈骗的概念、新型网络诈骗的特点、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的表现形式以及防范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的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杨杰 《新金融》1991,(9):45-45
银行系统近些年针对犯罪分子进行的抢、劫、盗犯罪活动,加强了防范。现在,犯罪分子又开始向银行进行诈骗活动。当前各银行发生的诈骗案件中,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百万以上,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犯罪分子进行诈骗并能成功,除了犯罪分子为满足私欲,挖空心思采取狡诈手段挺而走险外,更主要的是银行内部管理存在漏洞所至。为此,金融界目前亟需总结经验,采取措施,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