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电力工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构成的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各地在发展石油石化循环产业园方面作了大量尝试,建设了一批石油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标杆,但创新能力不足是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比较普遍的问题循环经济,完整的表达是资源循环型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R原则”是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循环经济与平煤集团的战略发展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石化行业要细化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动大宗化工废弃物的高值利用,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创新驱动”原则落到实处,使循环经济金字“招牌”更加夺目  相似文献   

5.
对循环经济技术范式--"XR"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说法。本文通过从“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循环经济”三个层面对循环经济微观、中观、宏观的技术范式“XR”原则中的X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6.
日本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由“技术立国”向“环境立国”转变,促使钢铁企业密切关注循环经济日本为了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完善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市场销售的每个环节都按照尽可能地节省资源(能源)、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精心设计,正在建立绿色产业支撑链,并将这一指导原则推广到如信息、实物流通、服务业等所有的社会活动之中;积极促进再生资源和以能源、水、固体废弃物为主的管理,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绿色循环产业教育,绝大多数产业接受定期培训,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循环产业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实践 我国煤炭工业原先一直采取“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性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那种乱采滥掘、吃肥丢瘦、破坏环境的现象日趋严重,为遏制这种现象,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我们要沿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武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十一五"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九五”以来,武钢围绕“品种、质量、环境、效益”,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投资300多亿元淘汰了部分落后装备,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使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十五”期间,武钢用于循环经济方面的投资每年占总投资的10%以上,出现生产大幅度增长,资源、能源消耗指标明显进步,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及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贵富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4):9-12,21,23
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5+1”模式;建立了循环经济“5+1”循环模式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从制造产品到“制造顾客”,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围绕着“企业—产品—顾客”和“顾客—产品—企业”,这两个流程的变化,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操作层不知所以,顾客如坠雾里,更令经营者找不到“北”。 造成思维混乱的一个原因,是有的企业忽视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与所有的专业化进程一致,税收管理专业化是一个动态衍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是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和效率的提高。在新兴古典经济学视野下,税收专业化管理往往建立在税收管理合宜性分工的基础上。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化。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包括:在税收管理分工不变前提下的效率提高;在税收管理岗位进一步合理化分工前提下提高管理过程迂回度,提高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税收管理组织效率。同时,税收专业化管理在新兴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关键作用,是解决税收管理中的信息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消费量快速增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过度污染、能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如何对现有的汽车税费政策进行改革,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剖析发达国家汽车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汽车税费政策进行了阐述和评析,进而提出了我国汽车税费政策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煤炭企业基建期和生产经营期税务筹划的思路和方法。指出,煤炭企业应首先了解国家针对煤炭行业所有税收的基本政策和各种优惠政策,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根据企业经营模式,选择节税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征税效果和效率的视角,对资源税从价征收进行了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价计征改革存在2大局限性,一方面无法达到"地方政府摆脱资源大省、财政小省困境"和"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等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会造成征税的双重超额负担,导致征税低效率。在此基础上,建议应从整体而非局部推动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系统地进行煤炭资源税收体系再设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物业税制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双转轨的背景下进行的,产权不清晰导致的“法律基础”缺失几乎是所有转型国家在改革物业税时共同面临的困境,我国也不例外。《物权法》出台为物业税的开征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前期准备.但远未能解决物业税改革所需的法律基础问题。我国目前物业税制改革所处的产权法律环境与转轨国家当年改革极为相似,世界主要转轨国家物业税制改革成功的同时也是产权得到确立和保护的过程,他国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市场角度出发,以限制小火电机组的生存空间为目的,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关停小火电机组政策的顺利实施,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按发电成本重新核定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根据情况为小火电机组的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以大代小"制定电量置换政策、出台资源高消耗税和环保税,以提高小火电机组的发电成本而迫使其关停或进行技改等。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是我国华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的特殊区域,其工业发展模式及生态环境不仅对北京的生态形象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影响河北省自身的生态形象。文章系统分析了河北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及实施生态工程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北省工业发展的政策方针,探讨了河北省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工程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Until late 1986, municipalitie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cable television regulation.Municipalities not only regulated pricing and quality decisions but also taxed cablesystems in the forms of in-kind and in-cash concessions. These activities appear tofit well with the concept of taxation-by-regulation, which concludes that consumerwelfare is reduced because of the rent seeking behavior of local politicians. At thesame time however, the notion of regulation-by-taxation is equally plausible. Thatis, politicians may use taxation as a means to regulate the activity of a monopoly bylimiting monopoly rents and improving consumer welfare.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separates these two effects and investigates the implications for consumer welfare.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作为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宏观主体,在规范监管制度、完善扶持政策、拓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存在严重的职能越位与缺位问题。面对"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宏观环境,文章强调重构"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政府行动框架,对大型国企的政策导向重点是政企分离、优化监管与健全机制,对中小民企的政策导向重点是清除歧视、政策扶持与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20.
Economic instrument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try to correct prices in order to internalise externalities. The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is a specific policy approach, which raises taxation of ‘bads’ such as resource use or emissions and reduces other taxes on ‘goods’ such as labour that are felt as a burden so that the total tax revenue remains constant. On a small scale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introduced this instrument,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evaluated broadly positive by the literature. The paper at hand give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at might happen to CO2 emissions and the economy, if this instrument would be used in all European countries in a scale that allows reaching the European CO2 emission targets. The instrument of the analysis is the global economy-energy-environment model GINFO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rgets can be met with only small losses in GDP and gains in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