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在台湾,枝连两岸,花开大陆,果满世界——这是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陆各项便利台商投资的政策效果。作为台商投资重地的江苏省,外汇局近年来推出多项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并主动积极地征求台商的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台湾岛内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恶化及两岸入世造成的机遇与挑战,在外商对台投资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台商对大陆投资则持续增加,而且投资区域与产业结构也发生新的调整与变化。 台商对大陆投资保持高增长 台商已成为大陆利用海外资本的重要来源地区之一,台湾还一度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大陆第二大外资。90年代中期后,由于台当局政策的限制与大陆环境的变化,台湾投资出现停滞,  相似文献   

3.
台商对祖国大陆农业的投资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80年代初,台商就开始对大陆农业领域进行投资。目前投资领域主要包括种植业、渔业水产、畜牧业、食品饮料及饲料加工、木竹等,投资项目累计超过4000个,投资金额达20多亿美元,分别约占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与投资总额的16%与11%。当前在两岸入世的影响下,台商对大陆农业的投资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投资区域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2016年5月台湾地区政权更替以来,持续多年的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与便利化进程严重受阻,两岸官方互动和制度化协商全面停摆,加之祖国大陆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往赖以形成两岸经贸交流良性格局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两岸经济融合更多体现为以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单元为主体的民间经贸往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面临全新形势。福建省漳州市作为大陆台商投资主要集聚区之一,当地台资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立足漳州市实际,梳理分析大陆台资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并提出推动台企转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台湾当局从2001年6月开始被迫加快调整相关政策,长期以来阻隔两岸金融业往来的“坚冰”开始融化,这给大陆地区商业银行扩大对台金融业务带来契机。文章立足工商银行的角度,从概述台商在大陆投资现状入手,在归纳出目前工行在拓展台资企业金融业务中存在的六大问题之后,从消除信息不对称、加快制度创新、调整营销策略、打造人才队伍等方面探讨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台商赴大陆投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学上追逐最大化利润的必然性。本文在对台商赴大陆投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阶段划分及其每个阶段的阶段特征进行概述,以期对两岸经济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从对外经济开放以来,包括台商在内的境外资本,不断投入我国大陆地区市场。晚近十余年来,虽说台湾地区政府对于台商赴大陆投资采取「戒急用忍」的保守管制态度,但终究无法抵挡全球赴大陆投资的热潮。随着越来越多的台商赴大陆投资,两岸经济贸易的纠纷层出不穷,但自从台湾方面提出「两国论」后,两岸官方协商平台即因长期因政治因素的困扰而告关闭,两岸关系长期陷入危机动荡、停滞不前的状态。欠缺正式协商管道窘境下,这些前进大陆投资的台商,非但欠缺政府计画性的辅导及奥援外,其处于陌生的政治、经济、法制、及社会制度下,处境犹如陌生环境下的孤儿。本文爰就现实两岸经贸环境下探讨台商在大陆所容易遭遇的问题及现行的争端解决管道,并侧重介绍两岸经贸争议仲裁制度之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8.
<正> 以台湾前“财政部长”、大安银行董事长陆润康为团长的台湾民营银行考察团于今年5月5日访问了大陆,开启了两岸金融界公开交流的先河,其所透露的信息为人们所关注。众所周知,八十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突飞猛进。就台商大陆投资而言,截至1992年9月底,台商大陆投资已达7615家,协议金额64亿美元,仅1992年1至9月,新增台商投资项目3750家,协议台资金额29.7亿美元;而且,伴随着邓小平视察南  相似文献   

9.
<正> 近两年来,随着大陆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台商开始积极进入大陆,纷纷抢占这一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的投资领域。特别是在非典型性肺炎疫情之后,医疗市场商机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促进台商对大陆医疗领域的投资力度,并推进两岸医疗界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姜增伟 《中国外资》2007,(10):22-23
商务部主办的第二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台商投资与融资"。来自两岸企业界、金融界、各地台资企业协会、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两百多位嘉宾与会。嘉宾们围绕论坛主题,从台资企业在大陆发行股票和上市、台资企业抵押贷款和担保、进一步促进两岸金融合作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务实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的融资环境。此次论坛,有助于建立起一个长期互动的机制,以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创造两岸经贸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愿景,达成互利双赢的局面。本刊摘录了部分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张平沼 《中国外资》2007,(10):23-24
<正>中国大陆自1979年从事改革开放以来,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奋强韧的生命力,令平沼体会到台湾与中国大陆若能结合彼此优势,共同合作,将可创造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因此即自许能为两岸经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因此平沼自1989年设立"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其后于"立委"任内积极推动立法,于1990年开放台商大陆投资、贸易;在过去几年担任"国策顾问"期间,也深感两岸经贸交流对台湾经济发展之重要性。回顾平沼致力于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及台商权益之维护的这十余年来,虽然一  相似文献   

12.
CEPA对台商的影响及潜在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两岸间未签署CEPA,大陆不可能单独给予台湾这种优惠条件,台湾不能享受到大陆零关税待遇,在祖国大陆市场上,台商和港澳商将处于一个不同的竞争平台,台商的竞争力势必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一是台商到大陆投资迅过增加,台资企业发展较快。如我省沿海某开放市,到今年4月台资企业已达213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47%;个别市、县台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的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从目前趋势看,台商投资信心正日益加强,独资企业增多,投资项目也由小向大发展。二是对台贸易逐年增长。据统计分析表明,从1986年以来,两岸转口贸易及大陆对台小额贸易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1986年至1991年六年间,我省某市五个沿海开放县对台小额贸易年均递增45%;今年第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倍,发展速度呈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现在台商已清楚地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台资企业必须借助祖国大陆腹地,面向全球市场。因为台资企业来大陆,不光是和大陆企业竞争,更多的是和世界大企业抗衡。"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三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台商来闽投资经营和办企业有如下特点:1.非公开性投资。因受台湾大陆政策的影响.多数台商都未以公开身份在大陆投资.而以其在第三国(地区)所设立的公司名义投资福建。这类企业表面上看是非台商投资企业,但实际上投资者都是来自台湾的居民。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记者在台资企业集中的深圳、东莞、中山和珠海等地调查时发现,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方式、投资形态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为主,向“三资企业”转变,过去“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  相似文献   

17.
ECFA为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制度化平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贸易量和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持续增长,经济关联度和互利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祖国大陆政府高度重视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以及台资企业发展,保护台商投资者合法利益,从政策上为台商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方面祖国大陆投资体制逐步改革,外商投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台湾当局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经济交流合作人为设置障碍,使台商在祖国大陆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很多困难。这些都与广大台湾工商界人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密切两岸经济关系,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特为此撰文,为新形势下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指明了方向,期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已经和准备赴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和台资企业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9.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互缘情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一直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的一个重镇,无数台商在这片说着乡音的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据统计,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目前服务着近千家台商企业,台商信贷客户百余家,授信额度近120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约80%。很多台商企业把工商银行当成主办银行,在本外币融资和国际、国内结算等方面与厦门市分行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业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吴琳 《时代金融》2009,(9X):73-75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快速增长,大陆台商投资企业的数目及规模日益壮大,其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甚至于陷入融资困境。本文介绍了大陆台资企业现状及主要融资渠道,分析了大陆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