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一直是单一的银行贷款,在央行121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众多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开放的中国吸引了大批外资,其中也包括房地产投资基金。 2004年8月15日,“2004 CCIM·《新地产》国际房地产金融论坛”在昆仑饭店召开,众多国外富有经验的投资基金,如摩根士丹利、莱曼兄弟、荷兰ING房地产、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等企业均派高层主管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足以说明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理性面对外商在华房地产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中国加入WTO后在建设领域的承诺:在房地产业,除高档房地产项目(高档宾馆、高档公寓、高尔夫球场等)不允许外商独资外,其他房地产项目没有限制;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方面,包括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允许外商成立合资、合作企业,并在5年内开始允许外资成立独资企业。以此为契机,外商一致看好中国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再度掀起强大的“外资旋风”。近年来,中国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推行土地使用、土地金融等各项房地产相关领域的改革,境外资本进入中国房地产产业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外商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各种方式加快进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2010,(1):F0004-F0004
江苏华厦融创置地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能源照明、建筑工程施工为主,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营销,建筑机具.门窗生产制造销售,物业管理,商品混凝土生产和销售.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刘辅忠 《深交所》2007,(2):33-34
地产行业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行业,从低潮到高潮,再从高潮到低潮,地产行业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也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中诸多的不确定性。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分出许多细分行业,房地产咨询中介就是其中一个。近年来房地产中介服务得到迅猛的发展,由于入行门槛非常低,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也正是这个原因,资本市场一直不看好这个行业,至今深沪两市没有一家房地产中介企业上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赵岩 《金融博览》2008,(1):78-79
几个月前,我在佛罗里达的居所,收到一封美国田纳西州政府的房地产促销信:“欢迎到田纳西买房置地,临水别墅2万美元起,山川林地,2000美元一公顷。”所付广告上另一处占地一亩、上下三层的全新别墅,售价也只有6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周幼曼 《新金融》2016,(3):44-48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黄金十年"后,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行业面临整体转型的压力。在此特殊时期,作为连接金融和地产两大行业纽带的房地产基金转型也迫在眉睫。房地产基金可充分发挥其操作灵活的优势,积极转型,不仅要提供融资服务,更要向综合资本运营转变。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凯德集团和美国黑石集团的房地产基金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房地产基金转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华润置地习惯“两条腿”走路,旗下的项目几乎都清一色以“住宅+商业”的标配方式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建设银行主办,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承办,《中国房地产金融》编辑部和深圳住交会组委会协办的“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投资论坛”于2003年11月22日在深圳五洲宾馆成功举行。参会代表近300人,其中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8日,中国新加坡房地产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莱佛士酒店盛大开幕。本次论坛由新加坡新传媒新闻(私人)有限公司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论坛汇聚了新加坡和中国两国政府、地产界的高端人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解思忠、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傅海燕、嘉德置地全球总裁廖文良、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等悉数到会。论坛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融资为主要议题,回顾200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历程,预测2007年发展趋势,并与新加坡知名房地产企业交流海外基金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模式,探讨国内企业在新融资环境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加坡在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方方面面和中国的互动都源远流长。在中国提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繁荣、稳定的新加坡有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海外基金进军中国房地产市场、或者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吸引海外基金的“利好消息”,我们已经听了太多,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几乎将之写成了一个“神话”。就连央行首发的房地产金融报告,将境外投资“淘金”中国房地产市场作为了一个重要部分,放在显著位置,足见其重要性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为抢占房产信贷市场,相继对房地产开发商发放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贷款,这对繁荣我国城乡住房产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各行却屡屡遭遇房地产开发商将房地产开发贷款,从甲项目挪用到乙项目,或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营的资金“走穴”现象,造成基层行一些项目贷款不能按期收回,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仍然坚持2002年底对“中国房地产已经出现泡沫”的判断。从我们当时给出的五个判断房地产是否有泡沫的标准看,目前泡沫有强化趋势。笔者把房地产此轮繁荣分为两个时期(大致划分):前期即从1998年房改开始到2002年上半年为合理的爆发增长期,动力来自住房体制改革和银行鼓励消费信贷的政策;后期也就是从2002年中期到现在,房地产在合理快速增长基础上出现了相当明显的“泡沫化”趋势,这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主要的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金融快递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8):F0002-F0003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日前召开的二OO五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直言,中国目前只有房地产信贷,没有房地产金融。中国的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的银行。央行一百二十一号文件以后,中国的银行加大了房地产信贷的调控,重要原因就是确保金融安全,但是一旦房价下滑,银行就会出现大量不良资产,风险最大的还是银行。她建议,把直接投资炒房的行为通过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金融工具加以引导,将分散的、独立的、非专业化的个人行为转化为有组织保障、有抗风险能力和专业化保证的投资行为,以减少用个人消费信贷的投资行为和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4.
由全球华人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举办的“城市未来,房地产未来”2010中国房地产低碳大会近日隆重召开。低碳环保的城市未来值得思考,而与城市命运休戚相关的房地产行业同样需要花气力去思考和探索行业低碳出路。虽然房地产行业处在近期楼市新政调控的风口浪尖上,但是比起思考政策如何走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探索低碳出路,从另一个角度讲不失为一个更富远见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国际融资》2004,(5):72-72
国内首次举办的包括城市、房地产、金—中国国际房地产产业链博览会(以下简称融、建筑、建材及关联行业组成的房地产产业链的超大型国际经贸交流活动“房博会”)定于2004年7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房博会”由中国国际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中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6.
7月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建设银行与第四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展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承办,《地产互动》杂志社和《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社执行承办的“中国房地产金融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世纪剧院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大学、银监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市长协会、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的权威人士和专家先后就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之路及城市的互动发展关系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对中国房地产金融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前瞻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西南金融》2004,(2):43-43
“要买房,到建行”——这个已为千家万户所熟知的概念是建设银行在房地产金融领域上独占鳌头的标志性写照。在近20年的住房金融服务的时期里,建设银行始终以全心全意服务城镇居民作为宗旨,勇于探索、创新,经过不断努力,率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即“一个精品品牌,两类住房金融业务,三项融资制度,四大产品联动”的体系。建设银行  相似文献   

18.
闹心的房事     
王再峰 《理财》2012,(10):1
如果在中国评选最热闹的行业,房地产业应毫无悬念拔得头筹。当下正是房地产行业最为持重的“金九银十”,最热闹的行业遭遇最热闹的时间。只要你眼不瞎耳不聋,想图清净都不可能。 近日,素有“任大炮”之称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放言,明年3月份以后就会出现房价暴涨,而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土地供应的减少,导致商品房供应量出现缺13。并且,房价周期性涨跌,到明年初正好“轮涨”。而著名的楼市“空军司令”谢国忠近日也忽然“改13”,否认了关于其长期看空中国房地产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石伟 《中国外资》2008,(8):158-159
从2005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在这场洗礼中,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波动。有人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到了“拐点”.有人则认为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中国房地产在这一年里到底如何发展呢?本文从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宏观调控有效性的角度来说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际融资》2009,(12):65-68
清科集团发布的《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崭新领域-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2007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共有17支针对亚洲市场(投资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下称“私募房地产基金”)成功完成募集,涉及募资总额达127.27亿美元。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82起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涉及投资总金额为90.01亿美元。基金退出方面,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发生12支基金支持的6家房地产企业IPO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