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有人津津乐道于现在的“制造大国”地位。其实,“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经营”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盛之路。  相似文献   

2.
陶冬 《商界》2009,(3):17-17
全球经济往2009年很町能陷入“零”增长,金融体系也在向“零”利率迈进,作为振兴世界经济的最大变数,“保7”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的目标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销售与管理》2009,(8):28-29
索罗斯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7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前,索罗斯就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正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整边缘”。从全球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无疑是“绝对的赢家”。  相似文献   

4.
商业中国     
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这不仅仅因为这个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是因为其对全球许多公司深具影响力。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从钢材到芯片等各种产品的全球价格.巨大市场的潜力吸引无数外资公司来华“淘金”。中国与全球经济越来越联系紧密了。高盛投资银行预言.到2040年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5.
今天全球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真正“突破口”就是要尽快寻找到能够形成“共识”的“新增长点”,而且,都希望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周期中确立好自己的主导地位,不至于让自己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处于收益和风险分配的劣势地位。目前,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地通过“区域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来探索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此推动我们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金砖四国”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一直为其他各国所关注。尽管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的历练中,四块“金砖”显示出不同的“成色”,但根据研究机构分析,今后克服危机力量最强的国家是中国和巴西,并期待印度和俄罗斯两国在经济复苏时点上表现出强烈的反弹趋势。所以出口企业在市场布局上,对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俄罗斯.巴西依然寄予更多关注。但由于这些国家和我国经济结构的部分相似性,再加上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对其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在加剧,和中国间贸易摩擦在增多,并且日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出口企业应了解中国与印巴俄三国贸易摩擦的高发特征,积极应对并超越其阻碍,才有望打开新的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中国终于加入了有“经济联合国”外号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所谓“地球村”议事进程中,我们不但没有缺席,而且在全盘战略考量之后,中国政府还准备“不预设底限、按照国际惯例办事”。  相似文献   

8.
印度钢铁企业米塔尔在全球频频出击,中国企业在刹那间意识到印度这个近邻的经济实力。同为“金砖四国”之一,为什么唯独印度出息了“以全球对抗全球”的米塔尔  相似文献   

9.
胥晓莺 《浙商》2011,(1):43-45
在后金融危机下的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新定位”,并要求“对改革要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钱江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大舞台,可以演“交响乐”、“民乐”,也可以演‘唯欧剧”、“话剧”,中国的企业必须学会演奏全球经济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商》2002,(1):86-89
在全球经济整体笼罩着衰退阴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被认为是2002年世界经济唯一的一个亮点。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甚至认为中国将在2002年期间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一支独秀”的中国经济在2002年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中国将很难避免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其中机会与风险交织并存,中国能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2.
博凡诺 《国际市场》2007,(12):62-62
全球最大会计专业团队之一的澳洲会计师公会,于2007年11月8日在上海举行以“中国增长动力,叱咤全球经济”为主题的上海论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回升,全球的不平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就中国而言,通过强力刺激政策实现率先复苏之后,一方面,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再杠杆”政策正在进行灵敏主动的动态微调,从而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同时也预警性地调控可能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持续复苏的内在动力,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复苏,中国也在根据全球化的新趋势积极调整对外经济金融政策,以促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从国际范困观察,全球“再平衡”进程也在前进之中,世界总需求中的消费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从复苏较慢的西方发达市场流向复苏较快的东亚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4.
剑秋 《国际市场》2003,(10):10-11
三天的“2005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对中国发出一片赞扬声,称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增长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典范”和“楷模”。对过份的溢美之词,国人始终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只能视为这是国际企业家对中国的鼓励和鞭策。倒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前美国国防部长、现任福布斯集团董事会主席的温柏格却对中国作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在当今世界上,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一个庞大经济体。同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锐不可挡的趋势,因此中国经济“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2012》中,中国造出一现代版“诺亚方舟”,拯救了世界。而在现实中,全球经济尚未走出衰退,中国GDP增长却成功“保八”,不禁引发了人们类似的疑问,中国经济真的能成为承载全球希望的方舟吗?  相似文献   

17.
张颐武 《市场周刊》2008,(12):108-108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回首三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开始总结过去三十年所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记忆和历史的经验。而此时,全球经济面临的严重的危机,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近些年来,全球经济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繁荣,经济处于一个各国竞相发展的“比好”的过程中。但今天,经济环境丕变,全球经济都面临萧条,进入了各国经济“比不更差”的过程。世界经济的趋势业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王怡 《中国广告》2009,(2):102-102
关注全球金融危机的广告人一定不可否认,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运行数据表明:金融经济“冷潮”已严重影响我国大片地区,尤其是实体经济。经济发展的前景令人担忧。2009年将可能进入严峻的经济“冰冻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为助力墨西哥坎昆峰会,为世界经济的全面绿色发展启动智库的杠杆力量,为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等相关能源环境方面的合作提供对策和建议,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将于2010年11月19日在中国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全球绿色智库峰会暨全球绿色财富影响力100强揭晓盛典”。峰会以“撬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智库杠杆、影响世界未来经济的财富洗礼”为主题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宪 《国际市场》2010,(9):10-14
肇始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留下了“暗伤”,一些国家的经济状态目前虽然渐有复苏,但“余痛”未消,经济运行路径扑朔迷离。如何解读这一世界经济图像?本刊这期重头推出陈宪先生的《美国病,中国病》一文,供读者一睹为快。陈文从美国病的“病灶”入手,通过中美两国不同经济体制和不同经济方式增长的比较,分析了“美国病”和“中国病”的不同“病因”,揭示了“美国病”的“高烧”症候和“中国病”的消费率低下,可谓言简意赅,鞭辟入里,颇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