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观的演进——从经济增长到能力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发展思想的演进来看,经历了从“注重财富增长”到“注重能力建设”的转变;从发展强调的内容来看,经历了从“一维”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到“二维”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再到“三维”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后再到“多维”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历程;从评判发展的指标来看,目前或将要经历了从“GDP”到“绿色GDP”,再到“扩展的财富”,最后再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提起温州,“炒”字当先。从“炒房”到“炒煤”。从“炒电”到“炒民间股”,“炒起来的经济”成就了日益雄厚的温州财团,据最新动向显示,温州财团已将目光投向改制中的北京国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十年。这十年,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实现共赢的十年,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由参与到引领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4.
浙江民营经济需要第三次实质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由“地下微量型”到“数量积累型”的第一次实质性转型和从“数量积累型”再到“规模数量型”的第二次实质性转型。但从深层次、理论化、战略的角度看,目前的这种规模数量型经济,还需要向“规模质量型”的第三次实质性转型。  相似文献   

5.
林靖 《中国报道》2012,(11):90-90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破解中国经济崛起的谜团。从“李约瑟之谜”到“三年自然灾害”,从农村合作社到金融机构,本书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解答了一系列中国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构筑泛珠三角超级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 《珠江经济》2004,(8):13-15
从“小珠三角”,到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再到包括港澳及八省区在内的“泛珠三角”,是广东发展思路上的重大突破,使区域合作向着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目标发展。本文具体阐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思路产生的背景、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框架及其发展前景和目标,提出构筑泛珠三角超级经济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应雄 《浙江经济》2010,(5):18-19
从“增长”到“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一次飞跃,再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二次飞跃。科学发展需要“高效益、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重管理”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主要变量测定结果的价值远大于测定本身。这不仅为理论分析的展开准备了实证材料,也为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过程提供了“全息投影”。50年来,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沿着差额GDP的低水平下降转为低水平上升的“V”形轨迹运动,并且是在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超高速上升与跌落的交替中实现的,表现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在50年的时间序列中,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增长类型”到“衰退类型”,从“衰退类型”到“负增长类型,”从“负增长类型”到“低速稳定增长类型”,从“低速稳定增长类型”到“高速稳定类型”的四次类型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年中,从“较快增长”到“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再次让世人感受到热度。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地认识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内阁府的统计数字,从2002年1月日本经济达到谷底算起,到今年8月为止,景气扩张时间已进入第43个月,超过了从1958年到1961年的“岩户景气”。然而有统计表明,与10年前相比,日本的“贫困率”却增长了近一倍。那么,所谓巳好转的经济形势到底给谁带来了好处?  相似文献   

12.
唐爱斌 《广西经济》2005,(10):12-15
广西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缩影。为了全面、系统地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广西两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我们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工业化程度、人民收入水平以及综合评价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时间从1978年到2003年,跨度达25年,并分别从“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等不同时段,来观察比较广东、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和发展有一个曲折坎坷的发展过程。它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随着实践的检验,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从允许存在到大力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加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首先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对外贸依赖度超过了80%的国家,对于一个外贸总额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将在2010年前问鼎全球第一的国家,这种嬗变可说是生死攸关。然而作为中国最重要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却偏偏缺少了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尹波 《浙江经济》2023,(4):51-53
<正>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经济形态方兴未艾,须持续完善“三新”统计制度近年来,金华市“三新”经济发展强劲活跃。从现代农林牧渔业到先进制造业,从技术服务到创新创业服务,“三新”经济不断推动发展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持续兴起,成为助推金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1年,金华市“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72.9亿元,按现价计算,  相似文献   

16.
在杭州悠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上,科技文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那么科技文明就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杭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从古至今有大发明家毕异、大科学家沈括到现代大科学家钱学森、桥梁专家茅以升等大批科学明星,为杭州科技文明增光添彩。科技文明是杭州社会进步事业中,中华民族千古文明从精神层面具体到物质内容的重要标志。杭州的科技文明的曙光将从“秦汉隋唐五代的兴起”开始,直到“宋元朝的繁荣”、“明清时代的辉煌”、“民国时期的发展”、“建国以来的发展和昌盛”为止的五个阶段,试图从中探索科技文明从起始发展到昌盛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沐子 《中亚信息》2010,(4):8-10
正如这个时节,从乍暖还寒到春意盎然,新疆对外经济贸易在经历了刺骨的“寒冬”和料峭的“春寒”之后,正走出严寒开启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准格尔旗纪委让廉政文化从“文件”转向了“文化”,从“会场”转向了“市场”,从“机关”延伸到“基层”,从“决策”付诸于“实践”,把廉政文化打造成一种道德文化、素质文化、安全文化和魅力文化,为准格尔旗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鹰 《环球财经》2012,(1):74-78
2011年12月26日上午,从中国未来经济走向、货币政策着眼点开始谈起,曹彤与彭晓光的对话,谈兴渐浓。 双:从“双过剩”到“双回归” 曹彤对2012年货币政策的解读,是从他自主研究的“生产性供给与货币性供给双过剩模型”而起(图1)。曹彤认为,这个模型描述的“双过剩”,反映了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邓琦 《中国经贸》2011,(18):141-141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诚信”遭到空前损害。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无不受到质疑。鉴于信用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加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