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消费模式及拉动消费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类型的消费模式对消费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农村空间条件、消费文化、农民纯收入等方面分析不同消费模式对消费的影响,并针对影响农村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3月22日,首份分析中国农村家电市场基本状况和消费特征的报告在北京发布,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发现,农村消费能力呈现上升趋势,农村消费者开始对平板电视、空调、电脑、数码产品等表现出较大兴趣,对部分产品的心理承受价位甚至高于商务部的限价;但是,当前农村家电消费环境令人担忧,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满意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政策的根本落脚点,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近年来,山西经济运行严重受制于消费不足的困扰,尤其是农村市场销售增长偏慢、农村消费所占比重偏少的问题仍较突出。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消费品供给出现结构性过剩、城市居民消费支出预期增加的情况下,重点开拓具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对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矛盾、保证山西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境地,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地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会减少其一些可支配收入,却能减少农民工由预防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大大提高其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应当说,现在的农村市场是极大地丰富了,但许多农民却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合适的商品。听后不得其解,经仔细调查了解后才明白,现在农村的集市上所销售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城里市场的“克隆”货,真正从农民消费角度开发生产的商品极少,真正姓“农”的商品更是寥寥无几。无论作为企业还是商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适合城市居民消费的商品运到农村,把城里的市场“搬”到农村,是行不通的。要拓宽农村消费空间,占领农村市场,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认真了解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态,研究农村消费的特点,生产出真正…  相似文献   

6.
年底又逢各地城乡销售旺季,今年以来,在中央一揽子扩内需政策拉动下,城乡居民消费增速创近年来新高,前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达到17%,其中农村消费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消费信贷 ,指金融机构满足消费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而向其提供的信用贷款 ,它是个人金融服务的一种形式。通过开展消费信贷 ,使部分有稳定偿还能力的消费者的提前消费与部分消费者积极储蓄而推迟消费的状况并存 ,可以使银行资金主要供给者 (储户 )与资金使用者相匹配。在发达国家或地区 ,以消费信贷为主的个人金融服务业务不但已成为个人经济生活的“帮手”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人的消费行为 ,大大刺激了超前的信用消费 ,形成了全新的消费模式。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态势 ,为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8.
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建设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商务部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方面,连锁经营这种新型流通业态,以超常规的速度出现在广阔的农村,消费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另一方面,试点企业实行规模化经营,统一物流配送,使农村市场的商品流转速度加快,保障了农村的消费品质量,从而提升了农村的消费层次,进而拉动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09,(8):13-13
为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推出了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推动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要求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认真了解当地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对辖内产业分布情况进行调研,宣传推广金融服务产品,及时满足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需求,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及时了解县域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支持县域节能减排项目、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项目、自主创新项目,主动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支出与拉动农村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要靠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不旺一直是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消费环境不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的消费能量难以释放.在中央不断出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倾斜越加增多,有利于解除各种...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吴伏生几年来,月湖区围绕“发展城郊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村”这一中心,做了大量的文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八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3%,商品蔬菜产量年均增长16.71%,油脂、生猪出栏、家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农政策直指农村消费市场。那么,农民的消费能力到底有多大?消费意愿有多高?限制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近期我们选择13个乡镇,包括地处偏远的农业乡镇、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工副业较发达的乡镇进行调研,与40多个村的书记、主任和农户进行座谈、算账,深切感受到中央和省市启动内需、重点放在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但农村消费潜力由于受农民收入预期不确定的影响,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家电下乡是中央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从家电下乡的背景及状况出发,深入探讨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意识、消费结构、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就如何以家电下乡为契机培育合理的农村消费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达60%,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断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尤其对不发达地区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不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现实特征,指认了影响不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障碍性问题,并理性提出促进不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经济增长、扩大合理消费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顾问》2021,(3):10-10
日前,为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6.
动态     
国务院办公厅:七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提出采取七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与消费不均衡。该报告认为,投资增长远远高于消费增长。中国的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近两年又有进一步上升趋势。2002年,中国消费率为58.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8%和发展中国家74%的平均消费率;  相似文献   

18.
搞活城乡流通 驱动农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驾"马车",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搞活流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当前搞活流通、扩大内需必须重视农村,因为我国农村仍有7亿多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但长期以来农民消费不仅在时间上滞后,而且在规模上偏小,有待于开发和拓展.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搞活城乡流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扩大农民消费,从而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对中国农村的验证与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的背景下,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产出增长的关系,以验证在我国是否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产出的贡献率低,但其作用是显著的。文章最后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低贡献率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并对重构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消费品市场,是整个消费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将农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广东省江门市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制约因素这两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