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人民币在非洲即将再下一城,尼日利亚央行行长拉米多·萨努西(Lamido Sanusi)9月6日在北京宣布,尼日利亚央行决定继续推进其一年多以前制定的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考虑将其储备的5%э10%转为人民币资产,并强调这是尼日利亚的战略性决策。考虑到尼日利亚是拥有1.49亿国民、923768平方公里国土的非洲第  相似文献   

2.
于宁 《银行家》2015,(3):87-89
在中非双边贸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非洲地区正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中国与部分非洲国家间跨境贸易及投资人民币结算量初具规模,人民币也将成为中非贸易往来不可或缺的结算货币。由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在非洲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完善当地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亟需加快发展中资、外资银行在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扩大非洲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份额,稳步推进非洲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施全球化经营。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吸引了众多的中资企业。中国为尼日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2014年,中尼贸易额为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第二大出口市场。目前在尼日利亚经营的工程类中资企业有50多家,其主营业务涉及电力、道路、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活动涉及税务问题,但是很多中资企业没有对税务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税务风险。本文从工程类中资企业在尼日利亚经营视角,对涉及的税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法,同时介绍纳税实践中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希望能对中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央行对人民币主动大幅贬值后,尽管人民币汇率已经企稳,但全球市场对未来人民币贬值预期并没有消散反之在强化,中国央行对此不得不密切关注。否则,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在市场内形成共识,引发一场金融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在人民币主动大幅贬值之后,尽管中国央行一再重申,这次人民币贬值是一次性,是校正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现汇价的偏差,并人民币还是处于升值的轨道。同时,人民币汇率在央行安抚与介入近日已经出现了暂时的企稳。  相似文献   

5.
金融双语     
中国改革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调整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此外,央行还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定。央行没有具体说明哪些货币将包括在货币篮子中,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些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将被选中  相似文献   

6.
袁素 《国际金融》2010,(7):37-39
6月19日央行重启人民币汇制改革,此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震荡中快速下行,6月21日央行公布的中间价与前一交易日持平,为6.8275元,而截至7月7日,中间价已走高至6.7781元,升值幅度达到0.72%。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  相似文献   

7.
汇率波幅渐放宽 走势预期面面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无汇率的交易价波动幅度由原来的0.3%扩大到0.5%,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渡幅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开端:政策缘何而出?观点一:外汇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美元在人民币的一篮子货币中比重不足50%,如果篮子中非美元  相似文献   

8.
央行票据是债券的一种,全称为中央银行央票(简称央票),是央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发行央行票据,意味着央行通过发行央票这种特殊形式的债券,从市场上回笼人民币,减少市场上人民币的总量.央行票据到期,意味着起初回笼的人民币重新投放到市场中,增加了市场上人民币的总量.了解央行票据有助于普通投资者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进而调整自己的理财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横亘在我国与国际社会之间无法逾越的屏障。回顾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正视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处境,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央行的重要任务。在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是央行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金融》2014,(12):35-35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公告,正式授权中囝工商银行多哈分行担任多哈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中东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也是中国工商银行继担任新加坡、卢森堡人民币清算行之后再次获得中国央行授权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