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简称中海油)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公司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次跨国并购案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了,但带给人们的思考却始终没有停止: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跨国并购有哪些教训及启示?竞购优尼科始末2005年1月,国外媒体报道称,中海油正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公司高层进行接触,双方几经协商,初步达成了购售意向,中海油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4月4日,美国雪佛龙公司提出以164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并购优尼科公司,…  相似文献   

2.
全球并购的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球并购新动向的主要特点 1.并购规模大、范围广、金额高。据美国汤姆森证券数据公司统计,1998年和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分别达到2.5万亿美元和3.4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公开宣布的并购额达到1.6万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78%,1999年并购额达2.38万亿美元。欧洲1998年并购总额约为8200亿美元,1999年达到了1.2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据统计报道,美国的微软公司仅1999年就进行了45项并购交易,交易总额达130亿美元,英特尔公司紧随其后,并购交易达35项。此外,这次并购浪潮波及到汽车业、制造业、信息产业、银行业、保险业、石化业、零售业等,不但范围广,而且成交金额也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PC分部,震惊了国内外经济界.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业务,随后又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上汽集团购买了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48.9%的股份,冠捷科技收购飞利浦显示器业务,温州民企中国飞雕电器集团收购意大利墙壁开关老牌企业ELIOS,广东德豪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美电器ACA民牌在亚太地区的所有权,五矿集团欲将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铝业收入囊中,海尔拟以超过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Maytag)公司,这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美国《商业周刊》撰文认为,未来10年中国企业将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从而将改变世界企业竞争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发展现状根据Dealogic数据库的统计,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金额合计为3937.3亿美元,并购案例数累计达2371个,并购对象广泛分布于122个国家和地区。(一)总体规模增长迅速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总额增长迅速。2004-2013年,从国内汇出的并购资金由30亿美元增至335.7亿美元。虽然在个别年  相似文献   

5.
动向     
《商周刊》2012,(11):12-12
万达收购AMC万达离它预设的转型之路又近了一步。5月21日,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正式签署并购协议,并购金额为26亿美元。同时,在并购以后,万达还将对AMC投入5亿美元的运营资金。因此,万达总共将为此次交易付出31亿美元。美国AMC影院公司为世界排名第二的院线集团,2011年收入约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雯  窦义粟  刘磊 《经济论坛》2007,(17):62-64
一、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2000年至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出了很多特点:单个并购规模小,并购金额达到10亿美元的并购较少;并购主体以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和高科技私营企业为主;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除资源型并购案例外,其他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指向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横向并购为主,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体现了并购战略上的一致性,即都是以横向并购为主,如TCL先后并购了德国的施奈德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公司;91.70%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分布较集中.  相似文献   

7.
外国在美国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在美研发投资的主要数据·外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开支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197亿美元,增长了2倍。在过去15年中,外国公司在美研发投资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美国国内研发投资的增长速度,从1996年起,美国国内研发投资的增长开始加快步伐。·gO年代以来,外国公司在美建立和并购研发机构的数量增长很快。到1998年年底,美国共有715个外国公司拥有研究开发机构。这些机构分别属于375家外国母公司所有。·日本在美国共有251个研发机构,超过了美国在海外的研发机构的总数。其次分别是德国,在美拥有107个研发机构,英国有103个,…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国企的双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直接资发展,跨国公司通过在世界范内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参股、控与并购等方式整合各国的资源,断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世界经济引人注目的现象。据联合国贸发议统计,近20年来全球并购以平均42%的速度上升,1998年全外国直接投资6440元,其中跨并购为4110亿美元,占FDI的3.8%;1999年全球FDI总额为440亿美元,跨国并购为7200多美元,占FDI的85%以上;2000跨国并购已达到11000亿美元,项交易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有09起。到1999年,中国连续8年成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家。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吸…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07,(11):64-64
<正>清科集团最新推出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指出:在研究范围内,2007年第三季度,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个产业并购事件总数为28起,有18起并购事件披露了金额,披露的并购总额达5.34亿美元。此外,本季度发生了18起跨国并购事件,披露金额的9起事件总额达16.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在中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败绩. 2013年1月28日,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NYSE:CAT)正式对外公布该公司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卡特彼勒201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仅为6.79亿美元,较2011年同期的15.47亿美元下降55%;每股盈利1.04亿美元,而201 1年同期的每股盈利为2.32美元;第四季度营收为160.8亿美元,下降7%.  相似文献   

11.
《时代经贸》2012,(9):42-46
7年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称"中海油")首次在世界舞台闪耀亮相。继2005 年以185 亿美元竞购加利福尼亚州的优尼科石油公司折戟以后,中海油就成了美国外国投资批准流程中蕴含政治风险的典型。对一家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拥有美国一项重要资产的恐惧,激起了一场如此猛烈的"大爆炸",以至于中海油最终被迫放弃了并购要约,最后,这宗交易以雪佛龙公司将优尼科石油公司收入囊中结束。现在,中海油再次高调归来。不过这次,它下注的是个不同的赌局——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耐克森公司。  相似文献   

12.
第五次并购浪潮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对市场竞争的一种反应。纵观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历了以大公司横向兼并为特征的规模重组、以大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重组、以跨国公司为特征的品牌重组以及以金融机构为杠杆的机制重组等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潮之后,1994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以126亿美元兼并了麦考蜂窝电讯公司,贝尔公司以330亿美元的历史高价并购了美国电气公司,标志着席卷全球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已云涌而至。同前四次并购浪…  相似文献   

13.
《经济》2002,(2)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组织揭晓了2001年全球十大并购人物。 1.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惠普 卡莉·菲奥莉娜现年46岁,任惠普和康柏合并后新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卡莉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并在马里兰大学获得MBA学位。2001年9月4日,卡莉宣布惠普以250亿美元代价,通过  相似文献   

14.
ETFs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资本市场》2002,(5):66-72
<正> 自1993年以来,美国ETFs(Exchange-Traded Funds)产品无论是在资产规模上,还是在产品数量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权威统计,截止到2001年10月底,美国共有ETFs 96只(不包括HOLDRs,以在美国SEC比照投资公司即共同基金进行登记注册的为准),资产规模总额达694.2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内型ETFs有67只,资产规模达671.73亿美元;国际型ETFs有29只,资产规模达22.48亿美元。根据美国波士顿金融研究公司(FRC)的统计,2001年1~8月,美国ETFs产品净销售额达280亿美元,预计  相似文献   

15.
从2001年至今,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5大跨境合并收购交易中,有3起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包括宝洁以1 8亿美元收购其中方合资伙伴,全球最大啤酒集团安海斯-布希公司收购哈尔滨啤酒,交易价值大约7.4亿美元,还有交易价值约9.5亿美元的康师傅饮料与日本朝日啤酒的并购---司在华进行并购交易的兴趣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外资并购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浪潮席卷全球,这其中,银行业的跨国股权并购案例层出不穷,先后发生了美国花期银行并购墨西哥国民银行(125亿美元)、英国汇丰银行并购美国家庭国际银行(153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并购英国莱斯银行(700亿英镑)等多起巨型并购案例。由于外资股权收购的核心是通过收购东道国企业的股权来获取东道国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加上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因而银行业的外资股权并购行为备受东道国政府的关注,许多人认为其可能会给东道国的金融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兵 《经济导刊》2002,(1):44-48
一、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中的弄潮儿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于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影响和要求,各国和地区纷纷加大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企业并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跨境并购活动增加了5倍。1999年,全球跨境并购活动激增五成,OECD29个成员国共耗资7670亿美元收购其他国家的公司,高于1998年的5150亿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接连不断的并购动作大大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其一,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电信失利。在这次收购中,中国移动14亿美元的出价不敌阿联酋25.98亿美元,从而失去了获得巴基斯坦电信26%的股份所有权;其二,中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商中海油,以超过美国本土公司雪佛龙20亿美元的价格,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其三,海尔公司准备收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公司;……在此之前,2004年9月,上海集团收购韩国双龙卡车48.9%的股份;2004年12月,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在全球的PC业务;……跨国并购,犹如鲤鱼跳龙门,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了。个中原委可以套用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名言: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同。那么,分析这些个案,中国企业,尤其是国字号企业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荷兰皇家飞利浦集团似乎一直热衷于并购.2005年飞利浦以2.8亿美元收购Stentor; 2006年1月又以7.5亿美元收购Lifeline Systems;2006年8月飞利浦以43.5亿美元出售半导体部门80.1%股份;2007年2月正式将全球手机业务25%的股权转让给CEC(中国电子);其实,收购仅仅是飞利浦TOP计划中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飞利浦的TOP计划?该计划背后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企业并购如雨后春笋 ,蓬勃成长 ,收购兼并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比较著名的案例有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电器、美国百威母公司安海斯 -布希公司收购青岛啤酒、美国新桥收购深圳发展、上海汽车收购山东大宇等等。根据ThomsonFinancial的研究 ,以数量和金额计 ,2 0 0 1年 1-6月亚洲公司并购资金为 5 49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了 134亿美元 ,约占同期我国外商直接投资 (FDI)的 6 0 % ,中国内地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购并区域市场。但是与此同时 ,世界范围内由于购并不当规模扩展过快而造成的企业破产案件也层出不穷 ,比如美国安然 (ERON)和世通 (WORLDCOM)公司 ,尽管财务造假丑闻被揭穿是其轰然倒下的直接诱因 ,但是其前期不计成本的疯狂并购扩张却是为其破产埋下了伏笔。在一批企业大行并购之道之时 ,一些组织小型化的“小巨人” ,如美国的莲花软件 ,逐步外包其传统的非核心业务 ,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外企业的运作实例证明 ,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企业并购有一个不可逾越的规模极限。本文正是基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的角度 ,运用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