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受全球经济低迷、乙烯新增产能投产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2009年世界乙烯产能达到1.33亿吨,需求量为1.12亿吨,装置开工率为84.2%,产能过剩约1500万吨,占需求量的13.4%。中东地区多数项目推迟投产;中国和沙特乙烯产能增长迅速,地位进一步巩固;装置规模和集中度继续提高,2009年全球266家乙烯生产厂的平均规模为50.0万吨/年,同比增长4.0%;国际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仍是乙烯生产的最主要力量,2009年世界十大乙烯生产公司的产能总计6121.8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46.0%;中东地区成本优势十分显著。未来5年世界乙烯产能还将稳定增长,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东北亚将成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乙烯市场需求比例将由2000年的21%增长到25%,中东将由7%上升到16%,北美将由33%降至24%。具有原料优势的中东地区以及具有市场潜力的亚洲地区大量乙烯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必将导致亚洲、北美以及西欧地区一些竞争力差的装置永久性关闭。  相似文献   

2.
2016年,世界乙烯总产能达约1.62亿吨/年.世界主要地区乙烯装置建成投产进入间歇期,新增乙烯产能大幅减少,合计净增产能约300万吨/年.前10名乙烯生产国排位印度大升日本大降.2016年,全球乙烯需求增加约520万吨,达1.53亿吨左右.世界乙烯供需偏紧,价格先扬后抑,装置开工率回升.乙烯原料价格下降,石脑油裂解继续受益,煤制烯烃已不具备优势.世界各地区乙烯发展各异:美国一些新建乙烷裂解装置即将建成投产,乙烯产能有望大幅增长;欧洲乙烯业调整告一段落,部分地区乙烯市场偏紧;日本乙烯产业继续调整,按计划关闭落后装置;印度、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继续推进乙烯工业发展.预计2017年全球乙烯将迎来不少装置集中建成投产,产能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当年新增乙烯产能将达750万吨/年以上.未来全球产能增长总体仍将落后于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SRI咨询公司统计,2006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已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相似文献   

4.
7月26日,美国《油气杂志》发布的最新世界乙烯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乙烯产能持续增长,增量超过600万吨/年,达到1.328亿吨/年,中国成为产能增长主力军。预计2010年全球将有近1200万吨/年乙烯产能投运。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断增长的乙烯过剩能力可能将会使投运能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3年我国乙烯产能1728.9万吨/年、产量1622.5万吨,表观消费量1792.9万吨,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61.75万吨/年,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未来几年将进入新的扩能期。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世界乙烯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85.8%,略好于上年;新增乙烯产能421万吨/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15355万吨/年,产量为131707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1万吨/年和394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原油价格回落,乙烯价格回升,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部分下游产品受供应增长压制,价格继续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2013年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1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78075吨/年;乙烯产量为1622~Y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418万吨,同比增长6.53%。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小幅增长,全年需求增幅明显提升。合成橡胶能力仍大幅增长,但装置利用率大幅下降,产量和需求快速增长,进口增速略缓。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虽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2014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但有企稳迹象,需求明显改善,但供应增长更快,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仍较多,除合成橡胶外,其他石化产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7.
任静  王红秋 《中国石化》2013,(10):29-30
目前中国乙烯产能已升至世界第二,2012年比2011年增加140万吨,超过占全球新增产能的50%,成为推动全球乙烯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速,不论是装置平均规模还是总产能都有大幅扩大。2012年我国乙烯总产能达到1676.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11.7%。中国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亚洲石化是全球石化需求增长的火车头。目前,这一地区的乙烯产能已占到世界总产能的四分之一以上,石化产品总需求已达6750万吨/年。预计2006年的石化产品总需求量将达到8540万吨;乙烯衍生物净进口将从200;5年的420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700万吨,乙烯的净进口将从160万吨增长到1100万吨。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区域,超过了美国和全欧洲,未来几年的增长将更加强劲。亚洲石化工业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是,在发展过程也面临诸如石化企业平均规模小、石化工业过于分散、没有原料优势、需持续改进技术和提高经营效率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石化工业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面临的挑战,包括控制经营费用,重组并再造公司业务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全球战略,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和环保,加强利用信息技术等。对于亚洲石化公司来说,只有那些具有真正竞争优势和最有经营效率的公司才能获得明显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世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总产能为2293.4万吨/年,消费量约为1951万吨,亚洲是全球最大的LDPE净进口地区,中东、北美、西欧是主要净出口地区。预计2018年,世界LDPE需求增速将略低于产能增速,供大于求的态势将延续。2013年我国LDPE产能仅增长20万吨/年,达229.3万吨/年,净进口量167.8万吨,自给率降至55.3%.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五年,我国LDPE产能将快速增长,市场缺口逐渐缩小,但相对高端的管材料、电缆料仍需进口。从长远看,LDPE消费市场仍有很大潜力,我国乙烯下游产品市场多元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LDPE市场将呈现石脑油化工产品、MTO化工产品、进口产品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2007年世界乙烯新增产能创新高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8年7月28日发布的乙烯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乙烯能力净增加200万吨/年,而2006年仅增加24.5万吨/年,增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乙烯能力已从上年统计的1.176亿吨/年增加到1.196亿吨/年,增幅为1.7%。2004~2007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分布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6.5%,好于上年.全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5749万吨/年,产量为1363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00万吨/年和437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提升速度放缓.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增长.乙烯价格回升,裂解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多数下游产品仍受供应增长打压,价格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净增271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06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819万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587万吨,增长4.9%,较上年明显回落.受油价快速下跌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受到抑制.2015年,世界石化工业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亚洲及中东地区石化产业占比提升,石脑油裂解乙烯毛利将继续保持较好水平,CTO、MTO装置陷入困境.中国多数石化产品产能增速放缓,煤化工成为乙烯产能增长主要动力,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继续小幅增长。已达11733万吨,增幅为3.9%,全球有4套新建装置投产,分别为扬子石化-巴斯夫的60万吨/年项目、广东惠州大亚湾的80万吨/年项目、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合资公司的52万吨/年项目以及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的100万吨/年项目。分地区看,南美和中东、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增长最大,分别为12.6%和10.2%。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的生产能力将新增389万吨,截至2010年共有2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能力,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乙烯新扩建项目的先后投产,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化将增加乙烯能力320万吨/年,中国石油将增加180万吨/年左右,盘锦乙烯新增能力45万吨/年,全国产能将达到1600万吨/年左右。如按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0%、乙烯当量消费量年均增长6.0%估算,2015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3300万吨,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油气杂志》的最新年度乙烯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乙烯产能增长速度加快.2004年新增产能213万吨/年,而2003年新增产能为134万吨/年。截至2005年1月1日,全球乙烯产能达到1.129亿吨/年.而2004年1月1日时产能为1.108亿吨/年。在新增产能中有近60万吨/年是新建产能.其余的新增产能是通过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扩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世界己内酰胺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年全球产能增加到543.2万吨/年,同比增加15.4%,产量实现411.3万吨,总消费量为423.5万吨,亚洲地区是拉动供需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7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产能将超过900万吨/年,总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产业发展将以亚洲为中心。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己内酰胺总产能达到141.5万吨/年,但仍产不足需,自给率仅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世界聚丙烯生产能力已达4698.2万吨/年,消费量达到4435.1万吨,预计今后几年,全球聚丙烯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5.8%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需求量将达到约5490.0万吨。我国聚丙烯总生产能力已达到691.0万吨/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从发展前景来看,未来几年由于新增产能过于集中,市场将重点消化扩能高峰期形成的产能,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聚丙烯行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中小型装置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将成为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2年我国乙烯产能1648.9万吨/年、产量1486.8万吨,表观消费量1629万吨。随着我国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2600万吨/年,当量消费自给率将由2012年的47.5%提高到近70%。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全球PVC产能约4291.1万吨,较2005年的4041.1万吨,增长了6.48%,其中:北美866.6万吨、南美143.5万吨、西欧628.5万吨、东欧252.2万吨、亚洲2160.5万吨、中东227.5万吨。2003-2006年全球PVC产能状况见表1。根据笔者统计。2006年世界主要PVC生产商的产能状况为:信越化学345万吨/年、台塑287万吨/年、OxyVinyls176.9万吨/年、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负荷进一步提高,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6377万吨/年,产量为1465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25万吨/年和507万吨.布伦特油价跌幅远大于乙烯价格降幅,裂解乙烯利润维持较好水平,聚烯烃产品价格回落,毛利提升.中国乙烯产能净增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261万吨/年;乙烯产量为2150万吨,上年比增长10%;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875万吨,比上年增长3%,增速低于上年,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行业去库存.受油价处于低位的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好于2015年.2017年,全球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期,预计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72亿吨/年,石化贸易格局将发生转变.中国石脑油路线的乙烯装置再度回归,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450万吨/年,乙烯消费增速将恢复性上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界乙烯产能及规模情况 乙烯是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2004年,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突破1亿吨达到了11290.5万吨/年。乙烯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几乎都有生产,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统计数据,2004年。美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的乙烯生产能力居世界前3位,分别为2832.3万吨/年、750.7万吨/年和584.5万吨/年,中国为533.8万吨/年。但中国乙烯实际生产能力要大于这一数据,为608.5万吨/年。应居世界第3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