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腾讯     
宋爽劲 《新经济》2014,(12):34-37
如今的腾讯正将心思花在微信支付上。而微信支付作为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则是腾讯微信生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不过,相较于微信的游戏业务,微信支付似乎并未得到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2.
徐昭 《经济师》2014,(5):145-146
微信支付是由腾讯微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产品,其在线交易规模仅次于支付宝,其主要采用手机绑定银行卡的手段实现移动支付,自5.0版本正式推出了支付功能,随后经过不断完善移动支付和互联网理财功能,目前已更新至5.2版本。文章在分析微信支付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微信支付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10)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微信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由微信平台推出的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微信支付以其高效、快捷、便利的结算优势受到各方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种支付方式带来极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洗钱犯罪分子的违法活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文章对微信支付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微信支付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消息称京东旗下的拍拍网已经在PC终端和移动终端同时接跃了微信支付,首批的1000个开放资格引来近万家商家进行激烈争夺。为保证支付安全和测试平台的承载功能,首批接入微信支付的店铺优先选择了品质信誉良好的旗舰店和新品新货店铺。接下来拍拍网计划在9月中旬陆续面向优质的个人商家开放微信支付,这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移动网络购物的使用成本,让购买行为更加方便快捷。又一轮的支付高潮使得微信支付这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再一次进跃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0.1%的费率还是10%的费率,只要收费,用户们的内心就无法接受。微信正是抓住了用户的这一心态,提出了微信提现收费的策略。周末去花卉市场买花,结账时习惯性地选择微信支付,摊主极不情愿,询问可否使用支付宝转账,因为微信提现要收手续费。此刻我才切身体会到微信提现收费对生活带来的影响,看着钱包里457.05元的零钱不免有些犯愁。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大战如火如荼之时,在Apply pay进入中国市场,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开始免费转账、汇款的风口浪尖上,微信却突然宣布提现收费,这个决定真的明智吗?微信到底意欲何为?这样的担忧其实是多虑了,我们不会因为微信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8)
移动支付主要是依托手机等移动终端来实现账务支付、理财等金融服务的,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的典型代表就是"微信红包"的推广。以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移动支付发展的特点,进而着重探讨了移动支付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聚合支付概念 近些年,随着移动支付的越发普及,支付宝、微信、APPLE PAY、京东支付、银联闪付等支付类产品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市场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的生活也似乎发生着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商周刊》2013,(17):11-11
相比此前的版本,微信5.0版除了改版了公共平台,还在功能上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游戏中心、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报价、街景等功能。业界普遍认为,有了这几项功能,微信正式开始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巨头慷慨发红包,是"工夫在诗外",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领域,而是瞄准构筑在支付体系之上的O2O大平台。以红包争夺用户入口、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O2O生态系统,这才是互联网公司布局红包的思路。2月25日,腾讯官方披露了春节期间微信和QQ红包大数据,通过腾讯对外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除夕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除夕当天两大红包平台的用户们共收发了16亿次红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2013,(19)
开辟盈利通路 1937年,一个名叫卡尔·克劳的美国记者兼商人在上海生活了26年后,写了一本关于中国商业的书,书名叫作《4亿消费者》. 76年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腾讯,正在谋划通过微信把其用户转变为消费者.而微信用户的数量超过4亿,相当于1937年中国的总人口. 国际商报记者在体验微信5.0后发现,其主要改变有三点:第一,增加了移动支付功能.3种支付功能分别支持web扫码支付、APP跳转支付、公众号支付,实现了线上线下的闭环;第二,增加了商品条码扫描功能.通过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甚至出版物封面,用户可以快速获知主要电商平台上相关产品的报价;第三,增加了街景扫描功能.只要把手机对准周边建筑物,就会自动识别出所在地360度街景图片,以及位置、建筑物名称,同时基于手机的陀螺仪和重力感应,用户旋转图片方向还可显示周边商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风向标.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也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本文将以微信支付为例,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与规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经济也逐渐的步入人们的视野,而以互联网经济为基础的新兴的网络第三方支付也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快速的成长,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易提供了新的支付方法,例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QQ支付以及百度钱包。但由于受互联网科技的影响,网络上的第三方支付也存在很多风险,例如频发的网络账户被盗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利用科技的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网络第三方支付的陷阱与风险。  相似文献   

13.
微信革命     
2013年8月5日,微信迎来了最为重要的一次更新.微信5.0 iOS版果然如期而至.而极具戏剧效果的是,一向与微信窝里斗的手机QQ也在今天做出更新. 据悉,相比此前的微信,微信5.0有多处改进,包括新增游戏中心、表情商店,以及支持支付功能等等.UI界面方面,微信5.0也趋向于iOS 7的扁平化设计风格.此外,在用户第一次登录微信5.0时,还会进入一个名为"飞机大战"的游戏彩蛋中.而手机QQ4.2.1的更新则不多,主要就是在个性主题、多彩气泡等基础上新增了游戏中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3)
随着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作为互联网金融一部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着自身支付便利、应用方便以及节约时间等优势迅速占领金融市场。传统的支付方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范围内中国主要的消费群体,所以针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方式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利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线上问卷调研和线下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现在大学生在第三方支付方式和传统支付方式上的大致的百分比。通过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来大学生支付偏好的分析,结论表明,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网购行为,大学生的支付偏好情况为:微信支付>银行卡>支付宝>现金,且大多数受调查群体对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未来发展有着的积极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事件概述2016年2月15日,腾讯客服发布公告称,自今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同日起,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具体收费方案为,每位用户(以身份证维度)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目前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微信红包、面对面收付款、AA  相似文献   

16.
支付新战国     
《新经济》2013,(22):16-17
伴随着百度、新浪、盛大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在近期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以及“微信支付”概念的出炉,再加上央行出台《(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已然经历了数年高速增长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似乎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究竟是一个合纵连横而各显神通的“新战国”,还是一个全新意义上的“拼爹时代”,答案或许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7.
杜莹  胡亮 《大陆桥视野》2016,(8):312-313
从2011年1月腾讯正式推出微信起,微信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第一个风起云涌的应用软件,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将成为扮演互联网时代第三次浪潮的重要角色.但是归根于网络自身的特性,诸如网络开放的平等性、管理方式的非中心性、信息传输的不确定性、时间空间的压缩性等,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新手段,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微信诈骗,诸如盗号诈骗、身份伪装诈骗、利用代购诈骗、红包诈骗、点赞诈骗、扫二维码诈骗、手机支付诈骗等,其危害性正呈指数函数形式上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现在急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防范对策来抵制微信诈骗,从而使微信社交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金融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市场的开放,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便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十三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发生改变,一键支付、足不出户的购物方式逐渐被人们所崇尚,传统商业随之大规模转型.不但如此,这些支付平台还进一步"侵入"到了理财、短期存款等传统银行专营领域.面对"新生儿"们的步步紧逼,传统银行如何应对、反击,最终"抢回"市场、重树雄风也将是本文着重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9)
<正>有关资料表明,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是掌上银行的最大的竞争对手。通过绑定银行卡,用户可以利用支付宝和微信完成各种线上以及线下的交易,基本可以绕过银行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忠诚于支付宝微信,那么银行再接入用户的难度是极大的。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升掌上银行本身的质量。农行的掌上银行本质上就是一个App,必然会涉及用户体验。一个简洁好用的App能给更多人带来好的用户体验,要让农行掌上银行成了用户每天都乐于去打开使用是我们的追求。首先,要继续加快生活服务布局。比如接入更多商家,以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人们出门不需要携带现金、银行卡,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交易.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改变教学方式.本文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为例,将网络实时动态教学模式应用在互联网金融课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