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论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出发来探讨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模式,以及我国公司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管理者激励以及信息披露这四个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和外部治理来剖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文章探讨的问题包括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进展,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现状以及治理建议等内容。希望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体制的体系。从公司治理结构在国际范围内被重视的原因开始分析,重点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得出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结构正在走向趋同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司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和分解。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产权制度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产权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有其深刻的产权制度根源。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台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其产权制度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界定模糊,权责不对等,产权超经济性质,所有者缺位等问题,是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出现政企不分,内部人控制,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一旦落实到如何规范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则多是引进、借鉴西方理论,而忽视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往往实施的效果差。实践和历史的逻辑表明,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的历史,来选择哪种公司治理结构最适于一国的经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本的目的是阐述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揭示他们的制度演进的路径与内在原因,以便于我国建立起适合本国经济、化、历史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主要运用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和缺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从产权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小燕 《新经济》2010,(8):85-87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现阶段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于对公司追逐绩效本质性的忽视,制约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从公司追逐绩效的本质属性着手,以公司绩效为中心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冯颖 《生产力研究》2007,(22):43-44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文章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治理结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缺陷,从改善公司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与运作、健全公司经营的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岚 《发展研究》1999,(12):47-49
斯坦福大学教授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一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一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一般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利用这些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并选择一种结构来减低代理人成本。”这段论述对于研究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主…  相似文献   

11.
管理科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催生了我国的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管理必须持续创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和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为了生存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必须持续进行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逐步实现企业知识化、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多元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不同组织结构下管理控制系统、公司治理特征的匹配关系以及管理与治理关系的逻辑。提出管理与治理各司其职,存在相互制约的瓶颈,并且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存在不同的替代关系。只有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控制系统、治理特征的匹配,才能克服管理与治理的瓶颈,有效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巴塞尔协议作为国际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新标准,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指导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对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对于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而言,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机制不完善是目前的主要问题。随着国际金融风险的加剧与潜在危机的扩散,长期处于封闭式管理的中国金融机构必须与国际接轨,参照先进国际金融系统的规则与标准,在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机制基础之上,制定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标准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约束、激励冲突与银行监管制度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治原 《经济管理》2006,(10):92-9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何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是世界各国政府与金融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巴林银行的倒闭更是为银行监管问题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制度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并从信息约束、激励冲突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强化信息约束、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与问责制等方面对银行监管制度进行调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田立法 《技术经济》2013,32(1):120-128
基于205家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力资本和组织氛围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选"、"育"实践影响企业绩效的完全中介变量,是"用留"实践影响企业绩效的部分中介变量;组织氛围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用留"实践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最显著。这表明,企业较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作用,而对工作氛围的价值创造作用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16.
依据多元化企业特定战略需要合理配置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之间的职能背景构成是董事会咨询职能实现的重要路径。本研究结合不同类型多元化企业战略管理特征的差异性,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董事会职能背景特征对多元化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职能背景的互补性是促进"友好型"董事会发挥咨询职能的重要实现路径,即随着企业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应逐步提高(降低)董事会中拥有财会(核心)职能背景的成员比例、降低(提高)经理层中拥有财会(核心)职能背景的成员比例。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多元化企业董事会咨询职能建设、实现多元化战略的价值效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相当普及,但有不少企业虽全面推行TQM却收效甚微,许多学者指出问题在于传统的管理控制系统(MCS)与TQM未能良好配合。文章以权变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研究方法,考察我国企业TQM与MCS的关系及其业绩后果。研究后发现,作为TQM的重要支持系统,MCS与TQM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TQM与MCS的适配程度越高,企业的绩效就越好,而且MCS的两个维度"探索"和"控制"与TQM的匹配,均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绩效。文章的研究是对我国质量管理与管理会计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探索,可以为我国企业提升管理层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ynamic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system of product innovation. It is motivated by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hat product innovation has received recently, as i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n bring abou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firms to compete with their rivals in the current competitive business environment. Framing the system of product innovation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nd focusing on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system, the most suitable synergistic mechanisms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that can make the system reach the highest fitness under their divers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a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NK fitness landscape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atches betwee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lement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their synergistic mechanisms in the system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firms to innovate products successfully and promptly and thus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9.
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应对政府和公众环境关切的重要战略选择。企业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能依靠绿色管理提高绩效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整合资源基础观和战略更新研究,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阐明绿色管理如何通过战略更新的中介作用影响绩效,同时分析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基于288家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绿色管理与企业战略更新、战略更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战略更新对绿色管理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战略更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正向调节战略更新在绿色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从战略更新视角深化对绿色管理影响企业绩效路径机制的理解,对企业成功实施绿色转型有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David G. Mayes 《Empirica》2011,38(1):77-101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lessons 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for redesig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its regulation to make the chance of future such crises lower. It focuses on three areas: improvements to the regulation of individual financial firms; macroprudential analysis and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crisis resolution and management. It argues that if the authorities implement a credible crisis management regime where no firm is too big to be resolved, a smarter and more incentive based approach to the regulation of individual financial firms and extensive macroprudential analysis that both makes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markets less risky and identifies risks, the risk of future crises will be reduced. But no framework can eliminate the risk altoge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