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营理念取代旧经营理念、新应用丰富旧应用、新业务拓宽旧业务,新的政府监管定位重新诠释竞争和管制,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2003年对于电信业发展而言将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或许是因为在经历过电信业发展中最为低迷时期后的余悸和冷静思考,众人对2003年都寄予厚望,视之为电信业复苏年,而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电信业已逐渐呈现出上升的发展态势,电信股也开始出现转机。在我们欣喜地看到电信业在2003年伊始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发展态势的同时,其存在的一些内忧外患也正一步步变得明显起来,能否成功排除这些内忧外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信业能够实现复苏,切实从低迷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2.
电信业与银行业合作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大潮中.银行业与电信业的合作不断深化,银行业为电信业的改革、重组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融资安排,客户信息服务和支付结算等支持.而电信业以其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能力,为银行业的科技发展和业务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刻地改变了银行业的经营方式。银行业与电信业最多的合作就是利用电信网络的“网上银行”业务,拓展银行业的经营边界,丰富银行业的服务内容。但总体而言双方的合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5年时,业内外人士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如今在迈出2005年,我们应当对过去的期待予以回顾。电信业盘点:放量反观2005年全国电信业,可以用平稳增长来慨括。如果借用股市的技术术语,可以用“放量”来形容。2005 年1-10月业务总量9448.28亿元,同比增长25.2%;电信业务收入4807.84亿元,同比增长11.6%;电信企业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电信业的发展起伏 中,我们能思考些什么问题呢?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认识和把握电信业的问题。一是电信业仍然要定位在传统产业上。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电信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业务和服务方式不断出现,但电信本身内在的运行规律并没有改变。自有电报开始就有了电信业,发展到今天只不过阶段不同而已。二是电信业是一个基础行业,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服务于广大老百姓的。它本身的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物理属性与服务于老百姓的社会属性并没有改变,并没有因为戴上了新经济的桂冠就发生变化,如果违背这个特…  相似文献   

5.
世界电信经济虽然从2003年开始复苏,但力度严重不足,无线和宽带在最近两年发展对电信业的贡献没有能够成为人们所期望的“大救星”。其实,世纪之交的全球电信经济危机已经暗示着传统电信日寸代的结束,诸如电信运营业的鼻祖和楷模——AT&T在2004年7月宣布从住宅电话用户市场撤军是必然的,尽管这无异于麦当劳不卖汉堡包了,因为传统电信网络和运营体制是不太可能产生新型“杀手级”业务的。全球电信运营业已处于必须作出抉择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经过了多年来不断深入的业务转型和创新,电信运营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迎来了令人欣喜的利好消息。工信部于7月21日发布的电信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自2007年以来首次超过同期GDP增幅(9.6%),而且重上两位数。这一数字为处在转型深化期和转折点的电信业注入了信心。  相似文献   

7.
与2002年相比,中国电信业在2003年相对要“静寂”了许多。没有了声势浩大的分拆重组,硝烟弥漫的价格战似乎也在渐渐平息中转型,虽然3G仍然热度不减,2003年带给我们更多的还是理性、反思、务实和稳扎稳打。无论是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国际大环境上来看,“理性、务实”这一特点都十分突出。最为明显也最为直接的例子就是日内瓦世界电信展和中国国际通信展两大电信盛会:“从看似平淡的日内瓦电信展上,我们看到了电信业理性的回归.看到了复苏的希望”;“理性、务实、注重实用和业务成为中国国际通信展给人留下的重要印象”。然而在回顾这一年时,我们还是会在“平淡”中梳理出诸多亮点。没有了“大珠”的“玉盘”上,“小珠”的光芒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邮电企业管理》2007,(2):32-34
走过2006,国际电信业也走过了一个深化转型的年头。2007年,全球电信业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根据年初对全球电信业多家巨头的深入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了巨头们新一年发展的一些重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大热点——重组、融合、新业务计划。2007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年头,从电信业整体发展的历史来看,2007年势必会延续近两年全球电信业转型的势头。从目前来看,巨头们在诸多层面都采取了相似的策略,这也勾勒出了2007年国际电信业发展的几大重点趋势。首先,带有明显转型性质的重组活动在2007年仍将继续。最为典型的是刚刚换帅的德国电信和去年底…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5月算起,我国电信业重组已过一年,各大电信运营集团全业务经营也已半年有余。尽管三大运营商在公司战略、网络建设、市场运营、内部管理和终端定制等方面各具特色,但他们都面临转型和全业务竞争的挑战。对此.日前三大运营商在各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阶段性总结中分别有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业改革十年之久,取得了重大成就,行业整体保持了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业务的不断开发,市场的不断变化,新的改革任务又摆在我们面前。我国电信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第二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11日,正是中国正式加入 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三年过渡期”的一个节点。根据当年中国承诺遵循的逐步开放原则,多数行业的放开将在三年或五年内兑现,这其中信息通信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根据承诺,电信业中增值业务、移动与数据业务、国内/国际业务等在入世三年后都已逐步放开。虽然在基础业务上还存在地域方面的一些限制,但是开放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由此我们必须要对新时期下电信业投融资所面临环境和形势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对已过去的三年中国内电信业在引进外资、吸纳投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电信业创新面临的形势 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电信业遭遇了重大挫折。在诸多原因之中,电信运营商业务创新乏力、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因素。业务瓶颈已经严重制约了世界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尽快在新业务上实现突破,是电信业摆脱经营困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不可否认,刚刚过去的2008年,注定将成为中国百年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系列接瞳而至的大事让业界眼花缭乱:工信部成立、电信业重组、全业务运营、TD运营、三网融合、号码携带、资源共享、电信业转型……2008年的中国通信业可谓赚足了眼球。可以确认,如期而至的2009年,不管是政府上一年出台的政策,还是运营商上一年制定的战略,或是推出的新技术、新业务,都将在这一年全面落地、执行和推出。而这些政策、战略或技术、业务究竟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会遇到哪些问题,解决方案应该怎样,等等,更让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信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革。政府先后对电信业进行了政企分开、企业重组、全业务运营等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电信业的发展。尽管电信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的问题,例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运营效率不高、规模效率低下等。目前,在全业务运营过程中,电信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则更加激烈,技术无效率问题也将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提高我国电信业的技术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向纵深推进.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并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这为电信业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电信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除了在传统业务中挖掘信息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面向社会信息化.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立足于打造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信业改革十年之久,取得了重大成就,行业整体保持了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业务的不断开发、市场的不断变化,新的改革任务又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电信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第二个十字路口。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有效地解决重复建设问题;二是设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三是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科学发放3G牌照;四是在3G牌照的发放和网络建设中,合理采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笔者力图通过对我国电信业现状的分析及今后走势的研究,探讨我国电信业未来的重组改革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信重组和3G牌照发放,中国电信业进入了全业务时代。广大电信员工正充满信心地迎接这一景况,积极准备大干,以满足客户需求,开创电信业发展的新局面。不过也有少数员工忧虑:现在开办了电信全业务,还要上3G,广大客户能有这么样的需求吗?电信市场新的增长点在哪儿?再追求较大规模发展,市场会不会饱和?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的全球电信业大泡沫还在隐隐作痛,全球经济危机的海啸仍在蔓延,而中国电信业在分分合合中,已经从垄断逐渐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与“全国助残日”在时间上一前一后,默契地携手同行,表面上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巧合之中却昭示着电信业在深入服务社会各个领域的同时,愈加关注"信息公平"这一社会命题。电信业在技术变革和业务创新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电信业的重组工作已基本完成,加之3G牌照指日可待,三大运营商已于2008年底将资产、网络、人员、市场渠道、品牌等调整到位,2009年,一场“全业务”的营销竞争将不可避免。底子虽然不同,但从“全业务”的角度看,这一次,三家运营商算是真正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