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经营单元,是农村基本生活单元,同时也是农业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症结所在,可以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关键看2.3亿承包耕地的小农户能不能融入现代化,中国的乡村振兴,重点在于2.6亿小农户能不能振兴。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2.
海安县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状评析与对策初探孙家治吉远忠严国和马善华顾继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跨世纪奋斗目标。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于农村现代化。目前,江苏省海安县正处在农村基本现代化起步阶段。到本世纪末部分乡镇可实现农村基本现代...  相似文献   

3.
农经新观点     
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牛若峰在《中国农村经济》发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走什么道路》。文章认为 ,中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应当是相同的。所谓“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和具体道路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有差异 ,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主要包括 :中国是在小农户家庭经营 (户均耕地不到半公顷 )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 ;中国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实施农业现代化 ,市场发育不健全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体制的残留尤其是流通领域的部门垄断还在起作用 ;中国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 ,它和小…  相似文献   

4.
王蓉  吴进明 《山西农经》2023,(18):108-110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剑阁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情况,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农业生产能力薄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农民收入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结合现状提出加快推进剑阁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剑阁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将有助于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加快剑阁县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保持"三农"好势头,增强后劲是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加快农村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薄农村。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农业稳,百业兴,凡是农业出现滑坡时,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遇到波折;越是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如果农业现代化这条后腿一直拖着后面,整个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靠的。农村改革成不成功,三农发展有没有成效,判断标准在于农业的基  相似文献   

6.
苏玉馨 《山西农经》2024,(4):160-16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式现代化,而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推进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建设中国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及主要障碍,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克服路径,以期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打破城乡收入不平衡的现状,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老龄化折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当农村的生产方式一直维持不变时,农村人口不会出现老龄化现象,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而近30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出现了变化,农村人口也出现了老龄化现象,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民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组织有没有必要发展,能不能发展壮大?我们认为,其发展壮大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这种必要性与必然性就在于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四个四代化,必须首先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身份转化问题的由来  农民身份转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 ,农民改变以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 ,实现向现代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生活的转变。大量农民身份的转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新中国建立之初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频繁 ,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此后不久 ,为了让农业支持工业 ,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 ,先后推出了人民公社、户籍制度。农民身份成了一种制度安排 ,具有了不可转换性 ,农民是不允许向城市流动 ,只能在所在的村庄从事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  相似文献   

10.
<正>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或资本从来都是基础的、核心的要素之一。一般而言,农村金融活动主要面临可获得性、交易成本和益贫性三大问题,即能否及时方便地获得必要的融资,能否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成本,能否公义地更多惠及那些处于所谓生存经济状态的穷人。农村金融活动的特殊性在于此,农村合作金融的独特优势也在于此。一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扎根于乡村和农  相似文献   

11.
<正>改变传统"小而散"的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以培育新型主体为重点、农业规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江苏省宿迁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围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措施,创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2.
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要实现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品性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发达和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抽象看,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产业部门,从具体看,它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从动态看,它是农村也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从现实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未来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化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速小城镇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 3 9年前 ,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 ,我国就正式确定在本世纪内 ( 2 0世纪 )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近 40年的风风雨雨 ,中国在四个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如今 ,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构想 ,国人为之振奋。我们知道 ,在四个现代化中 ,农业现代化难度最大 ,这是由我国农业基础较差、农业生产方式、手段落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人口基数大等国情所决定的。对于中国…  相似文献   

14.
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把盘锦建成农业强市李述仁熊维青庄严一,农业强市的内涵、标志及指标体系盘锦是一个农业小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小,在全省占的份额少,但从总体素质上看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还不低。现状表明,我市农村经济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结构优化,全面...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企业化经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初期,正是我国由小农家庭制农业向高度商品化的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各国由于资源贫富及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乃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和道路不尽相同.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小农家庭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特征十分突出.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条件,也是国家制定农业政策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传统农耕社会为起点、以农民利益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是一系列基于中国实际、符合历史规律、蕴含党和人民百年经验智慧的思想体系和实践道路。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乡村振兴五个重点领域为内容体系和以科技创新、城乡融合、改革深化为动力驱动的“一个核心思想+五项重点内容+三维动力驱动”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表明了我党对农业、农村、农民这一根本性问题的高度重视,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和民生问题的改善、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在于农民,尤其是离不开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育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索我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有助于解决"由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以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与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以下简称"两区共建")即在建设农村新社区的同时,也规划配套经济园区,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它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顺利实施,是以农村特色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业企业化经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初期,正是我国由小农家庭制农业向高度商品化的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各国由于资源贫富及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乃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和道路不尽相同。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小农家庭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特征十分突出。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条件,也是国家制定农业政策的客观依…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推进农村“三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发展新阶段,面临战略性结构调整,能否顺利完成这一任务,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实现的成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这也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