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我国信用经济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一个严肃紧迫的课题。但由于个人征信体系尚处在发展初期,距离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内容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对策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失信稳罚机制;扩大个人信息应用范围;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征信宣传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石,而征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保证信用功能的良好发挥。本文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能有助于今后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信用体系的发展是重要一环,而征信体系建设是信用体系的核心内容。在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速发展个人业务的背景下,只有加快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才能促进消费信贷等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进而促进经济与金融快速健康发展,在全球竞争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本文通过对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国外发展及国内实践的分析,最后提出关于发展个人征信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信用征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征信的需求日益加大。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用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征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新型服务行业的征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社会对征信的监管要求越来越紧迫。本文结合山西省征信监管工作实际,分析考察了我国征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教训和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我国征信监管的对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已逐步过渡到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交往越来越依赖个人征信体系提供的信用信息的后台支持,目前我国个人全面征信体系建设存在个人信用信息分散零乱、缺乏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个人信用信息管理法规滞后、个人信用信息涉及各方配合性差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提升个人征信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及职权,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集中整合;建立以举报核销纠错内容为中心的动态信息更新机制;完善全面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个人全面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信用信息相关方相互配合意识,完善个人全面征信体系,充分发挥个人信用信息的参考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总结各地实践,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宜借鉴欧洲大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征信体系,以非公共征信机构作为补充,加快信用立法,规范信用使用制度,完善信用监管.  相似文献   

7.
加强地方征信体系建设是建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在了解征信和征信体系概念的基础上,来调查和分析我国目前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征信机构等三个层面来加强地方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危机凸显,而货币政策依然从紧,中小企业融资举步维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片面而低效,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进行有效融资。要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必须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监督氛围,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优化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安全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9.
曹颖 《北方经贸》2014,(8):155-156
个人信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健康有效的征信体系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对策是:继续完善个人征信的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平台,拓展个人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积极培育第三方征信机构,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征信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信用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0.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已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便是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建设的现状出发,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多维度立体化征信及大力发展市场化中介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用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关系的纽带,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内个贷业务的迅速增长,重塑社会信用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深入了解和适当借鉴,对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现状 (一) 国内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我国的信用征信建设起步于上海。199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并核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从事试点业务。2000年6月28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建成信息共享体系——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消费金融借贷双方信贷活动分为授信决策和归还决策两个阶段,运用完全静态博弈模型和无限阶段重复博弈模型来分析借贷双方"囚徒困境"问题,以期对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些许意见和建议。分析结论表明,就目前我国征信状况,完善义务征信的法律体系,成立信息全面、独立的国家信用中心以及鼓励民营信用公司进行积极良性竞争,是比较理想、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相结合的联合征信模式,政府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是规划和立法,过多的行政干预不利于建设一个独立、公正、高效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陈晶 《商场现代化》2005,(32):199-200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公共模式和民营模式相结合的联合征信模式,政府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是规划和立法,过多的行政干预不利于建设一个独立、公正、高效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工商行政管理》2011,(18):56-57
现有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征信主要依赖于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产生的企业信用信息,虽然征信体系包括了外联指标,但实际外联的企业信用信息主要是荣誉信息,"失信"信息几乎没有,社会征信功能低,企业信用评价不够全面、完整。要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功能作用,促进企业加强信用自律,推进社会信用建设,扩大外联征信和服务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安徽省各级工商机关积极探索参与外联征信服务工作,与税务、建设、物价、公安、文化、银行等部门加强合作,推进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6.
(接第7期) 三、美国、加拿大信用体系与我国信用建设的对比和启示 目前北京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信用立法滞后,数据的开放和使用都缺乏法律上的明确界定。特别是对政务公开信息和国家秘密如何界定,对企业公开信息和商业秘密如何界定,对消费者公开信息和个人隐私如何界定,都没有法律规定,征信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相继被运用到互联网金融后,我国征信业发展日趋成熟,配套的征信服务越来越完善。相对于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个人消费信用体系的建设却十分落后。大学生个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对各高校普及信用教育、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关都带来挑战。应通过新技术完善信用评估体系,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评估机制,政府应出台针对大学生信用的相关政策,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为打造诚信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志忠 《商业时代》2012,(22):109-11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法治社会的内在体现,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健全的征信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当前我国信用缺失状况普遍存在,危害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建立与明确我国征信体系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本文指出,在现阶段征信体系建设宜采取"政府主导、央行牵头运作、有关部门配合"模式,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特许经营、商业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谢臻 《现代商业》2013,(33):190-192
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将首先对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内涵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完善该体系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并就征信平台建设,信用档案内容,征信监管制度和征信法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谈信用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与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菱 《消费导刊》2009,(14):142-143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然而目前,我国在信用信息收集和使用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很少,仅有几个地方性法规可以参照。另外,国内尚无对个人隐私信息范围进行界定的法规,也没有颁布对个人和企业信息的相关保护条款。但是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信息权利的申索和追偿、名誉权和隐私保护中的种种矛盾都逐渐凸显出来,尚处起步阶段的商业征信机构经营步履维艰,政府公共征信机构又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法律缺位已经成为信用信息产品市场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的桎梏。因此,我国亟需出台对个人和企业原始信息界定、交流、运用的基础性法规和规范信用信息采集、使用的特别法规,从而达到保护信息主体权益,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