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宁     
《新财富》2009,(8):66-66
李宁在其近20年的运动生涯中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退役后,李宁加盟广东健力宝集团,随后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北京奥运主火炬。  相似文献   

2.
王芳  闫威 《中国品牌》2012,(11):82-84
李宁可以做任何事,但是李宁公司要聚焦,要做中国的、体育的、专业的体育品牌,这才是李宁品牌的初衷。这个梦想不会变9月26日,在北京通州区光机电产业基地李宁运营中心,参加完明年产品设计规划会的李宁,换了一件大红色的李宁运动服走出来。从7月5日在香港的业绩说明会上,宣布"我回来了"之后,他开始尝试把想法跟投资者和媒体沟通,而不像以前仅仅针对董事会和CEO。刚刚开过的会议,具体到了品类、款式和价位。不需要李  相似文献   

3.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体育首次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成为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穿着国内体育用品,开始与奥运结缘。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到雅典,“李宁”四次伴随中国奥军团出征奥运。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业》2001,(10):28-29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上,俄罗斯代表团身穿中国的李宁牌服装登上领奖台。这是继去年悉尼奥运会成为法国体操队领奖服之后.李宁服装再次成为外国体育代表团的指定服装。李宁服装一如他的名字一样,为世界上热爱体育、崇高健康的人们所熟知、所认可,成为中国品牌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5.
范旭光  肖可 《中国市场》2012,(34):58-59
<正>李宁创立之初一直主张以完善的公司制度来替代个人,主张公司去李宁化的李宁,终于还是高调现身来整顿困局。2012年7月5日,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卸任,多年来一直淡出公司具体业务的"体操王子"李宁,回归"挽救"公司。49岁的李宁依然双目有神,略染白霜的双鬓和眉宇透露了他的年龄,也宣告着这家由李宁创办的公司已经诞生22年。李宁品牌诞生、成长于本土,又要打破本土的拘束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2010年之前,受益于经济发展,李宁公司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李宁品牌作为我国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先体育品牌,通过营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营销策略也需要不断完善。本文在分析了李宁品牌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对李宁的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宁这位体操王子已经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了,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体育品牌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的视野中。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开了约700家品牌专卖店,这种被称为“李宁第四代品牌店”的专卖店,配合“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为中心布置,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更有感染力的李宁。李宁公司原有的店面中也有400家左右完成了改造。这样,上千家第四代李宁品牌店和近3000家第三代店,成为李宁牌面对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8.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李宁重重地坐在地上后,立即站起来微笑示人。他一手创办并成为最大本土体育运动品牌的李宁公司,这一次能迅速站起来吗?  相似文献   

9.
2008年奥运会,曾经的体操冠军李宁,以商人的身份参与奥运会体育用品赞助商的竞争,最终却输给了阿迪达斯。 20年一个轮回。回想起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李宁在最后一次比赛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尽管当时他是像惯常一样带着笑容走下赛场的,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沮丧和难过。  相似文献   

10.
李宁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体育品牌企业之一,分析其营销策略不仅丰富了体育营销理论,同时对国内其他体育品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四个角度对李宁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国本土体育品牌的老大——李宁公司在创立20周年之际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开始了李宁品牌的新时代。这标志着李宁将以新的面孔来面对当今高竞争的体育休闲市场,展现新的品牌形象。在这种大规模品牌的全面转型中,李宁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考验,其重塑品牌的举动,给现今其他体育品牌的品牌策略提供了典型的实例,其成功与否都将对当今体育休闲市场产生巨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12.
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市场推广方面李宁品牌能够与消费者共鸣 李宁作为一个国内体育产品领导品牌,在20年来的营销方面,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市场策略——让产品与消费者共鸣。  相似文献   

13.
伊西科 《商务周刊》2011,(Z1):78-82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李宁重重地坐在地上后,立即站起来微笑示人。他一手创办并成为最大本土体育运动品牌的李宁公司,这一次能迅速站起来吗?一则公告引发的股价雪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财富》2004,(32):20-22
李宁公司是中国最早运用体育营销的著名企业,它以世人瞩目的奥运会为舞台,以体育赞助为契机,结合广告、公关和促销等其他沟通手段同时出击,优势互补,突显整合效应,掀起了一个个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高潮。李宁这一拿手好戏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得到了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5.
李宁怎么了     
对于国内最大的体育服装企业李宁来说,2011年也许是—个转折之年。  相似文献   

16.
重塑李宁     
正国际品牌在扩大地盘,有本土品牌已重拾增长,转型两周年,李宁都在忙什么?变革操盘手独家解说再造品牌的逻辑。"两年的时间,我睡觉的时间少了,白头发多了。"金珍君笑着指了指鬓角。2012年7月5日,李宁公司宣布改组管理层,金珍君作为股东方——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PG(德太投资)的合伙人,调任为执行董事兼执行副主席(2014年3月获任代理行政总裁),他与李宁本人一道领导变革计划,主要负责内部事务与运营,历时刚好两周年。两年间,李宁公司的业绩触底反弹,2013财年收入58.24亿元  相似文献   

17.
友梅 《中国工商》2001,(7):58-59
目前国内第一体育用品企业李宁集团,已在全国拥有8个分公司、350家专卖店、600多家店中店、2000多个销售点,城市覆盖率达到90%。在国内,每10秒钟就有一件“李宁牌”产品售出,1997年年产值达7亿元人民币,更在1999年创下了7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无疑这些成果充分显示出了其集团的强大实力。作为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国内体育产品开发企业,李宁的成功无疑使人们看到企业经营的取胜之道。 取之于体育,用之于体育 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始创于 1990年,至今已由最初的运动服装公司发展到拥有运动服装、便装、鞋…  相似文献   

18.
走自己的路——李宁电子商务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岗 《广告大观》2010,(4):108-109
李宁不仅是国内体育品牌行业的先驱者,也是国内体育品牌行业网络营销的佼佼者,其营销的特点就是出奇制胜。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李宁公司巧妙的隐性营销让李宁品牌大放异彩;2009年,李宁公司凭借在互联网上多年积累的影响力,把电子商务做得风生水起,网络渠道的销售额突飞猛进,成为传统鞋服行业电子商务化的典范。这几年,传统行业厂商,鞋服行业厂商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的不在少数,然而网络销售业绩杰出者并不多,李宁式的成功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基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的理念转变,体育品牌在营销推广策略上也需要有所改变,李宁的“夜跑”项目在宗旨、目标以及推出时机上恰恰因应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致富时代》2012,(12):2-3
近日,李宁、安踏等企业先后爆出利润降低的消息,诸多品牌门店纷纷关闭,寒冬气息浓重。专家分析认为,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后的迅猛扩张和"粗放式"发展,国产体育品牌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整个行业将迎来一次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