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平安银行潇洒地将"1+N"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网上。据统计,消费互联网在2013年10万亿电子商务总额中只占到16%,产业互联网占到了80%左右。平安银行凭借其"1+N"的供应链金融固有优势,在2014年7月正式上线橙e平台,整合供应链生意与金融电商,在供应链在线融资、在线支付、理财、保险等综合金融领域发力,锁定中小企业,力图打造一条"熟人生意圈"的生态链。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9日,复旦大学—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工作室成立仪式暨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2.0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供应链金融2.0"是平安银行继2009年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以来,首次以全新的理念推出的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供应链"模式靶向解决客户痛点,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生意圈,为供应链参与者提供资金融通服务,构建起网络金融生态体系,进而增强商业银行的内生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平安银行经过去年—整年的主动布局和资源重配之后,转型效果显著,在"公司、零售、同业、投行"四轮驱动中,主要业务条线均呈现"士兵突击"般增长,尤其是投行业务快速扩张,"金橙"品牌优势增厚,体现出平安银行强大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5.
国内首加供应链ASP———开启网(WWW.aspany.com)正式诞生 ,通过供应链ASP ,不但为企业节省IT费用、降低成本 ,更主要是帮助企业拓展业务 ,为企业带来生意。开启网由江苏综亿股份、北京综亿达软件有限公司支持 ,定位于为广大企业提供应用服务的供需链ASP运营 ,其网站主要提供在线电子市场、在线门面、企业管理营销咨询等相关企业应用。为企业管理提供平台应用 ,成为企业管理运营商。将生意带给每个企业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控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关键,在线供应链金融区别于传统线下运营,具有周期短、主体多、环节复杂、可控性差等特点,对风险评价与度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钢贸电商平台H公司的"平台+基地"在线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为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探究风险评价的良好对策,以期对企业进行在线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一种新的金融融资模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并且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金融行业普遍开展的一种新的业务。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最开始是由国外传入国内的,而中国的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最早开始开展这种业务,比如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等,这些银行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颠覆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构建起了新的融资关系。线上供应链金融为我国企业的融资提供了相对便捷的通道,这种融资模式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重点探究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概念,进一步探究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西的供应链金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省政府也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来破解江西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本文先指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生成是江西在线供应链金融实施背景,并按照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主体的不同,对江西在线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为江西供应链金融融资各方在开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时,提高融资效率、提高业务、资源配置效率,为有效缓解江西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十大电子支付的经营处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2005年网上支付十分火暴,“买卖通”、“e拍通”、支付@网等都已成为中国在线支付的角逐都。而google、盛大等大牌电子商务公司,也纷纷表示要进军网络支付市场。有些网站甚至打出“年服务费0元,手续费1%”的招牌,大有“我为支付狂”之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跳出银行办银行",这家中型银行正在搭建自己的交通金融商业模式。"目前我们最大的动作是牵头把这个联盟搭建起来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平安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副总裁罗峥说。在4月份杭州融智联盟高峰会上,平安银行联合109家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整车厂、经销商、交易市场、二手车、租赁、零配件、服务供应商以及平安集团10余家单位,要做产业基金、汽车产业园的消息激发了不少人的想象。汽车是平安银行重要板块之一,而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等传输,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技术,重点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痛点问题,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金融创新。首先,通过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征和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匹配度;其次,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的业务和信息互连,通过相关的信贷问题解决融资,提高监管,降低风险等,挖掘区块链技术的技术路径,解决供应链的障碍金融发展,并以平安银行为例探究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浪潮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购物方式和商业模式,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也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信用证(L/C)、电汇(T/T)或托收等结算方式,由于付款周期长、手续繁琐的问题,催生了各种跨境电子商务结算方式。各种在线支付方式与信息发布、在线交流、物流服务的一体化服务成就了今天的e Bay、Amazon、DHgate等网上外贸批发和零售平台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互联网+"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并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为褒奖。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为了进一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B2B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对不把供应链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B2B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期达到研究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互联网条件下出现了一批金融企业.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使他们在短期内迅速成长.由于网盛生意宝公司的"小门户+联盟"模式对会计核算有更严格的要求,也由于公司涉及到的种类繁多.因此,文章从互联网的条件出发,以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充分认识国内外金融企业现状和中国金融企业会计存在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判断原则和处理方法,对浙江网盛生意宝公司进行会计核算理论研究和全生命周期的会计核算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2016年以来,对公业务等"大"生意增长乏力,而住房信贷、消费信贷等围绕零售信贷的"小"生意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当中既有机遇也有隐患。本文从商业银行如何做好零售金融、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等相对小业务入手,分析了以往商业银行布局中的短板,并对银行未来如何从中发掘发展机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线支付是电子商务系统中一项关键功能,由于在线支付流程设计、技术安全等因素,对在线支付产品的推广和营销方式一直处于探索极端。本文在对接受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线支付产品的推广思路。  相似文献   

17.
A银行立足于线上供应链金融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充分结合分析了中小企业和下游产业融资困难、融资贵等显著的问题,以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放贷速度为方向,推出了“工银e信”产品。中小微企业融资已经成为了老大难问题,“工银e信”产品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成为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浸入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地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先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特征及优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当前“工银e信”融资模式存在的优势,明确了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工银e信”融资模式的必要性。根据“工银e信”产品的经营现状,对“工银e信”融资模式的贡献及价值进行了阐述分析,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工银e信”融资模式的需求基础。最后提出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工银e信”融资模式完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金融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在研究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时很多都是环绕资金流以及产品信息,忽略了终端客户,到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金融还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在研究中往往是通过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讲述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分析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类型管理和融资,重点讲述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实现线上交易担保和商机扩展,同时具有价格发现机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陌生人社会从其字面意思去理解,更多的可能理解为一种缺少关怀的冰冷社会,而从法律的角度理性的去考虑,在陌生的世界里更多了一种公平和平等,每个人都以陌生人的身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那这样就多的是用理性去考虑问题,少了感性的因素。从对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理解出发,对当今社会的熟人社会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引申出如何建立一个陌生人社会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现有的"1+N"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供应链金融产品较为单一、信息不对称、供应链模式多样化但贷后体系不完善、风险控制弱等。怡亚通的"1+N+L"链式金融服务模式改变了"1+N"供应链金融由核心企业满足上下游客户单纯融资的需求模式,在物流金融"L"的基础上,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以及线上线下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能够实现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