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类的需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产生 ,物质、政治、精神三大需要产生了三大文明。而政治文明的标志就是民主政治 ,因此在物质、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决定了民主政治逐渐发展的必然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建设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更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科学地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务之急是把握十六大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中维护农民工政治权益的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在乡村和城市都处于边缘化,导致农民工政治权益空壳化,这既不利于农民工政治素质的提高,又妨碍城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工的政治权益,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朱轩 《黑河学刊》2011,(9):45-4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党内民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而使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陶亮 《理论观察》2008,(3):28-29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声宣告:“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刚刚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基层的工人和农民代表大幅度增加。透过两会这扇窗,会发现国家正在“更加民主,更加开放”,参政议政的人民主人翁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似乎离政治文明的道路不远了。然而,洞察我国大众政治参与的现状,会发现民主政治的道路还很长,还存在很多问题,探索其原因,寻找出路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体之一。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中,民主党派不仅能够协助中国共产党化解参与危机、认同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而且在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丰富和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中国政治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行为四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沟通,协调发展,构成了政治文明的统一体。就四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之“本”,不同的政治文明形态的本质属性要由它来体现;政治体制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的规则化和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适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为政治体制的改革创新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轨迹从理论上的逐步成熟到实践上的不断完善,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重要内容和第一要务。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力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胜利实现。当前要紧密围绕政治思想文明、民主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和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其鲜明时代特色大放异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写下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民本思想又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这一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民本思想有其内在的缺陷,在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设置了某种程度的障碍,但在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其合理内核,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向前发展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和显著特征.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首要任务.以党内民主推动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树立科学的民主意识,以确保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汉成  程水源 《乡镇经济》2009,25(10):16-20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文章以中部典型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为例,深入阐述其管理民主的发展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管理民主建设提出若干对策措施,为中部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文明的培育需要科学的指导。在明确培育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确立培育目标,并目标分解为网络主体文明、网络内容文明、网络使用文明三个具体的目标。分周期、分阶段,三支队伍各负其责开展高校网络文明培育。  相似文献   

15.
林业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并肩负光荣使命,应当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阐释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林业体制,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为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于民主的把握还不是很成熟,我们应该在充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中国式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红利生成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是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权力的制约体系并切断权力与利益集团的直接联系,建立公正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的程序,提高制度质量并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是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的三大条件。我国释放改革红利的制度空间还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构建有限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发展型国家,实现从非直接统治型国家向直接统治型国家的转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止权贵的市场经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蒯正明 《特区经济》2008,228(1):129-131
皖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通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目前农村干部素质、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还存在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本文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农村提高干部素质、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多种措施来加强皖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治民主的实现有赖于制度的保障。政治民主的各种制度无不包含着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与制衡的机制。本文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制度的保障,才为政治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使专政政治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制度保障,也就不会有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