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本院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6月出院的757例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7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使用298例,使用率39.4%;无指征用药39例(13.1%);用药频次前三位: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克林霉素;单一用药262例(87.9%),二联36例(12.1%);术前0.5~2.0h给药270例(90.6%)。结论我院围术期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使用药物档次高、用药时机不当,疗程过长。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秭归县中医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素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统计秭归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12月出院患者的I类切口手术病历168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97.6%,共应用7类12种抗菌药物。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噻肟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临床药师适时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实施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以干预前、后骨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为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骨一科Ⅰ类切口住院病历,整治前536份,整治后695份,设计手术预防用药调查统计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前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为64.9DDD,整治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为14.3DDD,下降率为78.0%。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为整治前59.2%,整治后为98.9%,用药时机正确率上升67.1%;平均预防用药时间整治前为7.39天,整治后为1.25天,下降率为83.1%;人均抗生素的费用从866.33元降至167.23元,药品费用下降率为80.7%。结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骨一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有改善,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外科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病例,对不合理用药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病例740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218份,占29.5%(218/740)。其中Ⅰ类手术切口病例22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43份,占19.4%(43/222);Ⅱ类手术切口346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127份,占36.7%(127/346);Ⅲ类手术切口17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48份,占27.9%(48/172),Ⅰ类手术切口不合理应用率明显低于Ⅱ类、Ⅲ类手术(P<0.05)。结论我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较好,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低于其他类别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围术期的合理使用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6%,其中I类手术使用率为96.9%,II类手术使用率为99.2%,III类手术使用率为100.0%。结论我院围术期用药指征把握不严,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时机不佳,用药过度,且标本送检率低,应加强监管,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院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提升本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质量。方法本院于2012年1月起采取措施干预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随机抽取2010年(对照组)和2013年(观察组)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各10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用药选择、预防用药时机及预防用药疗程合理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法用量合理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指征联合用药、无依据换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在降低抗菌药物费用而不影响患者预后的基础上,提升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减少无指征联合用药、无依据换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外科围术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预防应激性溃疡(SU)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9至11月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外科5个科室共270份手术出院病历,调查每份病历围术期使用PPIs预防SU用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270份病历中138份使用PPIs预防SU,使用率为51.1%;使用PPIs预防SU病历中,50.0%(69/138)患者预防用药无明确指征;PPIs预防用药患者的高危风险因素主要为高龄≥65岁、多发性创伤、复杂手术;药物选择以注射用奥美拉唑为主,占88.6%(140/15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8.1%(155/158);给药频次以每天1次为主,占76.6%(121/158);PPIs预防SU的平均疗程为5.5 d。结论该院外科围术期使用PPIs预防SU用药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宜制订外科围术期PPIs预防SU用药标准,以规范临床用药,进一步促进PPIs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00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药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经过观察两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看出,研究组合理使用率(96.4%)较对照组(78.8%)提高(χ~2=13.892,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4%)明显较对照组(14.4%)低(χ~2=9.357,P<0.05);两组静脉滴注速度过快、重复给药、未单独给药、药物选择不当以及疗程不当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χ~2=0.304、6.545、1.005、1.565、1.589,均P>0.05),但研究组超适应证用药、使用剂量超标以及用药剂量不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4.571、4.917,均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增强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两种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钬激光碎石术感染的成本-效果,以探寻经济有效的术前预防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并于术后规律性应用2 d,比较两组预防感染效果、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预防感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P<0.05)。将抗菌药物成本剔除15%的药品加成后,结果显示,A组成本-效果比仍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达到较理想的抗感染效果,选择头孢呋辛作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质询在临床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实施前2012年1-12月和实施后2013年1月—12月患者资料各150例和用药处方各150份,比较实施前后1年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率。结果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工作实施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理用药质询用于临床药事管理工作可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风险,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院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7月份泌尿外科出院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医嘱进行专项点评。结果 120份病历中有64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3%;预防用药起点高,种类选择欠妥,疗程过长。结论该院泌尿外科需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病历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2月的门诊处方4233张,病历366份,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分析药物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39.95%、住院73.44%;用药合格率处方89.91%、病历21.88%;标本送检率为21.88%;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率99.16%。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合格率低,存在用药过度、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抽查我院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60例围手术期患者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68.33%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90%是预防用药,63.33%是术后用药,43.33%用药时间超过10天。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大环内酯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结论尽管国家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仍很普遍。医务人员应对用药情况进行定期进行调查,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纠正,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树立起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围术期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纤维瘤切除术100例患者的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A、B两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时间≤24 h,A组有效率为92.0%,B组为91.3%;用药时间>24 h,A组有效率为96.0%,B组为92.6%;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身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药物价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后24 h便可停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且头孢唑林钠成本更为低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途径和时机。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手术治疗的患者91例,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给药和术后24 h后用药的概率相对较高,分别占36.1%、52.7%;其中7例出现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占7.7%,无1例术后感染症状出现。结论严格遵循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于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做好预防用药工作,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再应用抗菌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科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具体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863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给药法(930例)及改革给药法(93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P>0.05),而改革给药组在用药疗程、用药剂量、用药经费方面均少于传统给药组(P<0.05)。结论采用改革后的抗生素使用方法,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同时能缩短用药疗程、减少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减少药物资源的浪费及患者经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强化医院药事管理职能,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合理用药考核机制。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完善药事管理组织和制度,将工作重点从监管药品质量转移到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中,通过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工作,健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考核机制、指导并干预临床合理用药。结果药占比从2009年的44.8%下降至2013年的32.8%,低于"二甲"医院平均水平。3年来,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15.9%,病原学送检率上升15.2%。结论临床用药情况有序可控,有效遏制了药品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前后两年的用药改善情况。方法选取1 000份医嘱,比较医嘱中不合理用药、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追踪对应患者的药物费用、抗菌药费用、住院时间、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最优干预办法,并选取干预后的1 000份医嘱对以上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不合理医嘱、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等情况明显减少;抗菌药使用量大大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减少,病程缩短;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可明显降低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用药情况,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13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5%,其中主要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多肽类等。结论目前内科住院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患者用药比例较高,临床应强化对患者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200份出院病历,对病历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200份病历中合格病历84份,占4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100%;微生物学检查百分率为0.67%。结论我院临床用药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