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博弈研究——基于行为差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如政府、村级组织、农民等作为"经济人"通常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目标取向均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进而决定了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行为差异。农村公共品供给各主体不同的行为取向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博弈是造成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短缺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强势主体,是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局部非理性特征决定了其供给行为的扭曲,中央政府应对其约束与激励并举。农民由于内生合作能力的贫弱较难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需要一个自上而下凭借行政强力的乡村组织介入到村庄秩序的建立中,同时也要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VAR模型及运用协整检验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 研究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以 及因果关系。根据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公共品的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具有长期效 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贡献率13.3%为最大,农村医疗卫生经费投入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贡献率11.5%位列第二,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 贡献率3.4%相对最小,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 资和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这是由于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对 农村公共品需求类型发生了变化,从注重基础设施的硬公共品需求转向对教育、医疗卫生等软公共品的需 求迫切,因此以农村公共品的需求类别为导向,科学制定高效率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规划,达到促进农民增 收目的,当前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优先序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农村医疗卫生经费投入、农村集体 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供给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比较强势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与各部门公共品需求决定机制来探讨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偏向的公共品供给配置内生于地方官员在追求政治晋升和维持社会稳定之间的权衡;而各部门的公共品需求则取决于二元经济背景下各部门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此,部门间公共品供给配置的政治决定机制和各部门公共品需求的市场效率原则之间的割裂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相似文献   

5.
后税费时代,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出现了结构不合理、效率与质量不高、供给主体权责失衡等多方面问题,深入探析可以发现其根源在于国家基础性权力与乡村治权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割裂.推动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必须实现国家与乡村在理念、资金、制度三方面的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山东省11个县(市)32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主要农村公共品供给质量差已经取代供给数量不足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首要问题;科技和信息服务、医疗卫生不但是农民最不满意的农村公共品,也是农民最急需的农村公共品;主要农村准公共品的供给呈现多主体的格局,政府主导或引导、混合供给的模式已经形成。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农村公共品各供给主体的能动性,在继续增加供给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改善供给质量,并将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农村公共品"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和"上下结合"的供给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并不是完全的集体行动,也不是单个家庭的个体行动,而是在我国农村公共产权的前提下农户相互博弈的一种行为结果.本文利用"涓滴效应"和"囚徒困境""理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在这种制度环境下要走出农户经济行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悖论,关键是从各个方面创新农户收入体制,提高农民的收入,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增加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在公共品的供给上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结果带来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困境,农村组织出现了绩效衰减。农民们应对绩效衰减不外乎有竞争机制、退出机制和呼吁机制,而我国的实际又决定了农民们只能寄希望于呼吁机制。因此,我们的制度安排必须提高农民们的呼吁效率,并以此来培养农民们的忠诚,尽快修复绩效衰减。  相似文献   

9.
利益主体博弈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个利益主体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进历程为线索,围绕农民个体、农村集体和政府部门的利益诉求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农民个体的诉求得到了回应,宅基地权能不断细化;农村集体的利益诉求得以体现,但管理集体资产的权利发挥受限;政府在改革中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理性经济人"的双重角色。提出建立宅基地"双有偿"制度,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权益;强化农村集体权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