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从事跨国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目前世界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控制着50多万家海外分支机构,其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其在东道国的销售额以1998年为例,高达1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7万亿美元的世界出口额,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4万多亿美元,就其全球事务而言,跨国经营已经是一种新的国际行为,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加入WTO,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企业如何选择对外投资的投融资战略,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与发展跨国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的对外开放吸引了一大批著名的国际企业来华投资,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启发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中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当前,无论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从企业的自身状况来看,中国企业都有必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跨国经营。首先,余波未尽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周边国家纷纷…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西方跨国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大举进入中国,抢占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而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迅速发展并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些年来,中国企业真正成功的跨国并购并不多,各种微观和宏观因素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及我国加入WTO,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跨国经营,寻求国际发展,在不少企业取得成功的同时,我国走出去企业也屡遭风险磨难,这其中除企业自身经营风险等之外,还包括国家风险。那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由于债务人所在国的某些国家行为而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得债务人拒绝或无法偿付国外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包括征收、战争、汇兑限制或政府违法等,因其具无法预测性,故而成企业国际化经营中除自身经营风险之外最大的风险。适应全球化大时代脚步是企业现时之必须,实现跨国经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关系企业命运和发展,而走出去的中国国内企业如何应对国家风险,笔者以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愈加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逐渐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更加深入,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指导下,进行对外扩张,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走出去”过程中失败过也成功过,针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向优秀跨国企业学习,从国家宏观调控到企业微观改善,全方位提升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20年间,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资金,人才诸方面都有了惊人的发展,燕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也有了明烛的增强,中国企业在自身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之后,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 境外市场,跨国经济便成为中国企业做大自己,扩展实力的好机会,从崦实现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从目前跨国经营的范围,由轻纺,化工,机械制造向石油钻探,日用百货方面拓展,在国外兴办各类企业近万家,投资近20亿美元,同时,我国企业还参与了国外资本市场的经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跨国经营正成为中国熟悉世界,参与竞争,追赶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窗口和桥梁。  相似文献   

7.
《商》2015,(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技术获取模式在汽车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分析中国汽车企业跨国经营的技术获取模式,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舞台上的竞争力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种模式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要求组织管理者必须以全球视野,思考所在行业应如何审时度势地调度其日益复杂的战略运作。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国际企业纷纷加强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管理当局在重新制定或修改其生存、发展和创新战略时,必定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革,例如跨国界的业务重组、加强全球战略联盟、跨国界收购与兼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参与跨国经营活动,并成为跨国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借鉴西方企业己有的管理研究的成果,结合中国外资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跨国经营过程中管理问题,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例如,投资规模小;外国市场进入方式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等等.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很落后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各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形成趋势和潮流,中国企业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国内经营向国际经营转变,以跨国的视野和观念在国际上寻找有利的经营机会和发展空间。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开始全面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经济的发展必将以世界经济为背景,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的规模和领域。我国企业的经营必将以国际市场为其活动场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1、经过多年市场导向的改革,中国企业已开始形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意识,自我发展以谋求自身利益增大的愿望普遍增强。2、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经营自信心显著增强,对国际市场的神秘感和跨国竞争的畏惧感已日渐破除。3、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内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尚存在着多种不稳定因素,使部分企业感到经营环境不尽人意,跨国发展谋求更理想的经营环境逐步列入企业日程。4、国家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对跨国投资综合利益的追求,在政企未完全分离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行政促动和财政支持,推动企业的跨国化发展。5、公有制的条件下,加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尚未真正完成,使得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前提翟晓君伴随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也跃身于企业国际化的行列之中,这已成为跨国经营潮流中一股新的力量。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同样意识到,跨国经营、对外投资是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跨国零售企业的本土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世界零售业巨头纷纷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来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零售业这样一个具有明显内向性特点的行业,跨国经营的企业只有真正地植根于当地,从方方面面彻底地融入当地经济和百姓生活,即实施本土化,才能顺利地实现国际化经营.所以本土化对于跨国零售企业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且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条件下。中国在向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企业无疑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为了实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跨国并购成为中国资源型企业的必然选择。分析了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其特征,提出了现阶段跨国并购的策略,有助于企业突破国内资源约束、消除中外资源流通的障碍,使资源型企业及其关联中国企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卫东 《江苏商论》2002,(10):44-45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下,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多把培训外派管理人员,提高其国际经营能力作为迎接产业国际化、市场一体化大趋势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加入WTO,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为把握机遇,成功地开拓海外市场,实现跨国经营,我们应研究并借鉴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派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市场和资源是发展经济的两个重要因素,伴随第三次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世界各国对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跨国公司作为世界上最敏感的“经济动物”,它的触角总是在最有利时机,伸向最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国家、地区和行业,实行跨国经营。跨国公司在实行跨国经营时,始终面临“水土服不服”的问题,在这方面世界不少知名企业,创出了许多方法,尤其本土化之道特别有效。探寻他们成功的秘诀,有助于加入WTO后,纷纷“走出去”的我国更多的企业跨国经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新动向童亚青,刘剑华跨国投资全球经营的世界经济大潮正在涌来,又一个跨世纪的历史机遇已初露端倪……进入90年代,企业经营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齐建设保有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加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金融自由化获得巨大发展以及各国外资管理政策更倾向于自由的形势下,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跨国并购作为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了跨国创建而成为了跨国投资的主导方式。随着中国经济曰趋活跃,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进行跨国并购的问题,如何引导中国企业进行有效的跨国并购,在现阶段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并购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中国企业面对国内发展步调缓慢或者经营受限的形势,纷纷参与跨国并购。本文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对海外跨国并购后的文化冲突和危机进行剖析,讨论在我国企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整合不同文化,创建有竞争力的新企业文化,有效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在规模和经济效益上都有很大进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跨国经营。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涉足的还是贸易型、资源型投资领域,且存在投资规模普遍较小等诸多问题。本文试通过运用SWOT模型对中国跨国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跨国经营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跨国公司要想适应国外市场,就必须正确地理解各种因素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一个跨国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文化差异是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何在多元文化下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是每一个跨国经营者都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文化差异的表现以及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