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商店因销售假冒名酒而被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查处。在调查时,该商店辩称“这批假酒刚进货,还未曾销售’,且不提供进货凭证和帐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给予其没收假冒名酒,并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落实全国打假统一行动,最近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北京市朝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对本区域商场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北京华云全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以每瓶655元的价格购进假冒人头马XO洋酒,以每瓶780元的价格销售出57瓶;某商场以每瓶700元的价格购进假冒轩尼诗XO洋酒240瓶,以每瓶738元的价格售出15瓶。依据相关法规,质量技术监督执法人员对上述企业给于没收非法所得,处违法所得几倍罚款和没收库存假冒洋酒的处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根据外商举报,在市公安局执法人员的配合下,对丰台…  相似文献   

3.
近日,山东省荣成市技术监督局与公安局联合行动,一举查获了荣成市谊娜糖酒有限责任公司经销假冒名酒案,这是迄今为止山东省查获的最大一起假冒名酒案。该批“五粮液”“茅台酒”共进货6331瓶,冒充货值141.7万元,其中已售出2693瓶,销售标的额61.48万元,未售出的3638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桃源县工商局办结一起销售假冒名酒案件,查获113瓶假冒名酒,罚没5万元。
  8月23日,桃源县工商局执法人员会同四川水井坊、泸州老窖、贵州茅台酒等企业打假授权委托人,对该县酒类市场进行检查,发现某名烟名酒店摆放了大量名酒。执法人员要求店主提供进货凭证,对方神色慌张。执法人员和打假授权人对货架上摆放的酒进行仔细辨认,确认该店正在销售的39瓶五粮液酒、12瓶茅台酒、24瓶剑南春酒、30瓶国窖1573酒、8瓶水井坊酒为侵权假冒酒。工商执法人员现场进行了抽样,并依法对这批“名酒”予以暂扣。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标准院工作,曾经遇到过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合行动,执法查处了一批产品(机械类)不符合企业标准,已封存。在准备对这批产品进行行政处罚(罚款)之前,为了慎重,执法人员来到了标准院。行动的执法人员认为,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就该受到处罚。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共同探讨,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面八方     
蚌埠市技监稽查大队 查获一批假冒燃气具 最近,蚌埠市技术监督稽查大队根据举报,对蚌埠市兴平街三家经销燃气具的商店及其仓库进行了检查,一举查获178台假冒“光芒”、“万家乐”等14种品牌燃气具,假冒产品货值16000余元。经现场检查,这批燃气具制作工艺粗糙,壳体多为白铁皮制成。据销售该批假冒产品的经营者供认,他们是以每台90元的价格从浙江义乌市场购进的。蚌埠市技鉴稽查大队当场对该批假冒燃气具进行了封存,并进行了立案审理。  相似文献   

7.
最近,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一次与某知名钢铁公司的联合打假行动中,在一家建筑工地查获了20多吨标注为该钢铁公司生产的建筑用钢材,货值8万多元.这批钢材经该钢铁公司质检部门鉴定为假冒产品,并出具了鉴定证明.但该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声称他们并不知道这批钢材是假冒产品,这批钢材是从另一城市的一家建材经销单位购进的,有进货发票可以证明,并出具了进货发票.购买这批钢材是因价格便宜,甚至比在钢铁公司直销部购买每吨还便宜300元.  相似文献   

8.
案情介绍 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两名执法人员在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工商户徐某销售某牌牙膏,根据外包装认定为是假冒产品,徐某就此也未反驳。只是希望能从轻行政处罚。执法人员认为徐某销售假冒商品事实清楚,案情简单,处罚依据充分,决定现场处罚,遂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条文和徐某请求,作出从轻行政处罚决定:(1)没收违法所得和剩余牙膏;(2)罚款200元。徐某对此处罚未表示疑异,第二天去银行交了罚款。  相似文献   

9.
案情介绍 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两名执法人员在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工商户徐某销售某牌牙膏,根据外包装认定为是假冒产品,徐某就此也未反驳。只是希望能从轻行政处罚。执法人员认为徐某销售假冒商品事实清楚,案情简单,处罚依据充分,决定现场处罚,遂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条文和徐某请求,作出从轻行政处罚决定:(1)没收违法所得和剩余牙膏;(2)罚款200元。徐某对此处罚未表示疑异,第二天去银行交了罚款。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5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同一违法行为能否罚款两次>一文,以某企业在接到责令改正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后的一年时间里,一直在擅自充装、经销氧气为题,提出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该怎样作为的问题.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到底该如何认定、如何处罚这类案件呢?同时,又该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和反思呢?现将部分读者来信进行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部分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罚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违法行为时,在违法行为定性、适用法律等方面主观随意性较大,违背了法律的立法原意,对被处罚企业有失公正。下面,笔者结合2002年第5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不合标准,还是冒充合格》一文中提及的案例,对处罚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谈谈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部分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罚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违法行为时,在违法行为定性、适用法律等方面主观随意性较大,违背了法律的立法原意,对被处罚企业有失公正。下面,笔者结合2002年第5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不合标准,还是冒充合格》一文中提及的案例,对处罚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谈谈意见。  相似文献   

13.
1、假冒浙江稻草隆农药案。1999年3月30日,根据举报,广西区技术监督稽查大队在广西农科院某一仓库,一举查获了一起正进行装卸的假冒农药案件。据调查,当事人周伟平、朱春洪自称是江苏金谭市农丰物资公司的经理,他们装一车假冒浙江天丰公司的农药“稻草隆”到广西销售。现场查获假冒产品291件,共计35吨,货值105万元。我局已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作了如下处罚决定:没收假冒产品,没收违法所得104760元,并处违法所得三倍罚款。但由于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中无强制性手段,使行政相对人在做完所有调查笔录后从容离去,致使没收违…  相似文献   

14.
按照无证生产处罚 山东济宁市市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丁生、新疆巩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常雪英、拉茨燕、河北怀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高长青、李树芝、安徽绩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黄莉亚认为:本案是典型的无证生产,应按无证生产处罚.因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产品未按本办法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擅自生产销售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限期取得生产许可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15%至20%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而擅自生产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限期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出售和未出售的食品)货值金额15%~20%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5.
某中外合资企业人工晶状体研制公司生产眼科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每只单价几万元,年产值数千万元,该公司将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冠以出口包装,假冒进口产品供国内患者使用。金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后,这个没有查处省级公司权限、处罚金额权限也只有4万元的部门,竞开据30万元罚款单据,后又以该企业自动放弃申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某市质监局稽查分局在一次与某钢铁公司的联合打假行动中,在当地开发区一家建筑工地查获了10余吨标注为该钢铁公司生产的建筑用钢材,货值8万多元。这批钢材经该钢铁公司质检部门鉴定为假冒产品,并出具了鉴定证明。但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声称他们并不知情,这批钢材是从另一城市的一家建材经销单位购进,有进货发票可以证明,并出具了进货发票。购买这批钢材是因价格便宜,甚至比在钢铁公司直销部购买的每吨还便宜200元。  相似文献   

17.
本刊今年第2期《案例沙龙之抛砖引玉》刊出《摩托车案违法行为如何定性》一文后,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少同仁来稿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广西西林县质且技术监督局李教荣等大多数同志认为销售者县五金公司有较丰富的购销经验,进货者明知该摩托车价格低廉,不是正牌企业生产,因此肯定其有主观上的故意,从而断定其违法行为是销售了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产品,但在处罚依据或额度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平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对平南城区春雷家用电器门市经销的组、拼装假冒彩电的商店及仓库进行执法检查,一举查获了组拼装的14吋、17吋、21吋、29吋的北京牌、凯歌牌彩电电视机共29台,货值近2万元,现场还查获了一批凯歌牌彩色电视机的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和外包装箱,经现场检查,这些彩色电视机外壳修卡,无正式进货发票。据销售该批组、拼装彩色电视机老板供认,这批假冒彩电是从广州市场以低价购回的旧机翻新后经过抛光,组拼装而成,然后贴上合格证及包装,并以每台300—1000元的不等价格销售。平南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当即予以…  相似文献   

19.
【案情介绍】近日,山东省某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辖区内某门市部销售的液化石油气瓶上未加贴警示标签和充装标识,钢瓶也未印充装单位永久性编码。该单位负责人程某又提供不出进货发票和气体相关质量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今年第2期《案例沙龙之抛砖引玉》刊出《摩托车案违法行为如何定性》一文后,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少同仁来稿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广西西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李教荣等大多数同志认为销售者县五金公司有较丰富的购销经验,进货者明知该摩托车价格低廉,不是正牌企业生产。因此肯定其有主观上的故意,从而断定其违法行为是销售了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产品,但在处罚依据或额度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