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报业》2011,(3):18-19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是报业面对的重大课题。您对报业转型升级怎么看?您认为报业要实现科学发展有哪些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方向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与新媒体崛起的双重挑战下,报业集团的战略转型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从报业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到提出媒介融合,这是一大进步。但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趋势是什么?报业集团如何进行媒介融合?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到来和迅速繁荣,给传统报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往依靠政府背景、强大物流以及印刷能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传统报业,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显得力不从心。国内外多家报纸业大亨的停刊、休刊给了传统报业当头一棒,寻求新媒体与传统报业的结合点,借助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播能力进行传统报业的转型,是诸多纸媒目前冥思苦想的解决之道。但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克服转型带来的阵痛,稳住阵脚进行发展,是传统报业改革的关键所在。中国报业分散、财力不足、竞争力低下的先天缺陷,导致其在面对新媒体挑战时愈加无力。关注中国传统报业改革和转型,借鉴国内外报业转型经验,找出中国报业的转型方向,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4,(19):90-91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对于大多数报业集团来说,新型主流媒体是下一个阶段报业转型的终极目标。那么,在报业面临经营困境、影响力危机,转型异常艰难的背景下,作为报业转型终极目标的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应该是怎样一个架构呢?  相似文献   

5.
郑满宁 《中国报业》2013,(11):64-65
2013年8月上旬,有两则新闻牵动着报纸从业者的“神经”:一是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CEO贝索斯以2.5亿美元个人收购《华盛顿邮报》;二是有媒体报道,2013年以来北京各报刊亭营业额再创新低,日均营业额仅百元左右。,有人认为,报刊亭在城市中消失是迟早的事。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省级报业集团盈利超过5000万元的只有3家,2013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报业转型已到了关键时刻,转型的方向在哪里?报业的未来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数字报业”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设计,各大报业集团均被纳入这一总体设计框架之中。然而,报业集团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却不断遭遇困境:一方面,传统业务与数字技术仍未找到有效结合方式;另一方面,网站、手机报等新型数字业务盈利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前景不明朗。因此,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符合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现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7.
徐姿约 《中国报业》2023,(2):122-123
伴随着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化期,如何在注意力经济下提升新闻内容存续空间,是报业转型需要思考的问题。播客的出现,为报业提供了数字化改造的新思路。本文以《纽约时报》开办的数字新闻播客《日报》(The Daily)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报业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大潮冲击,让传统报纸行业的衰退危机进一步凸显,业界开始了新一轮关于报业转型的讨论。报纸行业发行量萎缩、读者减少、盈利下降,使报业转型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新媒体环境中如何转变商业运营模式,成为报业在这场变革中充满争议的热点与难点。本文试图从"付费墙""开放式新闻"以及媒介分化理论三种模式来探讨传统报业转型的方式,分析三种模式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利弊,以期给报业转型之路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报海观潮     
本期报海观潮,我们刊发3篇来稿。吕尚彬撰写的《中国报业转型发展的四大战略走向》,通过考察当前我国报业转型的现实状况,梳理出了我国报业转型发展的四大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施展 《中国报业》2010,(12):7-11
报业的改革与转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第一次改革,促进了报业的转型,使报业经济全面融入市场经济。当前,中国报业又进行宣传与经营两分离,非时政类报纸事改企的改革,这必将带来又一次转型,这次转型会使媒体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形成全介质的传播能力,提高全方位的经营能力,以此向全媒体集团转型。  相似文献   

11.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4,(13):93-93
由于报业集团的传统机制体制限制以及人员结构、编制及惯性思维,在存量上改革转型,无异于虎口拔牙,轻则转型举措无法推行;重则头破血流。这样的例子在报业简直太多了。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开始,《新闻周刊》余面放弃纸质版,转为数字版,再一次凸显了报业转型的紧迫性。报业数字化转型中,电子纸报是否可以占有一席之地?从目前的形势看,电子纸报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期。但是,电子纸报并未走向穷途末路,只要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为读者提供独特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快阅读器的推广工作,电子纸报可以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信息不仅传播快,其内容也摆脱了传统文字的束缚,向图、文、声、视频等多元素方向发展。传统报媒在内容创作、信息权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并做好报业的转型发展,不仅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媒体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发展现状,提出报业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报业转型的根本是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报业多为事业性质,难以成为市场主体,难以实现真正转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事改企”改革,为报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改制后的报业成了文化企业,就具备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和股份市场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侯大明 《商》2015,(2):198-199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稳健发展,传媒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以传统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新媒体、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也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进行创新与转型。本文将以《萧山日报》为例,试析其创新转型的相关举措和其取得的成效,以及它成功转型的案例带给传统报业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兰水娜 《中国报业》2014,(21):60-61
“传媒+演艺”是报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吗?正当报人们还在观望、探讨时,一些地市级报社已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近几年,以盐阜大众报为代表的一些报社探索“传媒+演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在更大平台更高层面上推进这一发展模式,给报业的发展带来一抹亮色,10月20日,全国100多名报社负责人汇聚凤凰山下,成立中国报业文化产业(演艺)联盟,共谋文产联盟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报业面对市场、走入市场明确了路径。当下,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各类新媒体的强势崛起,报业集团在努力实现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强报业管理。就当今报业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而言,要直面市场,实现报业的转型升级和科学发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0)
新媒体的发展对报业的影响日益突出显现。为拯救报业,走融合之路和全媒体战略已成必然选择。然而,报业的种种努力却鲜见成功,不得不让人质疑,在媒介融合的大潮流下,报业是否盲目跟风?笔者认为,媒介分化正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纸媒应当更加注重在受众、市场定位、服务与技术等方面的分化,慎做新媒体,重视报业分化。在融合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报人们,需要重新审视报业转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罗春烺 《中国报业》2014,(11):29-30
传统报业的持续下行,让身处其中的同仁再也无须为是否需要转型而大费周折。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我们只需要一门心思去寻求转型的路径与方法。要转到尊重技术人才上来传统媒体涉足新媒体不可谓不早,办电子报、办网站、办手机报、开发客户端、微博微信应用等等。然而,时至今日,纸媒转型成功的案例鲜见。什么原因?痛定思痛,  相似文献   

20.
连继咏 《中国报业》2024,(3):224-225
报业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变革之一,主要表现在采购内容从实物向数字产品的转变,采购渠道实现多样化,采购模式呈现灵活和按需化的特点,采购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及采购人员的角色转型。在这一进程中,报业企业的采购管理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报业企业需要保持战略思维与创新意识,紧跟技术和市场发展步伐,不断完善采购管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