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德华同志在《中国农村经济》1985年第9期上发表的“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否存在?”一文中指出;“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一种趋势,报酬递减规律不存在;从短期来看,技术水平相对稳定,存在报酬递减规律。我认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始终存在,只是这个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受到技术进步的制约。本文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向理论界的各位前辈请教,并与管德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从1984年第7期《农业经济问题》上看到登在刊首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实质及其影响》一文,在此个人想谈点不同看法,与作者和广大读者共同商榷、探讨。 从文章阐述的观点来看,作者对“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正确地说应该称为“土壤报酬递减律”)的实质,似乎还缺少正确的理解,因而,他指责这个规律“荒诞”,认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是庸俗的经济学家替剥削阶级恣意掠夺土地肥力进行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这一观点如不澄清,也必然会如作者所说的那样:“给经济学界和农学界带来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3.
序号作品名称发表时间及刊发处作者单位1土地资本的增值收益及其分配问题《管理世界》1996年第5期温铁军朱守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中国农村信用合作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谢 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3取消农业税,改征增值税——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7期《国税总局科研报告》2002年1期课题组国家税务总局4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6期朱守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5农地分配中的性别不平等《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朱 玲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村》2005,(2):52-53
一等奖张新华、刘锐强佛山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和探索《农村经营管理》2003年6月马恩成“三农”问题与“重中之重”《南方农村》2003年第2期谭炳才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民增收工作长效机制《广东经济蓝皮书》2004年何启环新时期扶贫开发和山区发展的思考《广东经济》9/2004魏联辉促进广东农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南方农村》2004年第3期张德扬广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管理研究《南方农村》2004年第2、3期王冰中国农业生产组织政策绩效分析与评价《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温思美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第9期刊登了赵军翔同志《也谈土地有偿转包》一文,1986年第5期又登载了李录堂同志《土地有偿转包中不存在经营权的“补偿”——与赵军翔同志商榷》的文章。两文各出一端,互有得失。赵文提出在当前的土地有偿转包中存在着经营权的“补偿”,但他认为有偿转包“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地资本价值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土地资本价值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的探析周诚(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经济研究所)我在《土地价值论》(载《中国土地科学》1992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了土地价值的二元性,认为“以劳动价值为尺度,则土地自然资源是无价值的或者说它的价值是虚幻的,而土地固定资...  相似文献   

7.
杨学成同志在《也谈农业比较利益》(见《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3期)一文中,对拙作《农业比较利益、农业补贴与农业本质问题》(见《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11期)中的一些观点及论证方法提出质疑,读后启发思考,现将自己的看法再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发表的《“象田”、“鸟田”考》一文针对笔者《象耕鸟耘探论》一文(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了回答,进一步阐述了笔者的观点,认为象田、鸟田是存在的,鸟兽觅食践踏过的土地可以并且已曾用来直接种植庄稼,这种方式的普遍性足以称其为一种原始农业形态。鸟田不是鸟堂,而雒田则是鸟田。  相似文献   

9.
看过《农村经营管理》2012年第7期刊登的题为《湖南石门土地侵权纠纷案例》(以下简称案例)和2013年第2期刊登的题为《(湖南石门土地侵权纠纷案例〉商榷》(以下简称案例商榷)的两篇文章后,进一步触动了我近年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政策应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竞价承包:值得探讨的一种土地经营形式——兼与钟永玲、蔡学锐先生商榷朱开元钟永玲、蔡学锐二先生的《土地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竞价承包》一文(见《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2期,下称“钟文”),对北京市顺义县近年来推行的土地竞价承包形式,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报酬递减。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是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一个可变的生产要素同其它投入量不变的固定生产要素配合进行生产时,如果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则产量的变化先是递增然后转为递减。这里指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实物量变化,不涉及二者的价格变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由来已久,首先是由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杜尔哥和英国安特生分别同时提出的,此后得到比较广泛的引用。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的《对土地有偿转包的浅见》(下称《浅见》)在1988年第2期《农业经济问题》上发表后,受到一些读者的关注.《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11期上发表了一组对《浅见》的争鸣文章,读后,我想再发表点浅见,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13.
读了《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6期刊登的刘恩弟和陈宝玉同志的文章《如何看待农村推行土地租赁制及有关问题》(简称《刘陈文》)和刘华珍同志的文章《关于完善土地承包制的几个问题》的“承包制和租赁制有原则的区别,不宜把收取提留称为有偿承包”部分(简称《刘文》),又读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和生态学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客观前提和现实基础进行初步的探讨,对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问题也将进行粗浅的讨论,旨在促进“报酬递减”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入,望同行和前辈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是在技术不断进步与技术相对稳定两种趋势的矛盾中进行的。我们知道:(1)在技术不断进步条件下,土地报酬运动趋势是随着投资的增加,土地报酬将不断提高;(2)在技术不变条件下,随着投资的增加,将会出现土地报酬递减;(3)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土地报酬运动即不是单纯递增的趋势,也不全是“土地报酬递减规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通讯》第4期(1991年8月23日)刊载的《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载入此表的共有47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农业经济问题》,荣登榜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农村经济》为第二名;我学会主办的《农业经济》,被列为第三名。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通讯》第4期介绍:《农业经济核心期刊表》的产生,是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承担《中文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第9期发表的《也谈土地有偿转包》、1986年第5期《土地有偿转包中不存在经营权的“补偿”——与赵军翔同志商榷》,1986年第11期《试谈两篇文章的得与失——与赵军翔、李录堂二同志商榷》等文章,觉得对土地有偿转包问题有继续探讨之必要,下面谈点个人的看法:土地有偿转包的“偿”的实质是什么?农民直接将这种有偿转包称为“租地”。我认为,“偿”的实质是地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海郊区土地批租和征地获得的资金不少,这些资金用到哪里去了?《上海农村经济》杂志在1994年第六期刊载的题为《明责放权、培育郊区土地市场》这篇文章中说:“各县为了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土地批租,1993牟共获得土地出让金5512万美元,合人民币4.8亿元,从而缓解了经济建  相似文献   

19.
拙文《房地转让有先后之分吗》刊登于2005年第8期《中国土地》后,引起了读者广泛思考和热烈讨论。2005年第10期《中国土地》刊登了3篇讨论性文章,这些文章都引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三款“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关于“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其中“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报酬递减律”三个名词不加区分地运用,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究其原因是由于对讨论对象本身了解不够造成的。为此,搞清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对于把这一研究深入下去会起很大作用。本文提出一些看法向理论界的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