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价格波动导致资产持有者财富变化,从而引致消费总支出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为财富效应。基于LC-PIH模型对股票、债券、房产价格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股票资产、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均比较微弱,债券资产为负财富效应,这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小、股票价格震荡幅度大、投资收益率低、住房资产流动性小有一定关系,其中,债券资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是短期债券收益的稳定性所致。  相似文献   

2.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3.
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私人投资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轶  许勇 《消费经济》2008,24(3):81-84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脉冲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对其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均存在着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居民消费需求对于国内私人投资存在正向作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私人投资有显著的带动作用;结果同时表明居民前期消费对居民当前消费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SVAR)对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股票收益与人均消费支出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在样本期内股票指数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大小,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存在一定缺失,对提振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收入水平作为衡量居民拥有财富的直接变量对促进消费有明显作用,反映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制约了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津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进行剖析,发现天津城镇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提高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逐渐迈向高级化,也渐趋合理化,以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享受为标志的主流消费方式正在逐渐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变动、社会保障程度及消费心理作用是影响天津市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未来应进一步实施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基本消费品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消费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等举措,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同时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从而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6.
股市收益率波动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ARCH——M模型刻画股市收益风险,重点考察股市收益率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行为的影响。表明:股市收益率波动对我国城镇不同类型的居民消费行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多样化的消费政策并及时进行绩效评价考核,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一方面有助于让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大有裨益,同时又能进一步刺激居民收益的增加。而消费金融便是一个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工具。我国自消费金融业务出现以来,确实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的对策,并对我国消费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形成了股票收益变化规律下的两种资产组合投资策略。其中"反向效应"在中国股市体现为短期性,"动量效应"周期则更多的是中期性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有助于股民对股市的投资行为与投资策略进行理性思考,为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探析股市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确定现金股利和留存收益的比例,因此现金股利政策的实施情况决定了股票投资者收益的大小.此外现金股利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实际上也决定了投资者消费倾向并进而对居民消费造成影响.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所代表的财富效应大小和在扩大内需方面体现的效果如何,本文拟结合股市的实际情况采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人群众的收人;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积极引导居民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等消费,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活跃市场流通,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生产和供应适销对路商品,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1.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本文以1998年-2017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相关模型,运用多元回归等计量方法结合IBM SPSS Statistics22软件,对我国CPI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相关指标,探究其对我国CPI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与准货币M2供应量、进出口总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快速增加,在解决了吃住行等基本问题剩下来的"闲钱"也逐渐增加。这就造成了大家对投资保值的需求和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增加,从而一些经济词语甚至是专有名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如CPI(消费物价指数)、牛市熊市、上证指数和房产泡沫等与股市、房地产业相关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网站首页和电视新闻报道之中。那么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居民消费水平与房地产价格、股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怎么样的呢?本文就此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一定的消费结构又反过来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要增加居民收入与减小收入差距并重,稳定各消费品的消费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食品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快速增加和实际通胀水平的上涨,居民理财意识空前提高,股市的时而火爆也带动了居民理财的需求.在大部分老百姓可以投资的产品中,公募基金由于门槛低和基金经理的专业管理性,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在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以及最近一两年流行的货币性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因为其投资股票的比例和股票本身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成为部分基民的投资标的.本文选取2013年年底存在的存续期超过四年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研究标的,评估其业绩,选择一个适合投资者用来选择基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市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辉  陈守东 《消费经济》2006,22(4):71-74
本文采用协整方法,运用G 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股票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定量分析了我国股票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我国股市在全样本期并没有显著的财富效应,当样本期从1996年开始选取时,股市呈现出一定的财富效应,但较微弱,其MPC值仅为0.06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了199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IDS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未来河南城镇居民家庭对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三类生活消费品的消费将会下降,对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四类生活消费品的消费将会不断增加。国家应该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真正实现居民"有钱花";国家应该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为相关消费品的生产开发和消费提供支持和服务,但对于房地产业,应该既有支持也要有控制,支持其稳定发展,控制其价格的上涨;加强消费市场体系建设,逐渐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对投资者情绪的有效度量和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逐渐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选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通过VAR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实证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收益相互影响,此研究结论对指导投资者理行投资和监管我国股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肖飞 《工商之友》2003,(4):45-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不断升级换代,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资料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体现生活质量阶段的特征,各种高档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的有效需求上升,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和质量要求意识大大提高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检验了中国股市股息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依照股息率大小划分的五个投资组合,发现高股息率的股票拥有较高的风险调整收益,除一月外,其它各月股息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正相关性都很明显;公司规模的大小并不影响其股息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公司价值并非决定股息率效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黄勇  王晓国 《消费经济》2006,22(2):88-90,93
基于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的需要,本文探讨我国股市作用消费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股市作用消费的传导机制主要有财富效应、q效应和流动性效应;股市作用消费的效果不仅有正负之分,而且有短期和长期之别。股市作用消费的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和GDP的证券化比率;短期乘数效应,主要取决于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发育程度;长期乘数效应,由居民的消费偏好、风险偏好与资本市场发育水平共同决定。实证发现,我国股市作用消费的乘数效应不仅存在,而且显著;但牛市作用消费的正效应小于熊市作用消费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