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8年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美联储为了挽回经济下跌的颓势,先后实施了多轮QE,使利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甚至近似为零的位置上,使美元流动性达到了最大。终于美联储于2014年10月宣布QE3的正式结束,同时意味着美元加息将成为必然趋势。2015年伊始,全球资本市场一直纠结于美元何时加息、如何加息的问题。现如今包括美联储众多官员在内的市场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年底加息基本已经板上钉钉。美元加息作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重大事件,也是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项。本文将主要通过实证方法具体分析美元利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并对现有专家学者的观点作出理性的判断,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而我国“以我为主”维持货币政策稳定,中美利差持续贴水引发了市场对汇率影响的讨论。文章就美元、人民币利差与汇率趋势背离的话题展开分析,冀望通过对背离情况的探讨找出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利差变动的一丝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启动了近37年以来的第六轮加息.加息属于中央银行利率政策操作,即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基准利率,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提高市场的利率,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通货膨胀、减缓市场投机等,还可以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美联储加息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还产生溢出效应,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扰动,引发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撤离和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标志着美国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历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次美联储加息将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经济承压的局面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本文将从国际收支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受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元对欧元、英镑走强,对日元走弱。因市场预期欧央行、日本银行和美联储将继续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英国可能率先加息,美元、欧元、日元短期利率基本走平,英镑短期利率微升。美国、英国、德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日本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全球主要股指先跌后涨。  相似文献   

6.
与加息对于一个地区的影响相比,汇率调整往往波及面更广。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期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呈现下跌态势,通过分析我国汇率的基本情况、汇率的由来和定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及汇率贬值的利与弊,对今后我国人民的汇率政策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索,今后应强化供给侧的经济改革力度、加强资本管制力度、适时加息以及降低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其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研究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管理》2010,(6):62-63
由于近期美国公布的一系列利好美元的经济数据,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从而提振美元全线走高。美元最强有力的对立方——欧元深陷债务泥潭,欧元兑美元遭到抛售,多数机构调高了对美元3个月及12个月的预期。另外,未来1年美元兑日元、瑞郎也呈现上涨趋势。而英镑则由于近期经济逐步回暖,绝大多数机构看涨英镑。  相似文献   

9.
2017年3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升至0.75%~1.00%,标志着美国开启了新的加息周期。本次加息给全球经济体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中国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美联储加息的主要动因来分析此举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开启了两次加息进程。2015年开始的第一次货币政策正常化为期四年半,2022年开始的加息过程为期也已一年有余。在美联储主导的这两次加息过程中,新兴市场货币的汇率表现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文章从对比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在这两轮中的汇率表现情况着手,尝试分析汇率表现背后的原因,并对当前高息环境下的新兴市场货币走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境外市场发行美元债,而在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下,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会产生多大影响引发市场关注。本文以2010—2021年的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对发行利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美联储每加息25个基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平均上升约5.8个基点;从企业异质性来看,投资级或者房地产行业的债券能够降低美联储加息对发行利差的增加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分析框架,从债券评级和行业分类两个维度,研究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不同发行主体的异质性影响,有助于微观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评估外债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利率规则与汇率安排的不同组合纳入NK-DSGE模型,研究美元加息冲击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及外汇储备需求规模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临时加息冲击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实施固定汇率安排,可以适度规模储备需求维持汇率目标,从而给予利率政策更大独立空间,在维持短期金融稳定和产出平稳方面优于其他备选政策组合;持续加息冲击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实施管理浮动汇率安排可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权衡调整汇率浮动区间,比单纯使用利率规则实施管理浮动汇率更为有效,与外汇市场干预实施固定汇率安排相比,经济波动、储备需求与汇率波动程度相差不大,在持续加息周期内固定汇率安排难以有效实施时,将是适应我国资本项目日趋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时期的可行汇率安排。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元指数一直处在上行通道,美国通过加息率先走向货币政策正常化是美元持续升值的根本原因。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政策、开征边境税等税制改革也有可能推高美元汇率。  相似文献   

14.
美元加息对世界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是当前的经济大国,引领全球经济的走向,在国家贸易和国家资本运转等的过程中,影响全球的经济体系。利率是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中介。在历史上美国多次通过调节利率来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元利率变化同样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需要了解美国提出加息后全球的经济环境以及美元加息的原因,紧接着研究美元加息对我国的影响,比如在国际资金流动、房地产行业、货物贸易、人民币币值、国际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针对美元加息做出相应的政策变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联储考虑加快缩减购债(Taper),加息预期日益强烈,这一轮加息周期将伴随着持续通胀压力、新冠疫情反复、经济复苏崎岖等特征。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周期错位、国际资本流动加大、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面对新一轮紧缩,加息预期支持美元指数高位震荡,货币政策分化令欧元和日元暂时承压,英镑和加元、澳元等商品货币料将追随美元加息,新兴市场货币波动可能加剧,人民币弹性增强,整体保持良好韧性。  相似文献   

16.
<正>美元走强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正在形成及积累成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广泛的社会心理预期。美联储在北京时间11月24日公布11月初议息会议记录。该记录显示,美联储的大部分委员都认为加息时机已经相当接近,部分委员表明美联储为了保证其公信力应该在12月份加息。同时,利率期货市场显示,市场认为2016年12月加息的概率为100%,2017年6月底前再加息的概率由58%升至66%。受这些信息影响,11月24日出现了美元强劲的升势。11月25日,美元汇率指数一度升102关,再创14年新高。美元在欧洲市初段开  相似文献   

17.
朱阳 《中国外汇》2015,(1):49-51
2014年年底外汇市场的波澜起伏,预示着2015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2014年12月中旬的美联储会议记录暗示,2015年春夏之交即将开启第一次加息。这意味着即将进入加息周期的美元将继续保持相对强势。而欧洲和日本因深陷经济衰退泥潭,目前仍处于继续加大量化宽松阶段,其货币难有更佳表现;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将因受到美元资本流出的冲击,会倍感压力。2014年下半年因货币政策分化带来的国际各主要货币走势的分化,预计在2015年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23,(16):76-77
<正>美元整体走弱。7月,美元指数(USDX)受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影响,月中一度跌破100关口(7月13—18日),月末收于101.88,全月贬值1.45%。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7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1.32%,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1.1%,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1.51%。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货币整体走强。欧洲货币方面,受二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欧央行如期加息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价在过去的8月份仅录得小幅上涨,未能有效回补市场在7月的跌幅。特别是进入中下旬以来,受到美元强势及美联储透露可能提前加息的因素影响,现货黄金价格出现了一轮破位下跌的态势,之前下方1292美元的重要支撑关口被有效跌破,市场在当前则再度陷入了弱势整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06,(2):71-71
央行上海总部:围绕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外国战略投资者可开A股账户,外交部:中方推动汇率制度改革的决心没有变化,我国2005年增持228亿美元美国国债,美、泰、印尼、韩央行加息,投资基金风靡俄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