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背景技术 桑树伐条一般分为春伐和夏伐两种,生产上为了提高桑叶产量和便于桑园管理,常常采用夏伐法将桑树养成一定的树形,桑叶收获一般分为片叶收获与条叶收获两种。为了防止树势下降和留条生长增加桑叶产量,生产上春盈中后期采用收取新梢叶和晚秋剪梢收获条叶法外,一般都采用叶片收获法,  相似文献   

2.
《新西部(上)》2010,(1):77-77
陕西镇安仙果酒业有限公司地处秦岭南麓的大山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桑椹资源,已有桑园1千万亩,桑树6800万株,可产桑果300万公斤,其资源优势成为镇安仙果酒业公司生产桑椹酒的有利条条件。  相似文献   

3.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4cm、宽9~12mm。椭圆形,具有古铜或青铜色光泽。体表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白绒斑多为横向波浪状。  相似文献   

4.
1、整枝剪梢 把桑树上的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及枯桩修剪掉,并带出园外处理。可保持树形整齐,增强树势,改善桑园及树冠内部的光照及通风条件,使养分集中供应枝条生长,促进翌年发芽率和叶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1、绿豆根腐病及其防治绿豆根腐病以半知菌亚门细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最重。发病初期,幼苗下胚轴产生红褐色到暗褐色病斑,皮层裂开,呈溃烂状。严重时病斑逐渐扩展并环绕全茎,导致茎基部变褐,凹陷,折倒。叶片凋萎,植株枯萎死死亡。发病较轻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以4~8d的幼苗,在22~30℃时最易被病菌  相似文献   

6.
夏秋蚕期的特殊气候不仅形成了对蚕不利的环境条件,而且还影响蚕的用叶质量。养蚕成绩的好坏取决于适宜的饲养环境条件和充足的优良桑叶,因此,改善夏秋蚕的用叶质量是养好夏秋蚕的关键之一。一、合理的剪伐与疏芽时间:春伐在冬季桑树落叶后到春季发芽前进行,夏伐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进行,杂交桑一年要进行春伐和夏伐两次,湖桑一年只春伐或夏伐一次。方法:杂交桑离地3-4寸齐基部剪,湖桑拳拳剪。疏芽:杂交桑发芽抽梢至1-2寸时,每株留3-4个壮芽,其余抹除,湖桑在伐条后养第一批蚕的三龄期每株在留9-10根枝条,其余剪…  相似文献   

7.
幼苗栽植不当,埋土过深,易感染疫霉病。主干茎基部和根茎部初生圆形水渍状斑,后扩展为暗褐色不规则形,皮层坏死,皮层内部暗褐色;严重时,病斑环绕茎干,引起主环割环死,叶片枯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8.
荸荠瘟病的症状及防治一、发病症状。荸荠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先在荸荠基部的叶茎尖端上产生橙黄色针头状病斑,条件适宜时,病害迅速向上部和周围的叶状茎扩展,秆上急性型病斑变为暗绿色水渍状曲型病斑,组织变软,易倒伏。二、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球茎留种。②催一牙...  相似文献   

9.
1、茶园土壤管理技术1)土壤耕作的技术措施及有效作用无公害茶园更重视中耕和深耕。中耕通常在春茶前进行,每年1次,深度10~15cm,中耕后,有利于春茶萌发和新梢生长;深耕具有较强的熟化改良土壤,增厚活土层、减少竖年病虫发生技术等作用。一般每1~2a进行一次。但深耕容易伤断茶树根系,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和较难掌握的措施,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深耕的次数与间隔时间。对于种植前以深垦过的幼龄茶园,头2~3a不作全园深耕,然后在树冠边缘垂直下挖一条深宽  相似文献   

10.
动植物医院     
动植物医院李常见病害的防治1、炭疽病。该病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多发于多雨潮湿季节。叶片、枝梢受害后,病斑呈灰白色或灰褐色,像开水烫伤一样,最后转暗褐色。病部最后腐烂脱落,形成穿孔状。果实快成熟阶段,尤遇干捺旱高温时,该病繁殖快,整串果红褐而早落。该...  相似文献   

11.
1、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青枯病等1)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4cm,有同心轮纹,边缘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发病初期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二春蚕是指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不进行夏伐,选留健壮的新梢,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其饲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笕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  相似文献   

14.
糯米香茶(Semnostachya menglaensis H.P.Tsui)为爵床科巍糯米香属草本植物。茎直立,高约40cm,密被糙毛,分枝。叶片近椭圆形或卵圆形,全缘,长3~6cm,宽1.5~3.3cm,先端急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楔形,上下两面疏生短柔毛;叶柄长1~2.5cm,密被柔毛。花柱无毛,先端不等二裂。花盘盘状,全缘。子房浅四裂。小坚果黄棕色,具网纹,椭圆形。花期:九月。加工干燥之后具有独特的糯米清香,因此深受傣族人的喜  相似文献   

15.
1、桑树病虫害产生的因素 1)气候条件 由于受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冬季气温逐渐有升高的趋势,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缩短,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越冬,使越冬虫口基数增大,翌年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大桑树发生病虫为害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1、杨梅癌肿病(1)症状。杨梅癌肿病菌主要侵害二、三年生的枝条,有时也可以发生在多年生的主干和当年生的背后梢上。发病初期病部产生小突起,乳白色,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形成肿瘤,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很坚硬,色泽渐变呈褐色至黑褐色。肿瘤近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小的如樱桃,大的如胡桃,最大的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的数目不等,少的1-2个,多的4~5个或更多。  相似文献   

17.
1、病害防治(1)咖啡锈病咖啡锈病是咖啡的主要病害,危害性最大,被害植株,轻者减产,重者死亡。此病主要为害小粒种咖啡和大粒种咖啡,而中粒种咖啡对锈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咖啡诱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幼果和嫩枝。叶片染病后,最初出现许多浅黄色小斑,并呈水渍状扩大,叶背面随即有橙黄色粉状孢子堆,病斑周围有浅绿晕圈后期病斑逐渐扩大或连在一起,成为不规则的病斑,病斑最后干枯,呈深褐色,整个感病叶片脱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荒草地整治工程实施后土壤碳含量的空间垂直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陕西省澄城县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依托,对整治后土壤容重、总碳、有机碳和无机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容重平均表现为40~60cm20~40cm0~20cm,随着土层的加深,容重逐渐变大。荒草地整治后0~20cm和40~60cm土层总碳含量小于整治前,土壤无机碳在垂直尺度上的分布规律与土壤总碳变化规律一致,20~40cm土层与之相反。土地整治措施后,总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变为20~40cm0~20cm40~60cm,无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变为20~40cm40~60cm0~20cm。整治前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均为0~20cm(6.31g·kg~(-1))20~40cm(3.48g·kg~(-1))40~60cm(2.63g·kg~(-1)),整治后较整治前土壤有机碳含量依次降低了4.01、2.20、1.40g·kg~(-1)。荒草地复垦1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固碳潜力在0~20cm、20~40cm和40~60cm土层上依次为15.92、17.94、14.27t·hm~(-2)。可知荒草地复垦1年的土壤有机碳还存在较大的固碳潜力,这些过程都是生物地球化学正常的变化过程,土壤碳在复垦年限内所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特征就是荒草地在土地整治过程后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19.
1、桑树冬季芽接技术 1)时间 1月中旬至2月的睛天进行。 2)工具准备 嫁接刀(可用钢锯皮自制)、桑剪、桑锯、磨刀石、薄膜条(宽1.2cm,长度不定,6丝薄膜为好)。  相似文献   

20.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的科学家发明出了一种能将葡萄的果粒与果柄分离开的设备,该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据乌国家专利局透露,新设备将能够完全取代手工分离。这一设备可以在罐头厂及专业化农场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