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以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域为立足点,根据2001~2011年广东省外贸发展区域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广东省外贸区域发展泰尔指数对GDP贡献率变动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广东省外贸区域发展差异与外贸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外贸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显著,对外贸的转型升级产生负效应;(2)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贸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改造;(3)外贸区域差异与转型升级二者偏效应关系在样本区间内趋于发散。据此提出缩小外贸区域发展差异、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合理分流外贸发展资源、加强落后地区外贸转型、实现外贸区域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外贸大省之一的江苏,走外贸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江苏经济、乃至我国外贸行业都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江苏外贸可持续发展现状,提出了江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提高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支持东部地区外贸提水平、上台阶,是应对经贸摩擦和稳外贸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优化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推进我国外贸区域布局优化和平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切入点,展开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发展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现实中,并由此提出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对策,对提升浙江外贸发展水平,实现浙江省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切入点,展开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发展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现实中,并由此提出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对策,对提升浙江外贸发展水平,实现浙江省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中厦门、泉州、福州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其余城市均在平均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7.
<正> 一、设立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根据一些原则来建立,并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状况。笔者认为,设立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科学性、概括性、可行性、导向性、独立性等原则。具体如下: (一)科学性。它是指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充分反映和体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二)概括性。它是指外贸可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的江苏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结合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江苏省在1995—2004年间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效率进行了分析,进而评价江苏省近10年来的外贸可持续发展状况,指出江苏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效率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切入点,展开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发展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现实中,并由此提出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对策,对提升浙江外贸发展水平,实现浙江省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月13日,为期1天半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如何通过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就目前我国外贸发展的成就和存在问题、我国外贸面临的新形势,以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抓手”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具有农产品特色外贸的条件与基础,但同时存在大量的制约因素,基于对农产品贸易的区域结构、贸易方式及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分析,提出西部地区农产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实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西部地区农产品外贸物流的新型模式,能够提升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效益、外贸可持续发展、外贸竞争力五个方面建立外贸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1995—2008年的数据,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成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已有成效;规模指标显示外贸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指标显示外贸结构在波动中优化,但优化程度与规模增长相比显得不足;效益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外贸竞争力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贸易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资源指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3.
外贸可持续发展涵义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红斌 《商业研究》2005,(14):164-165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遵循外贸发展的内在规律下,健全外贸体制,完善外贸运行机制,提高外贸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外贸资源,从而达到经济和外贸在长期内有效运行和稳健发展。外贸可持续发展包括:一国对外贸易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及稳定增长的能力、贸易资源的持续稳定供给、不断优化的外贸商品结构、外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高的贡献率、不断改善的贸易条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1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能力和外贸增长质量三者间存在的长期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我国外贸增长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呈现"下降—上升"交替进行的变化趋势,且不同省区的外贸增长质量参差不齐;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和技术创新组织建设水平提升对地区外贸增长质量均呈现明显的正向作用,但是技术创新资源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金融发展规模提高1个百分点,引致外贸增长质量指数提升0.116个百分点,但是金融发展效率提升却带来相反的作用;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东中西区域外贸增长质量,但利用金融发展改善外贸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说并没有在三大区域均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区域外贸运行现状及问题(一) 区域外贸发展概况随着外贸权力的下放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外贸与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是衡量区域外贸发展环境的重要综合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国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尤其是群落活力、信贷资源、诚信合规行为、技术信用潜力生态位适宜度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区域外贸信用总体呈梯度分布且地理空间存在高高聚集或低低离散的正相关关系,沿海地区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较高;(3)中国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外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信贷资源、技术信用潜力和人均实力对区域外贸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强。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几点启示:促进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扩展和进化能力,强化区域外贸信用统一大市场和产业聚集效应,优化升级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义乌市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外贸总量规模和结构、外贸企业经济效益、外贸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能力和环境保护与资源有效利用四个方面对义乌市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提高义乌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根据一些原则来建立,并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状况。笔认为,设立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科学性、概括性、可行性、导向性、独立性等原则。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昭  杨立 《华商》2008,(22):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排名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巨大贸易顺差数字的背后却隐藏了我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整体外贸竞争力水平和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我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外贸竞争力的理论缘起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外贸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的整理、归纳、分析与评述,以期有助于外贸竞争力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归纳以后,我们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价格、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汇率等因素;国内学者主要是运用国外已有的模型,从区域(省份)的产品和产业角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昭  杨立 《华商》2008,(21):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排名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巨大贸易顺差数字的背后却隐藏了我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整体外贸竞争力水平和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我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外贸竞争力的理论缘起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外贸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的整理、归纳、分析与评述,以期有助于外贸竞争力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归纳以后,我们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价格、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汇率等因素;国内学者主要是运用国外已有的模型,从区域(省份)的产品和产业角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