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于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学界有货币超发说、外汇占款说、成本推进说、外部输入说等多种解释。通过综合考虑成本、流动性、输入性、经济增长、供求失衡等多种因素,分析本轮通胀的内部自生性和外部输入性,并选取国内劳动力成本、货币供应量、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考察了造成本轮通胀的原因。结果表明,引发本轮通胀的主因是成本和经济增长,其次是国际农产品价格和人民币汇率。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本轮通胀主要是自生性因素引起的,输入性因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为抑制通胀,应该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并完善国际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定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源泉,研究发现:我国CPI的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关键因素是货币因素、外部输入性成本推动因素,货币因素对CPI影响的时滞非常明显。同时,对我国CPI走势进行了预测,得出:如果仅从货币因素和外部输入性成本推动因素来看,我国面临高通胀威胁;但在统计意义上,房地产等资产领域的分流作用极大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文末,基于实证结果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势在必行2010年10月中旬落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使"十二五"规划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规划建议发布后,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思路渐趋明朗。可以预期,"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增长调控目标或在7%~7.5%之间,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并将推动区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改革等方面的多项政策措施出台。经济结构调整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而产业结构调整则将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通货膨胀是流动性过剩、成本推动以及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从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手段来看,由于当前中国情况复杂,货币政策各项工具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而对于结构性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因为针对性强和轻重可调节性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抑制通货膨胀,应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特别要加强重视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经,能够有效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公共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应当发挥其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文章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财税作用机理入手,分析我国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及问题,结合主要发达国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财税政策的经验借鉴,得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财税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和经济"新常态"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理论界和公众视野的热点词汇,前者承载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总结;后者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和研判。"中国模式"在引领中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以使其妥善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在"新常态"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而转变经济改革的驱动机制、具体方式与策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何梅 《西部金融》2012,(11):43-46
本文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既有内部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冲击的原因,并且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食品价格等外部冲击是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内部调整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本文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环中国圈经济的基石,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对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货币供给量过多造成的需求拉动和国内农产品、劳动力价格的合理上涨,加之输入性因素等造成的成本推动将共同引致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同时,由于出口增长乏力与消费需求不足,政府投资缺乏持续性,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停滞。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在适当收紧信贷的同时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启动消费,发挥消费的持续推动力作用;另一方面,应通过调整信贷和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对外投资等措施跨越滞涨的关隘,使环中国圈经济的基石成为稳定加速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并分别提出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制造业融资结构变化深刻影响制造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陕西省制造业融资结构变化对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制造业融资结构与企业需求基本匹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导致制造业融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不高。此外,市场主体活力、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外部竞争也是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采取措施稳定制造业企业预期、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府公共配套政策,促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不仅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学者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过定量研究,但结论不尽相同。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评述之后,针对未来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算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国经济呈增速趋缓、物价攀升的边际滞胀态势。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红利减少、储蓄—投资转化率低和制度不完善,引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企业成本上涨和公众的高通胀预期。借鉴国内外有关滞胀治理的理论研究,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劳动的收入份额,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投入,实行结构性减税,完善科技投入体制,完善产权、户籍、社保和行政法律制度,明确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合理引导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性质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加剧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内背景下形成的通货膨胀。本轮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主要是国际贸易传导和资本流动传导。治理输入型通货膨胀需要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同时需要呼吁全球的大国要履行大国责任,共同治理全球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政策不确定增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而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识别不确定性对其生产经营策略的扰动,进而在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应对。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企业在面临较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将有更强动机进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利用2012—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在机制路径层面,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所承担的非生产性成本的增加;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企业通过必要的数字化转型对不确定性进行应对。此外,企业外部的营商环境和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以及内部的产权属性和审计特征均对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数字化转型动机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的重要路径,政府应通过培育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外部环境,引导和激励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以变化促进发展,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扩大内需的理性思考——基于本轮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已不可避免,中国经济也遭受巨大的冲击。本文分析2001年以来的经济增长,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除了显著的外部冲击因素之外,还有深度的内部运行因素,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经济规律的周期性作用显性化。以缓解外部冲击而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会因为忽略经济运行的内部因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考虑长期的调整方案,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消费物价指数大幅回升,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区和个别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投资热.笔者认为,当前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只是经济增长从低位均衡向中位均衡转换过程中的暂时失衡.由于主要的瓶颈因素有可能在近期内缓解,新的均衡已经在形成中并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因此,出现真正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现实可能性并不大.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存在重大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不确定性冲击的现实可能和外部预期,客观上存在从中位均衡向低位均衡复归的可能性.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不是过热与与否的判断和应对,而是对政策目标进行新的权衡和排序,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物价水平的重要性之间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在短期可能偏热和中长期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意外紧缩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汇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汇率的决定理论大致分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国际借贷理论三类,我国汇率的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率以及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五类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保证我国汇率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以及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吉林省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愈加突出,表现在民营企业公平准入现象难以实现;技术创新、财政支持难以落实到民营企业手中;融资困难致使民营企业转型遭遇瓶颈;政府监督制度不规范造成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增加等问题。要想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压力下实现民营企业的转型,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民营企业的转型路线,完善民营企业扶持制度,建立新型融资体系,方能解决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以前曾经出现的通货膨胀不同,中国新一轮通货膨胀不仅表现为需求拉动,更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以及输入拉动。这意味着抑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大了。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两难选择,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两者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受惠于改革红利、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生产和净出口国,为产业转型升级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在享有绝对规模优势的同时还存在大而不强,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红利优势递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借助局部调整自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制造业战略升级的内在机理,实证解释影响制造业战略升级重要因素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以此从加快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重构产业价值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提升产业增值能力;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政策产业效应等方面提出实现"中国制造"战略升级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